本次复盘是我一个人所为,无他人参与。所以属于个人复盘,但复盘中有对我个人的复盘、对团队的复盘和对他人的复盘。故此复盘有点复杂,不知道自己能否陈述清楚。我不追求复盘的完美,只想让我的复盘从0到1。所以态度是复盘即好。
时间:2017年1月17日上午8:50分
地点:学校实作楼5楼多功能放映室
参会人员:全校一线老师、领导和另外两所选取部分老师
主讲人:德国巴尔博士
翻译:李芳老师
主持人:刘校长
流程:
1、刘校长致开幕词。
2、张经理致辞。
从张经理的讲话中,我想到了我自己前两次的主持:作为一个主持人,内容要简短、精炼,达到言简意赅。推崇老师和教育理论,而不是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换句话说就是要准确地给自己一个角色定位,不要把别人的话拿来自己先说了,避免喧宾夺主。
减少赘语。
讲话要有逻辑结构,让结论先行,再用事由来支撑。
3、学员代表发言。
4、德国巴尔博士讲话(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果能进行多维度的结合,教师的角色定位也许会更精准。但是要从哪些维度来进行结合了,又该如何结合呢?感觉话题太宽泛而理不顺。自己也没有心思想去理顺这些。
5、王校长讲话(缺乏团队建设和奉献精神,通过培训得到提升)。
我的理解是缺乏主动性,没有动力。那么如何来增加或者提升这些人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呢?这我很感兴趣。这路走起来很艰辛,但一旦走通,其使其锐不可当。可惜关注外在动力的多,关注内在动力的少。因为这关系到人的价值观的取向和思维认知的问题。
6、巴尔博士授课
学习内容:
一、介绍部分
1、介绍: 自我介绍 关键人物介绍 和学员小组介绍
自我介绍采用了自我信息、经历、家乡。其中家乡采用了视频,视频很简短,但是很全面,家乡的各方面都俱全——囊括了生活、学习、教育(注重从小就全面设计,并非单方面就只关注成绩,体现了团队从小意识培养和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由于语言不通,翻译能做播放视频的时候做一个背景视频介绍,也许大家会更能了解。
关键人物李芳老师的介绍诙谐有趣,这一点运用到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也是非常棒的,可以拉近与受众者之间的距离。
学员小组介绍,巴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自己的受众进行了解测试,为自己的课程设计找准需求点,值得学习,但是从后面的做法和授课来看并没真正运用起来。受众群体从格式化到需求化的表达,这是对自我的负责表现,值得学习和发扬。如果是小组学员的互相介绍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来进行。小组介绍的时候,巴尔采用了微观方法1 造句法 ——用句子的开头和结果来进行。我所在的小组的教师们的教学专业(教学领域)是.......完成此次培训后,我们想获得......这种方法可以让初学者能很好的掌握介绍的方法和内容,同时掌握或思考自己来学习的目的,认识或思考一下自己的需求。
介绍的形式多样,内容也多样。自己对自我介绍没有这个习惯,包括今天上台一样,没有做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很重要,但是往往不能很好的介绍自己,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介绍的方式和内容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真正能做好自我介绍或者其他介绍的很难找。80%的人实际上都是害怕自我介绍的,即使逼上梁山没法的时候要进行自我介绍,也就是简单格式化介绍一下而已,真正的要把自己介绍到别人一下都能记住你是谁,并对你感兴趣,我还得再加油学习学习。以前自己很不注重自我介绍,自从学习拆书之后,学习如何进行自我介绍之后,自己开始注意但是我的自我介绍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所以我可以想想自我介绍的方式有哪些?我需要做哪些场合做一些自我介绍,并且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介绍、采用的方式以及要达到的效果或成果说明。
职业教育的质量——沟通的基础
中德职业教育的对比——行为导向原则 巴尔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我想起了本质导向和以终为始的元规范。如果我们中国的教育从小就开始进行这样的教育,那么就不一样了。就会出现今天我们中国的国人站在德国的讲台上。
计划——宏观层面 课程开发
微观层面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需要具体的课时教案的设计。关注教学的内容和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如何进行教案的设计和课堂设计。
反思和迁移
二 、内容的讲授
1、上午
导论 行为规则:第一堂课给学生制定;内容:时间及时长的界定和目标。专注要求。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在思考质量是指什么?是指教学质量?还是指人才输出的质量?还是指职业学校输出的人才的使用价值的质量?还是输出的人不但拥有使用价值还能创造价值抑或能进行价值的产出?所以这一终极目标的说法,让我想到了目标与价值目标的区别,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和转换、转化和积累。说白了就是学校的成长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方向的取向。
质量管理表 三大块:
1)课堂的流程质量 教学——学习.课堂
2)学校流程质量 学校文化 领导与学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3)成果和效果的质量 学校的质量
这些东西一带而过,没有真正的实在意义。倒不如来个点上深挖。
2、下午
职业教育质量的层面:输入的质量,过程的质量和输出的质量,这三者相互关联和影响。
输入的质量 进行了现状的分析——学生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 当进行现状分析的时候,巴尔对现场做了一个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了解。现场只有两个人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来职业学校。我既没有选择让孩子读大学,也没有选择让孩子选职业学校,因为我想到的是,这不是我应该考虑的事,因为那是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与生活,是应该他做主的,是要由他的喜好和取向与需求来决定的,所以,我两次都没有举手。其实今天巴尔的很多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是总觉得缺少两个方面的东西:一是中国教育现状的学习者的内动力(今天的现场互动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二是落地性。
谁都想输入的质量好,输入的质量和输出的质量是想循环的,具有互推性,巴尔想到了宣传,并对宣传的知识进行了讲解,最后还让我们小组进行做宣传海报。时间过去了,各个小组的海报也做出来了。不论其质量如何,问问每个人在做海报的过程中的收获是什么?或者是在完成海报还是在体验整个过程,或者中做海报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反思,寻求各自的需求点和要提升的点?如果真正的用做宣传海报这个项目的过程来对这个招生、培训、设计和效果或者价值取向来进行真正的实地探索思考,也许大家会得到真正的不一样的收获。真正的陷入思考和探索中,从而发现自己的真正的欠缺和自我需要发展提升的地方。
过程的质量
输出的质量——培训的结果和职业中的可用性
过程:
这个培训过程中,老师用互动和体验式来进行。这种方式能给到受众者深刻的印象,如果再融入情感体验在里面会更深刻,收获会更大。
我的目标:
说实在的,我在到会场甚至于在开始巴尔进入培训,讲到了微观法之前,我一直都想的是在会场完成我的年度目标答疑的文档学习或者其他看书。后来因为发现巴尔的微观方法这些小技巧可以借用,所以自己也就改变了初衷。专心听课。
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目标界定,是因为这个培训不是我自己选的。想到他讲的不一定是我所想要的,所以,自己先准备好会场中的枯燥和浪费时间。发现培训有自己需求的,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这就是目标制定之后的调整目标的运用体验。
收获和结果:
今日收获了7条微观法:
1、完善句子介绍发,理清楚自己是谁,并确定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2、对新主题,采用学习地图(我把这个叫做概念图、气泡图、知识框架图等,但觉得不是思维导图)
3、两种反馈方法:课堂交通灯(类似思维导图中的交通灯)方便节时。点点法用晴雨表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解。
思考:类似这样的反馈方法还可以有哪些?
4、元规划墙,进行知识的回顾整理。类似于我们的知识管理系统用到的东西。
思考:进行这样的活动的时候,要用到的工具有彩笔、马克笔、便利贴彩纸、剪刀等等。
采用的形式有:思维导图、视觉记录,清晰明了并且简单。
5、小组工作法:
有形式,没有真正的内涵实践。因为大多数小组没有按照小组工作法的原理来进行,所以出现小组合作、协助提升的空间大,有的人在做,有的人在玩。我在这个过程中,想真正的对其进行过程的体验,但小组的人在于追求结果任务的呈现而省略其中的步骤,面对这样无意义的状况我放弃了小组合作。所以自我选组很重要,在我的目标教学中我和我的学生体会很深。小组合作方法很好,但是真正的要把它利用好,需要一段距离来走。而且在这行走的过程中需要慢中求快和小组成员的互相赏识和鼓励,方能进行远程作战。否则会出现溃军。小组合作虽然是我在2000年哈尔滨学习的时候接触并开始运用到教学中的,但是自己一直都没有真正的进行复盘过,所以提升不是很大,现在在自己的目标教学中自己在不断的提升和思考。有了一定的想法,但并没能真正的成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6、抓拍游戏 上课小结。相当于我们动能教育中的找珍珠、找钻石。
分析:
自我分析:
学习的时候,自己处于空杯状态,做笔记的时候,记录接受到的知识点,并进行思考和延伸处理。
自己的包容、心胸格局还需要扩大。
团队人员分析:
价值观不一样,认知边界不一样,所以众口难调。
如果换种方式,不去争论,不去想会还是不会,不去考虑完美性,只注重过程的体验学习,或许就能放下很多。
整个会场参与人员的分析:
学生现场的再现版。
复盘之后的感想:不想再对今天的复盘了。头晕了。复盘的时候,自己想对好的进行,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使用正能量的语言和思维,但是有时候复盘就做不到。我想把自己复盘的方式和方法内容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