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前一年,你高高的,肉肉的,是孩子王,是老师们最欣赏的隔壁班孩子,是和我搭档的六一儿童节晚会主持人,是擦肩而过都会忍不住瞟一眼的阳光。那时的我们在彼此印象中只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唯一谈得上的联系也仅来自于父母口中不断的被提起与被比较。“嗯,她/他应该是个厉害的小朋友。”
相识第七年,你还是高高的,还是肉肉的,还是孩子王,还是一样 光芒四射。我们还是不熟。我们是朋友,但相识,仅处于礼貌友好的界限,毕竟,每次考试或是比赛总跟你争夺第一的家伙,你很难不去“特别留意”。
相识第八年,初二分班,你终于不再是“隔壁班的同学”,我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你有了来往。那时候的你像全身充满了太阳能似的,时刻向宇宙发出炽热耀眼的光,在任何场合,你总能精准地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迅速成为舞台光环绕的主角。不是冤家不聚头,阳光灿烂的你,偏偏撞上了我这个性格提前进入大姨妈状态的女战士。一个每天不厌其烦露出一口大白牙的乐天派班长 配上一个明明笨拙却又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副班长,这个班足够闹腾。
于是接下来一整年我们都在无数的斗嘴-争吵-认错-和好-斗嘴中循环书写着狗血的校园故事。成绩上争抢前几名;课堂上在老师眼皮底下明目张胆地“互不相让”;彼此间任何一方犯傻闹笑话,对方都会忍不住插上一脚,“幸灾乐祸”……每天势必要将对方气得半死。然而,也恰是N次的彼此挑衅让我们逐渐成为了最了解对方的人,在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你总能轻易看出,并且用你那大大咧咧的性格将我逗乐。你失恋期间,没有恋爱经验的我硬是像个小大人似的给你开导,甚至后来还鼓励身边一个暗恋你的女生去向你表白,以至于你拥有了一个最长久的女朋友。我们都在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彼此的小情绪。
记得那时候,每回班里换座位,我们都默默祈祷着老师能把我俩调到一块儿坐,虽然无数次都被以 前后座,两对角座,教室两边座等搭配破灭希望,但我们仍不厌其烦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甚至有时会旁敲侧击地给老师一点小暗示,「哎呀你就让我俩同桌嘛我们一定会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可惜老师们永远对我们“纯洁真诚的眼神”保持着熟视无睹。
真是可恶的老师啊~{无辜摆手状
那时候,特别流行一句话“你相信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
我们是毋庸置疑立场坚定的相信者,并且格外珍惜这份干净纯洁的友谊。
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当知道我俩将到不同的学校就读时,我感觉到像是就要失去了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在qq上更新了一条个性签名「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没过多久你就在下面回复了一条“别担心啊,太阳只是暂时离开,但他仍会以月亮的形式在你身边发着光。”心是暖暖的。
那时的我,真的以为这种知己般的友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足以长久。
然而,生活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将我们驯化为将就的人。刚踏入高中校园时,对一切都新鲜好奇的我们,曾相约每天在固定时间与对方分享自己当天的小心情,有时候甚至鸡毛蒜皮屁大点事我俩都能聊得乐呵呵,这或许也可视为一种小确幸。由此在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并没有太过于强烈的感受到地理距离所带来的那份缺失,而依然每天都能感受到彼此依旧在身边。可随着高中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两人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也习惯了忙碌到深夜的学习生活,我与你的交集便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直到彻底断掉联络。
「今天太忙了,明天再找她吧」
「咦她昨天好像也没找我」
「就这样吧,也没什么事...」
「......」
当「联系」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时,有两种可能性:
1.好朋友,即使许久未联络,再次见面仍亲切如初,在很短时间内便能“打得火热"。
2.XXXX(突然想不到一个可以准确概括它的词)。怀揣一两次”不联系也没关系“的侥幸之后,就真的再也未曾联系。
朋友的关系有时候也挺脆弱的 对吧?
虽然有好几次我仍不甘心地尝试着与你联络,但心底燃起的小火苗数次被你的回应喷射掉。并不完全是因为冷淡,而是明显感觉到什么是 “话不投机半句多”。
如同最初的相识,回忆里的那十年真的随着时间冷却成了记忆,只是一段经历般的存在,静静的晾在那里,我们都已心照不宣地不再去触碰。
这样的话听起来令人难受 不是吗?
我们被岁月推搡着往前走,曾经视若珍宝的情感被时间的齿轮卷走并狠狠碾碎,我们却无力将其救出,或许也是不愿。
故事的结尾,现在我们又恢复到了相识前一年的状态。犹如一把秤,骄傲的两头间冥冥中保有着一个微弱的联系,它们乖巧又小心地维持着合适的距离,会遥远观望,会互相问候,会彼此祝福,但却不再为了相互靠近而投入认真。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这种距离对大家都好,就隔着一片海互相远眺。
十几年的彼此牵绊,最终,我们还是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忘了,无论是太阳还是月亮,他用力发出的温暖光芒从来都不只属于一个人。
愿,彼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