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学习法训练营#第五节作业—薛定谔的猫

#拆书学习法训练营#第五节作业—薛定谔的猫_第1张图片

薛定谔的猫是物理学中关于量子力学的实验,想知道猫是生是死,还是生死叠加的状态,打开箱子就知道了,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不是被生活所打败,而是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所打败。李松蔚老师以薛定谔的猫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选择,让人脑洞大开。


实验1—成绩不确定性会影响度假选择

实验1:期末考试结束了,你有一门考得很不理想,但是成绩还没有公布,还不知道会不会真的挂掉。这时候你看到一则广告:去一个心仪已久的地方度假,有限量的优惠名额,机会难得,你要不要现在抢报  

如果:是成绩公布之后看到那个广告呢?不管是挂科,还是侥幸通过,都会选择抢报;没有公布结果之前很多人倾向不报。

这个研究,显示出「不确定」对人的影响。若A,你会这么做;若非A,你也会这么做,但是,一旦A与非A是薛定谔的猫,无法确定的时候,你就倾向于一个不同的反应。导致这个反应的,不是具体的变量,而是「不确定性」本身。

李老师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尝试追问一下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前因后果:作者提到因为成绩不确定,会影响生活中的心情和选择,但一旦确定之后,纠结就会减少,会做出更加释然的选择。作者通过实验来印证他的观点。生活中也会经常因为不确定性,压力和焦虑缠身。比如高考成绩没有公布前,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公布之后呢,不管成绩如何,都会做出符合实际的选择。

适用边界:除了成绩公布之外,哪些因素还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比如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事务多少,是暑假还是寒假,都会影响度假的选择。所以家庭状况、时间多少同等的条件下,这样的选择才有意义。生活中类似的说法的较多,很多心理学家提到人生的恐惧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当您无法掌控,也无从知晓现状的情况下,倾向会做出消极的决定,否则会做出更加理性的决定。他们边界在于一旦不确定感出现,是否恰当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选择之道。客观认识自我,就能减少这种盲目性,否则就会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

实验2—能力的不确定性会影响职场选择

一位职业女性工作中遇到了瓶颈,有放弃的打算。理智上她可以说服自己,放弃是为了更有利的追求,但她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指责自己:「会不会你在自欺欺人,其实只是能力不够?」她担心做这个决定,像一个可耻的逃兵

李松蔚老师通过让来访者去想象两种可能性,让她看清自己的内心。当她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她的放弃就从容很多,既不会幽怨自己,也不会让自己有太多的负罪感。如果认为没能力做好某事,也没什么遗憾的。当不确定性被一一揭晓的时候,一团乱麻、无所适从的躁动状态立马改变。

阿伦贝克认知疗法中也提到类似的观点,当我们探索行为可能的区域时,就会回归理性。比如这件事情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最差的结果是什么,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当不确定性尘埃落定的时候,反而会激发理性的行为模式。至于能不能做出理性选择,除了不确定因素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会影响来访者的决定。比如,来访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客观吗,过高、过低的评价都会影响其潜力的发挥,新的职位上升空间有多大,是自己擅长的吗?是理性的决定,还是一时的冲动?所以在运用的时候,除了不确定性,还要对自我进行深入的洞察、客观的评价,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回到现实生活之中,无处不充斥着不确定性,那只百爪挠心的猫一直存在,我们不要非A即B的选择,我们需要深刻的觉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进而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书学习法训练营#第五节作业—薛定谔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