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青春/从前的一段时光

从前的一段时光

2013年9月,漫长无趣的暑假终于结束,我告别父母和伙伴,开始了心心念念的高中生活。也许升学只是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的转换,但这种转换本身就值得期待,很多人都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但似乎没人喜欢一成不变。

我的高中是寄宿制的,每间宿舍八人,不过我们宿舍比较特别,虽然法定编制也是八人,但总还有两到三个流动人口,时不时过来住几天,然后慢慢的也就变成了常住人口,所以我们宿舍最多时是有十一个人住的。但是,八张床自然不够十一个人睡,所以后来我们就把所有床合在一起,做成通铺,大家挤在一起,度过了那个冬天。每天晚上老师查寝结束,他们几个就从别的地方溜过来,抽烟、吹牛、打闹,一直到深夜。

高一时候,喜欢做自己认为对的事,逃课、喝酒、认识朋友、谈恋爱、听小白老师念他写的情诗,在物理课上埋头大睡······至今仍记得小白当时念过的一首词“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不需计较与安排,且喜而今现在”,词牌似乎是《西江月》,作者却已记不得了。除此之外唯一记忆清晰的,便是十二月间的一次打雪仗。本来平平常常的一次自习,年级主任却突然进来,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到操场扫雪,天知道他当时作何打。北方的十二月,即使接近中午也非常冷,所幸的是大雪初霁,也不会难以忍受。主任待了几分钟就默默离开了,此时还是上课时间,操场被白雪覆盖,除了我们班并无他人。也不知是从哪里开始,雪仗爆发了,然后是雪球横飞,已经没有人晓得怜香惜玉了,雪球从哪里来,就往哪里扔,所有人不分男女都打成了一片。印象中我似乎被三次个朋友按倒在雪里蹂躏,当然,我也原样还给了他们。

快下课时,主任又突然出现,什么也没有评价,只是让我们回去。很久之后我回忆起这件事,才明白当时他的“别有用心”。这个秃顶微胖的中年男人,陪伴了我们三年,原谅了我们一次次的胡闹,然而毕业时,我却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对他说,现在想来,良心还真的有点痛。

第二学期文理分班,我选了文科,离开相熟的同学,和另一个哥们去了新的班级,后来这个哥们陪了我五年,是我到现在为止最好的朋友。但是当时的我,是难过的。我用了半年的时间,结识新的朋友,熟悉新的环境,并且乐在其中。可半年之后,我不得不开始新的转换。人生之中,难免做一些情非得已的决定,它不一定错,可作出这样的决定,总是难免使人难过。当然,难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才刚分手,还沉浸在悲伤中。

乍入新地,又逢失恋。难过抑郁自不必说。但是我有自己排遣抑郁的方法,而且似乎和别人不太一样。每当这时,我就会去看小说,用书中人物的情绪代替我自己的情绪,一段时间过后,一切就变得正常了。恰巧,当时我们班在二楼,一楼就是一家小书店,大概是新华书店的分店之类的,可以免费看书。于是,那时每个课间和午休我就躲开人群,独自跑到小书店里,挑上一本心仪的书,默默看上几十分钟。我不挑人,只看喜欢,鲁迅、韩寒、张爱玲、王小波·······除了郭敬明。有的书开了封,就拿起来翻翻,有时候碰到喜欢却没有开封的,只能垂涎欲滴,徒呼奈何!至今仍记得那个午后,店主阿姨百无聊赖的趴在桌子上玩手机,门外蝉鸣噪耳,日光灼人,往来同学极少。我独自坐在角落的背阴处,翻着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店里还有一个女生,在我斜对面看着一本不知名的杂志。正读到白流苏和范原因日军的炮火被困浅水湾饭店,与世隔绝,赤裸相对;我突然意识到这与我此时何其相似,唯一的不同时,他们组成了自己的世界,而我们,自成世界。

也许在长大的这段路上,我们都有一段自我封闭的经历,我们把自己圈在一个小屋子里,想象自己孤单一人。然后突然有一天,门开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也许那一刻,我的门也开了。我放下书,站了起来,经过门口时阿姨问我:“今天怎么走这么早”,“有点困,回去睡个午觉”我说。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过去是一段完整的回忆,然而细分之下,又可以分成几小段,每一段都对应着一种心情、一些人物、一件值得纪念的事。2013年9月到2014年5月的这段时间,在我的生活里好像并未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每当提起成长这个词,我都下意识的想到这里。轰轰烈烈或者润物无声,都只是一种经历,区别的,是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步青春/从前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