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2)

边塞文化,悲喜交集

    雄安之地,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厚的民族融合的边塞文化。

    周庄王三年(公元前694年)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燕国(今天容城县南阳村东),这里属于燕国最富庶的范围。

    春秋战国时期,雄安就成为燕、赵、齐三国边境。

雄安新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2)_第1张图片

    东汉末年,这里曾经是袁绍与公孙瓒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最终袁绍消灭了公孙瓒,统一了大河以北。

东晋十六国时期,这里成为“五胡”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

    北朝时期,这里是最古老的茶马互市的交通要道。

    北宋一大批爱国名将先后在这一地区开河筑堤,巩固边防。

    至道元年(995年),雄州团练使何承矩抵御契丹侵扰,契丹兵败。

    宋咸平四年(1001年)何承矩决开雹河,挖开长城堤,注水雄州,使雄州大量农田变成旱涝保收的水田。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杨延昭大修边关守备。在雄县和安新境内筑“六郎堤”、“容城晾马台”,巩固边防。

    史志记载,雄州城有地穴与霸州城相通,长约70华里。雄县地道分两部分,即祁岗地道和邢村大台地道。

    古地道设计合理,形式复杂,分布广、规模大、延伸长、类型多、功能齐全。“引马洞”“藏兵洞””议事厅”“料敌洞”“迷魂洞”等一应俱全,且用规格与质量基本统一的青砖砌筑,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军事价值。


    边塞地区既有频繁的战争,也有民族融合和边境贸易。边境的民族贸易和丝绸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从这里向蒙古高原和西域、欧洲延伸。

商贸文脉,源远流长

    雄安在古易水流域,是中国商业文化肇兴之地。中国历史上第一笔贸易就发生在这里。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燕、赵、齐边界的临易,成为各国贸易的边境地区。雄安地区先后出土的战国货币既有燕国刀币、齐国刀币,还有赵国布币,显示了多国贸易的特征。

    汉代以后,易水以南,成为中国丝纺织技术最发达的地区。

    盛唐时期,河北道丝纺织品贡赋数量和精奇丝织品居十道之首。

    宋辽金时期,宫廷书画须用河北绢。

    河北丝纺织业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辉煌的一页,是支撑千年丝路辉煌的纺织基地和精绝技艺的传承之地。

    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五胡乱华”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茶马互市的前奏。北朝时期中国已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比从云南通往吐蕃的茶马古道要早几百年。

    中国的茶叶以茶马交易方式,经河北、山西、陕西、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辗转西伯利亚,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河北的幽州、定州、莫州(包括雄安地区)是中原与北方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奚族、羯族等游牧民族茶马互市的交通要道。

    凝聚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中国茶道,整合了茶叶加工、煮茶器具、饮茶器、茶台、茶肆、茶诗、茶礼等物质与精神元素,成为茶道文化。五代时期,长城以北契丹控制地区,茶道已渗透到贵族生活之中。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辽签订茶马互市盟约。定州、霸州、雄州、镇州、沧州,就是茶马互市的边地。

    河北也是瓷器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的重要产地。太行山区的定州窑、恒州窑(讹称井陉窑)、邢州窑、磁州窑,四大瓷窑,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瓷器之路,提供了大量瓷器。横跨河北境内的古代水路通道,是古代海上瓷器之路运输的故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通道。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雄安新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