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姓公输,名班,春秋时小邾国人,与墨子同时。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土木建筑工匠、发明家,被尊奉为“匠师之祖”。鲁班事迹主要以故事、传说的形式存在。自东周以来,有的记于《墨子》等古籍中,更多的则流传于民间。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大大小小的传说近千个。鲁班身上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建筑、机械制造、民间工艺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木工用具 —— 鲁班尺、斧、刨、钻等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很多工具器械都是鲁班发明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斧子、墨斗、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把当时的工匠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呈现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二)墓葬用具 —— 机封
《礼记·檀弓下》记载:“鲁国大夫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班请以机封,将从之。”鲁班设计出的“机封”是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
(三)农业用具 —— 石磴、石磨
《世本八种》记载:“公输般作磨磑之始,编竹附泥,破壳出米曰磑,磐石上下和研米麦为粉日磨。”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谷物磨成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变成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鲁班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四)军事武器 —— 云梯、钩强
据《墨子·公输》记载:“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墨子·鲁问》记载了“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做舟船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而钩之,进而强之。”此两种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云梯,中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故登高侦察敌情,是云梯的另一功用。钩强,是鲁班发明的舟战之器,据考证,钩强就是“航行灌河寻常使用的带有铁制钩搭的篙”。在舟战中,公输般设计的“钩强”在占优势时可勾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以免被俘。
(五)建筑和雕刻
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鲁班的贡献也很多。《述异记》记载,鲁班刻制过立体的石质九州地图。《事物纪原》和《物原·室原》记载鲁班创制铺首,即安装门环的底座。古时民间还传说他主持造桥,他的妻子云氏为了使工匠不受日晒雨淋而发明了伞。
(六)仿生机械 —— 木鹊、木鸢、木车马、木人
《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另据《鸿书》记载,他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论衡·儒增》记述了一种传言:“鲁班巧工为母做木马车,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即说他制作出备有机关的木车马和木人御者,可载其母。
据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多方考察论证,认为“墨子和鲁班是分不开的。肯定了墨子故里在滕州,鲁班的故里自然也就明确了。墨子的故里,是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经过了多方证明才认定下来的。”
任继愈先生说:“在研究墨子里籍的同时,我发现墨子与鲁班不仅是好朋友,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老乡。他们都是滕州人,其故里都在滕州市。今之滕州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春秋战国之际曾为鲁国附庸,除了史书记载墨子与公输般的一些交往之外,从鲁班的身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滕州的古地名史志资料和考古文物、鲁班的发明创造与滕州古代的科技成果、民间传说,当地保留的一些遗迹,墨子与鲁班的关系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论证可以得出结论,滕州为鲁班故里。”
因滕州是鲁班故里,所以在滕州有关鲁班的传说最多、最系统。从鲁班出生、学艺、发明创造,以至死后为仙为神为匠人祖师,具不完全统计,流传于民间的大大小小的传说近千则,仅见于《滕州日报》《枣庄日报》《齐鲁晚报》等报刊的就有数百则。滕州市的“三集成”把鲁班传说作为重中之重,作为一个单元选进的传说有200多则,其中《鲁班桥》《鲁班磨》《大煎饼》《鲁班造锯》等30余篇被外省市、国家级故事、三集成故事选载。这些传说在滕州至今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激励滕州人们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财富。滕州市现存的鲁班文化遗址主要有鲁班桥、鲁班庙、工匠屋、鲁班造磨处等。
鲁班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