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临时工干死老实人!

《人民的名义》:临时工干死老实人!_第1张图片
《人民的名义》中的老实人不再老实

「老实人」这个词儿现在已经被玩坏了,就跟「小姐」、「公主」一样,原来是个褒义词,最不济也是个中性词,现在却跟骂人区别不大。这个词一旦说出口,伴随的潜台词往往都是:懦弱、无能、没本事、胆小怕事。

一般人听到别人管他叫「老实人」,不跳起来大喊「你才是老好人,你全家都是老好人」都算给面子了。

老实人分两种:一种老实人在生活中没有因为自己老实而有任何烦恼;另一种老实人对自己的老实有着很大的不满和烦恼,一听到别人说他老实就炸毛,一听到别人说老实人怎样怎样就大喊「老实人刨你家祖坟了」?

其实二者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在不健康的机制下后者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出现问题,而且会促使「老实人」完成不老实的转变。

这就不得不提另一类人:「临时工」。「老实人」和「临时工」究竟有何瓜葛,我们从当下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来窥一窥究竟。

01.

《人民的名义》一开始的「一一六」暴力强拆事件中,负责拆迁的常成虎率领一帮穿着制服的假警察,开着推土机对大风厂进行暴力强拆。

《人民的名义》:临时工干死老实人!_第2张图片
图左光头为拆迁队长常成虎

后来常成虎被抓之后也说了,拆迁是经济纠纷警察管不了,只能授意我们这帮拆迁队的冒充警察进行强拆。

《人民的名义》:临时工干死老实人!_第3张图片
常成虎道出了政府和临时工的关系

以常成虎为代表的的这些收了钱替政府办事但却没有正式编制的人员,我们现在俗称「临时工」。当然我们知道,他们既是权力的附庸,也是背锅侠。

这些临时工的收入来源有四:

一是日常的工作费用,比较稳定;二是路边小店或者做小买卖的人提供的餐食,晚清官员的一封家信曾有记载:「临路小店及乡僻零星之户,必索一餐」;三是帮政府办事,收一笔办事费,或是将办事得来的钱与上面的人分摊;四是敲诈赌博、小偷和其他轻微犯罪的人,敲打得当,可以出一笔小财。

凭借以上收入,起码可以混到温饱或小康。

当然,我说的是古代。

02.

这种玩法古已有之。

据《虞谐志》记载明朝苏州府:

「计常熟皂隶、快步、健步、民状、马快,共二百名。每名四人朋充,号曰“正身”。每正一二副,号曰“帮手”。每帮手二名,置白役六七名,曰“伙计”。合之得万余人。」

上段文字的各种称号均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临时工」。

「万余人」什么概念?它意味着明朝苏州府临时工数量在正式员工数量十倍以上。

有人说,把临时工全部裁掉就好了呀。

临时工可都是花了钱才进来的,把他们裁掉既吃力又得罪人,还得不到上级的奖赏,搞不好自己丢了位子。这事儿基本只能靠当地长官的道德觉悟。那么当地长官的道德觉悟有多高呢?

反正朱元璋说他19年没见过一个。

03.

复社名士候方域(1618~1654)说:

明朝的百姓,税加之,兵加之,刑法加之,劳役加之,水旱瘟疫加之,官吏的侵渔加之,豪强的并吞加之。百姓一,而加之者七。

而老百姓此时的对策有二:一是争相出金钱入学校;二是争相拉关系充当临时工。

在古代,上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利禄,也就是说这两个对策殊途同归:争相进入封建统治阶级,最不济也要成为他们的附庸——临时工。

自此,「老实人」就变得不再老实。

十个人中有一个人当了临时工,他要把自己被剥削的份额加到其余九个人身上。如果是一百人、一千人呢?

临时工越多,对「老实人」的迫害越加严重,「老实人」就越想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恶性循环。

那些没有进入到剥削集团中的普通「老实人」呢?

要么饿死,要么作奸犯科。

自此,社会上再无「老实人」。

在吴思所著的《血酬定律》中,他把这个现象叫做「淘汰良民假说」,即老实人终将不老实。换个庸俗的说法,其实叫做「淘汰老实人假说」也未尝不可。

04.

分析完这些之后,再看《人民的名义》开头,抗拒拆迁、占厂讨薪的工人们围殴老板蔡成功,此时弹幕里不断的有人痛骂「刁民」,就无比的真实了。

《人民的名义》:临时工干死老实人!_第4张图片
蔡成功被打倒在地

他们已经不再老实。

「老实人」这个词变成一个骂人的词,变成很多人一提就怒的词,变成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词,其实是社会的悲哀。

反过来看,一个国家的骄傲就在于能够让老实人活的有尊严。


感谢阅读!

【参考书目】

书名:《血酬定律》

作者:吴思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ISBN:9787802411197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民的名义》:临时工干死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