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取好名字的青春

        我前两天看了一篇微博,我前两天买了一部相机,我前两天准备写点东西。好像应该记下点什么,好像按了快门就能定格时光,好像,好像过两天我就毕业了。

                                                                                                                                                ---半梦半醒之间

                                                                  突然间的冲动

        刚才上厕所,以为是姨妈弄到手上,后来一想是我的指甲油,紫红色或者酒红色。我喜欢涂指甲油,尽管它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想让我的青春充满颜色。

        刚取快递回来,我买了一件男士外套,我喜欢宽宽大大的感觉,也许我一点都不够性感。一路上我都在想,该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才符合我的青春---不咸不淡,又追求点辣。

        “笔尖上的心?”“心尖上的梦?”“梦的青春?”“青春的梦?”脑子里好像只能想到这些俗到爆,连自己都想不下去的名字,也许是智商压制。

        我听到有人在叫我,好像真是在梦里,我已经想得出神了,论取一个文艺清新又不落入俗套的名字有多难。我恍然看到我的同班同学,我的四年间说话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的同班同学,他们扛着机器去拍摄。简短的打招呼,和过去的四年一样,这次我却想多说几句话,说什么呢?...“拜拜!”我们背道而驰,有种不再相见的感觉。我们是还要一起拍毕业照,一起喝酒的人,想到这点我竟有点激动,想要蹦起来。我是最讨厌聚会的,勉强微笑真的很累,跟跑八百米一样,还不如那个来的爽快。我也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在想什么鬼,居然想聚会,是憧憬大家一起抱头痛哭吗?还有哪个同学终于站出来向我表白?还是???好吧,可能真的电影看多了。可是感觉是真的,我希望从现在开的每一天都能出去聚会,我想喝点酒了,但是不是和男朋友。和男朋友喝酒算调情,文艺点,情调!和朋友喝酒才够爽,在寝室,不用穿内衣,不用刷牙洗脸,不用化妆描眉,更不用取悦谁谁谁...

        很娴熟的步骤有木有?再加点吐槽,加点八卦,还需要点眼泪---完美!

        我们寝室是个两室一厅的大寝,一共十二人。我们寝室居然有十二人!是真的吗?为什么我整天看不到人?

        我大姨义无反顾跟着男朋友去安徽,自己找工作,自己租房子,此时需要点英雄色彩的词...我自认为大学最好的闺蜜,可以帮我抢男友,陪我掉眼泪,一起“滚床单”,无业在家。我现在对她的了解情况:有没有男友?不知道;在干什么?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不知道;还记得我吗?不知道!唯一陪我住在寝室的,竟然是背地里彼此互相吐槽的。好吧,你可能终于能够理解我有多无聊了!还有一个住在山的那边,应男朋友“邀请”脱离了一台戏的第三个曾经出现在寝室过的女的。其他人我不觉得有什么介绍的必要,或者突然有了再写吧。

        看了一电影,应该说是哭了一部电影,名字就没必要说了,因为确实有那么渣,可能演员自己在拍摄的时候都没有我这么动情吧。讲到毕业,讲到爱情,讲到即将滚蛋的我们,讲到看不清彼此的他们。也许总是要别离,每天都有熟悉的人和事离开或逝去,但我从不觉得错过是因为缘分。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是自己的选择,或对或错,给自己找个借口,找个安慰。如果有外来因素,那是因为爱情;如果是因为吵架,那是因为面子。哪有那么多的有缘无分,不过是没在心上吧!就像我养的多肉没有以前的郁金香长得好一样,我没有上心对待他们,而不是它有多么不好养活。不过我依然尽我的努力去关注他们,浇浇水,水滴落在他们身上上的样子实在是迷人,不会急着渗入身体里去,就那样圆滚滚的滑在叶子上,透亮,衬得叶子也很剔透的样子。

        我端起一杯水,又放下,因为含了口含片没法喝水。溃疡,就像某些不愿提及的事情,越想忘记,越想痊愈,偏偏越是深刻,越是溃烂,使得我打不开心,张不开嘴。那么甜的蜂蜜水都治不好它,药物也只不过是种心理安慰,想好的时候它自然就好了,可谁愿意放弃治疗呢?



                                                                   难以开口的开口

        和一个不是闺蜜的女朋友去逛街,感觉也还凑合。不过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除了逛吃逛吃,也就只剩下无聊的侃侃。我们在各自的生活中谈着各自的恋爱,用自以为很高明或者很愚蠢的方式,有时忙着教育别人,有时急着哭诉自己,你说的话别人不会听,别人讲的理你不会信,各自吐槽,各自宽慰,各自还得回到各自的生活里,坚持着各自的恋爱,或喜或悲,或美好或凑合。

        再好的闺蜜都听不进你的话吗?还是依旧不够好呢?总之当初分秒难分的我们,也没抵过时间的冲刷,再者也许是变化所致。尽管坐在一起依旧有说不完的话,依旧心照不宣,但字里行间却多了些抱怨,少了点亲密。

        请不要再相信所谓真正的闺蜜打不跑,吵不散,也不要太相信我,曾经每一次争吵都是彼此心底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永远藏在哪里,甚至都不用藏,明目张胆地露在那里,时不时还向你招个手,让再大度的人也遗忘不了。不过我依旧会努力去遮住这块伤疤,尽力让它不再招摇,我想让我的大学怎么完美开始,还能怎么完美落幕。闺蜜照也许是我俩最后的亲密。不是我想放弃,亦不是彼此不再联系,而是什么样的时候总有什么样的朋友,过了这段日子不得不各奔东西,什么时候再见到你谁都说不好。忙碌的生活,不知道有没有你的信息,或者还有没有忍受彼此的心。

有点难以开口,但是自己的心,要让自己看清楚,提醒自己向前走。就像偶然见到三四年前教过我们的老师已然满头白发,那一刻,我差点哭出来。从来没想过毕业这么快,从来没发觉自己在悄然成长,还没来得及想好就坐在这里敲字,岁月总在提醒我们,老人已老,少年不再。

好像有过这么一个画面,他站在讲台上,依旧标准的书写着板书,他没有用过ppt,他的粉笔字就是最好的演示。他依旧穿着白色的夹克,那是很多老师怕被粉底擦弄脏而避之不及的颜色,他的白却显得更纯净,更整洁。夕阳的余晖悄悄移动到他的身上,他依旧整理者着他的板书,并未留意。他的白的夹克慢慢被染红,直到彻底变成了红色,夕阳的那种红,他就成了夕阳,最形象的夕阳,依旧站在讲台上,开始擦拭他的板书,为了更多的板书。




                                                                省略号里的青春

        .......

        .......

        我让自己打下了两行省略号,因为有很多话还没说,有好多事还没做,就来不及了。我以为我会在毕业之前写出点什么,当作祭奠,无数人想回,无一人能回的青春,我终究还是想想。

        若不是断了网,我不会打开尘封很久的相机,那是我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现在也只充当个礼物的角色。若不是打开了它,我不会想起那座让我死去活来的大学的模样,走了不止四个三百六十五遍的小道,四年来一直郁郁葱葱的大树,从土里爬到了三楼阳台,要多虚伪有多虚伪,要多真心有多真心的我们,还有那个不知道变了多少的自己。

         我已很久没有码字,我浑浑噩噩地挨过每一天,我无法显示文字里的空洞,我甚至不敢写给自己看,我不想知道自己的思想有多平庸。

        毕业的这一个月,我喝过很多鸡汤,也看过很多励志故事,可我依旧没有看到自己的以后。

        我承认,我也喜欢站在闪光灯下,我喜欢成为别人眼中会发光的自己,我没有跟任何人讲起,我心底里那个最真实、最虚伪的我。

        看过《欢乐颂》的朋友,无一不说我像“关雎尔”,我的确每天戴着比我脸还大的眼镜,每天乖乖的生活在固有的、小小的圈子里,每天按时的、认真地完成属于我的事情,我的确,心里也住着一个小恶魔。但我不愿再压抑这个小恶魔。因为也许那才是真正的我自己,我已经把我自己包裹了太久,以至于我都分不清哪个才是我自己。

        顿时我想到了一个很死套的问题,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不知道,我现在大概也不需要知道。现在就知道了这个问题,以后的几十年该思考些什么。我现在只想知道我现在的想法。

        毕业真是个头疼的事情,毕业回家真的不是个很好的决定,虽然我可以享受公主般的待遇,吃穿不愁,但是过了伸手要钱的年纪,这手再怎么伸出去都觉得尴尬无比。而比这更尴尬的,是爸妈长辈、亲戚朋友的劝说,像我出生时他们就商量好了似的,一致要我去北京,拒绝南下。虽然我知道,回长沙绝对不是一个订好的计策,但是绝对是个缓兵之计。如果我跟男朋友去武汉,家里是一定不允许的,何况我也还不想这么早介入他的家庭。如果听长辈的话去北京,那么就开始对我的一系列安排,安排工作、安排住房、安排男朋友、安排相亲、安排我以后的几十年,恨不得画好图纸,标好路程,等我出发,一步一步开始他们眼中的幸福生活。我知道他们费尽心思、苦口婆心,我知道他们的不忍、不舍,我独自踏往去异乡的路,我只会有更多的无奈。但是当我决意把行李留在那里时,不管再纠结,再难过,我也必须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愤懑的心情难平,我该怎么开始我的人生

        这是我第一次在如此郁闷的情况下,能够打开电脑记录我此刻的心情,谈不上是一次进步。

        最难以应付的家庭之间的“聚会”,又是一次说教的课程,他们认为应该是人生的洗礼,我却道不明其中的含义。为什么这么多人要来插脚我的人生,为什么要我活成你们想要的模样,我不确定将来我是否会后悔说出这些话,在你们眼中“无知”的话,但我很清楚,此刻,我很快乐!

        我背负着“听话”、“懂事”的包袱养成了我不十分熟悉、也不清楚属不属于自己的模样,还记得那时候,你们夸奖我、喜欢我、从来不用担心我,我放心地远行,安心地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原来你们喜欢的并不是我,因为你们未曾真正了解过我,你们依然喜欢的是,心里那个自己幻想的我。可我,只是这样的我。




                                                                        长大,终究要别离

        最不愿意面对的,有时候却是自己最想做的。

        我一面拼命地想往外面跑,想一头扎进更大的世界,虽然他不一定更好,而一面又想象着以后怎样把自己的小孩栓在身边,不用再次别离。

        在这个说惯了尴尬的年纪,听多了迷失自己,听少了怕找不到自己,思维天天在打转,想法时时在改变。心思定不下来,主意却已经拿好。




                                                                    在家还能过得这么难过

        因为考驾照,我一毕业就跑了回来,一头砸进无边的等待,等得恐惧,等得无奈,等得我想离家出走。

        在家的日子固然好过,不愁吃穿、不怕寒热,在舒服的环境里就这样一天天的快活,躺着,坐着,靠着,每个姿势就要尽可能的舒适,让我都快忘记外面的生活,忘记了我也需要拼搏,在这个不拼搏就会死的年龄,这个时代。

        我变得不再快乐,不再满足于什么都不愁的生活。我焦躁,我忧郁,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样的生活,去远方,去过自己的生活。

        也许听话的孩子不会有好结果,既然是我选择了回来考试,我就要还是无尽的等待。

        我不再好意思接受爸妈给的零花钱,因为里面有我实在担不起的怪责。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从他们的手里接过那一张张印花的钞票,就像我不知道该怎么接上他们不舍得花钱的唠叨。

        我责怪,不知道我在无能的责怪爸妈的不理解,还是在责怪无能的我自己。我抑郁,抑郁在应该流浪的时候,疯狂想去远方的时候,却只能等在家里,躲在时光里,无情地等着。我情愿我没有报名,我没有回来,我还在远方,我还能快乐。

        长大注定要别离,因为家里已经圈不住你,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无法满足你跳跃的心和扑腾的翅膀。哪怕在远方深深思念,有时也实在好过在一起的无奈。




                                                                       妈妈说我该留个辫子

        “你觉得我是乖乖女吗?”

         我刚刚给男朋友和女朋友发出去同样的一句话,可能也是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但是希望自己不再是,已经够了。这个伴随了我二十几年的词,我早就听够了。我在这个固定的圈子里呆的太久了。

        如果不是因为以后想拍照,如果不是他们有时不拍短发,我真想剪掉这一堆头发。

        就像想丢掉穿了二十几年的蓝色系衣服,就像不再喜欢钟爱了这么久的蓝色情怀,就像不再喜欢平淡无味的生活,我压抑了自己太久。

        就是要推翻这一切,就是要去开始新的自己,就是要去远方,寻找自己。




                                                                  小别离,到底该怎么别离

        妈妈出差了,我自己在家哭着看完这几集《小别离》,一点都不夸张。

        我觉得这部剧,可以说真的是完美的刻画了这些年来我和妈妈的关系,每个阶段,每段年龄,每件事情。

        小学四年级开始,我进入青春期,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者说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我在这一年第一次体会到喜欢一个男生的感觉,清澈如水,却毕生难忘。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了长达几年的跟妈妈斗争的时光,当然不是因为我喜欢谁。说实话我并不记得每次的争吵是因为什么,但我一定不会忘记争吵的结果,我把妈妈气哭,爸爸把我骂哭,所以当我看到黄磊饰演爸爸可以比较冷静、成熟地解决母女之间的分歧时,我心里就会更加责怪爸爸,其实从小到大我好像一直在责怪他,尤其是真正懂事之后。不知道是忘不了儿时他的训骂,还是本来就少的牵挂,以前在他的世界里,我和弟弟无足轻重吧,不过也可能只是我还不懂事的揣测,但是真的记忆深刻,以至于我成年之后,拼命想抹掉都实在无能为力。

        虽然我已经长大,但是看到海清饰演的妈妈的一些行为时,我还是处于本能的反驳。因为她真的真的太像当年妈妈的模样,语气,神态,思想,把我拉回那时的时光,我并不愿意去面对,不管谁对谁错,彼此太受伤。处在这个尴尬年纪的我,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诫自己,以后不要这样,千万不要这样,但是我不知道几年后是否还能这样想,是否能做到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极了方朵朵,那样乖巧,那样听话,可是却也能够那么叛逆,那么有主见,主意坚定起来会让全世界都无法改变,哪怕心里再不舍得,再不愿意离开熟悉又温暖的地方,还是会在犹豫的那一秒坚持自己,坚持别离。

         我不知道当她看到自己走后,爸妈面对那个空洞的家时的无所适从时,她会做何感想,还会不会那样的坚持,但我庆幸她看不到,永远看不到。我也希望他的爸妈日后不要讲给她听,永远不要,更不要把这个当作留住她的理由,那感觉,心如刀绞。我的妈妈为了不让我再次回到南方,在叔叔阿姨面前这样挽留我,她告诉我,第一次送我去南方上大学回来后,一进家门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了一样,她说她不能看到我用过的杯子,不能看到我穿过的衣服,她说她藏起了所有关于我的东西,置之高阁,不能看,更不能碰,她说她不知道自己怎么走过的那些日子。

         是的,我从小就听话,很听话,大事小事都听话,虽然叛逆争吵,可是骨子里还是很听话。越是这样,长大后,懂事后,看过外面的世界后,就越是会回不来,因为在那里不用听话,可以自己为自己做决定,自己做喜欢的事情,无论什么,自己可以尽情的放纵自己的思想,仿佛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仿佛终于找到了自己。

        毕业后的我还是坚持去南方,并不是我有多么喜欢那里,可以说打心底我是很排斥那里的,不管是饮食,还是天气,或者人情,都让我生活得不十分自在,但是我不能回来,总觉得回来了我就走不出去了,我就又要跳进好不容易跳出来的圈子了。不管是回来老家,还是听家里的安排去北京,都有一群我的亲人,以为我还是那个听话的孩子的亲人,在他们的关心里,我又会活回原来听话的样子,那不是我自己。可我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找到我自己,所以我需要远行,需要流浪远方,需要去让我自己成长,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的不舍,是这部电视剧,是把妈妈不舍的话语演绎到现实生活中的镜头排列组合,我看到他们送完女儿回到家后的失落、难过,表情、话语、眼泪,我像看到妈妈把我送走后她的模样,何况这次还是去流浪,我不敢想象,我也无能为力,我放不到家里的妈妈,也放不下住在远方的自己。




                                                                          青春怎能用来被耽误

        刷十月十号,从邯郸开往长沙的火车票已不只一次,有票或是没有都无法让我开心。

        为了一个驾照,我在家呆了快四个月,一次次地推脱,让我习惯了这种安逸慵懒的生活,让我在最该努力的青春里安于懒惰。除了小半个月的练车时光,我不敢想其他的日子我用来做了什么,我害怕回忆,因为并没有什么值得我去回忆,我无法向自己交代,这三个多月的日子全部被我浪费,我没有读书,没有看报,甚至没有交际,我孤独地活在自认为最舒坦、最轻松的日子里,殊不知这是最痛苦的日子。

        我不出门,我朋友很少,我喜欢聊天却并不喜欢见面,我喜欢我在角落钻牛角尖却不舍得出去走走。有段日子我因为无所事事而轻微抑郁,我整天呆坐在家里,缩成一团,思考关于以后的种种问题,掉进没有尽头的深渊,我开始厌恶生活,因为它让我满怀梦想却无计可施,我恐惧未来,因为家里的安逸让我不想再去远方,包括此时此刻,我依旧这样想。

        看到妈妈的眼睛,听到妈妈的话,我实在舍不得再放开她的手,在这一刻,好像梦想和远方都不堪一击。温暖果然是颗毒药。让人忘却一切,让人变得胆小,让人心不情愿、手放不开。前几天的文字里还在憧憬着的、坚定着的远方,在一刹那崩塌,碎成了渣。

        我不是没有想过,能不能就安安逸逸地呆在家乡的小镇子,找个不好不坏的工作,嫁个说得过去的男人,吃吃爷爷做的饭,陪着妈妈逛逛街,过一种别人眼中女孩子该过的生活。可是无论如何,我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我并不是觉得那种生活是错误的,而是我看过一点远方,就期望能看到更多。我希望我可以在应该努力的时光里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曾经的坚持,我希望等我看够了远方的世界,还可以回到妈妈的怀抱。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没取好名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