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话痨的反思与总结
【读书笔记】暗时间
1、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脑也是如此。
『批注』一针见血,我们的心智利用的远远不够,太多时间大脑在无用的空转。
2、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时间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任务切换的暗时间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另外,大脑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时间来“热身”,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书之后,忽然感到一阵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十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理想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来努力去集中精力,把记忆中相关的知识全都激活起来,从而才能进入“状态”,因为你上了十分钟网之后这些记忆已经被抑制了。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十分钟的上网闲逛其实就花费了二十五分钟。
『批注』精神分散,随心所欲,无目标,无计划,不专注,浪费的是大量的时间和有限的生命。不停的切换,就像开车不停的减速和加速,速度永远提不起来,不仅会让自己心烦意乱,而且费刹车、费油。而且永远无法享受风驰电掣的快感。我们因为琐碎的杂事几乎停滞不前,让我们沮丧不堪,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天赋,没有运气,没有毅力,没有希望,岂不知就是在一点点的小事浪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让我们耗尽了油,无奈的抛锚在无人的荒漠。而我们本应该到达新的重点,在温暖的环境中放松和休息。是这些无所谓的小事,让我们错过了人生本应该得到的良辰美景。更让我们沮丧的是我们一次次的修理好车子后,却又一次次的抛锚,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为了我们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停的减速加速,甚至以为我们的车有问题,根本到不了重点。我们生活中的一次次失败都是这样造成的,太多的时候不是因为太困难,而是因为我们太不专心。
3.
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批注』两个要点,都需要训练。要用大块时间做重要的事。这绝对是成功的关键。
4.
模仿高德纳先生的名言: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批注』稀缺就是价值,人的价值确实体现在专注和持之以恒。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从培养专注和持之以恒开始吧。
5.
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批注』所有大脑在空转或胡思乱想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就毫无价值。我们真正的财富其实就是我们的时间,我们用我们的时间去工作换得报酬养家糊口。说白了,我们在用我们的时间来换钱。可是,每个人都会觉得钱不够用,可是有几个人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呢?其实,真正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要么是不缺钱,要么是不在乎钱了,早就已经超越(Transcend)了。
回想起那个著名的故事,一个人被误诊为癌症晚期,医生告诫他还有一年的寿命,于是他在那一年中完成了生命中的三十个梦想。而我们每个人一生能实现几个梦想呢,我们还有梦想吗?在不知不觉中虚度光阴就如同温水煮青蛙,我们以为还有很久,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早已在温水煮消失殆尽,而且连奋起一跃的勇气也被温水耗尽了。而且最可悲的是我们还不知道这一点。
【警示】想做的事就要马上去做,时间不会等任何人。
6.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批注』有些像背单词,只背了一遍。从来不用,也不温习。几乎和没学没有区别。起码要建立一个检索系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
【警示】切记,从检索的角度来讲,标签非常重要。因为标签是检索的关键字。
7.
人太容易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是非常难的,而正因为难,少有人做到,那些做到的,就都变成了牛人。
『批注』 专注+持之以衡=专家
8.
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率。
『批注』让自己热爱要做的事才会有真正的效率。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同样需要热爱这份工作,就如同爱上了一个人,如果你不能容忍她的缺点那最好趁早分手吧,没有人是唯一,也没有工作是唯一。但所有的人都有缺点,所有的工作也都有问题,如果不能想办法对别人容忍那永远找不到合适的人,如果不能容忍公司的问题,那也永远不会有合适的工作。要想在工作上有成就,要么让自己喜欢上这份工作去获得成长得到晋升,要么离开这份工作去试试新的工作。在一家自己讨厌的公司工作是让人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而且最关键的是完全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工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机会,我们的成长。
【警示】 把本地化看成一次重要的经历,为自己的知识经验添砖加瓦
9.
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一个习惯于专注事情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并迅速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既然是一种习惯,就能够培养
『批注』 一定要培养专注的习惯
10.
“思维体力”的概念,所谓思维体力就是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天才来源于长期的专注的训练。培养你的思维体力,是成为非凡专家的一个必要条件。
『批注』 有道理,训练自己的长时间关注力
11.
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这个习惯是一年前才养成的,发现受益极大。)
『批注』 有道理,发现好的例子,和阐述清晰的道理,确实应该好好的保存,关键之一就是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然后加入自己习惯的标签,让自己需要找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能用正确的关键字检索到。好的故事是最能说明道理的。
12.
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批注』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的核心价值,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考的能力
13.
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了,而且这思考也可能顺带更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焦虑的问题呢:)
『批注』 大脑同一时间只能思考一件事。有点类似这个说法,如果一个人没事干了,他一定会琢磨出一些幺蛾子来。
14.
重要的事情优先(详见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或《要事优先》)。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批注』 这是个大问题,需要好好思考
15.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批注』 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思考能力,这是核心竞争力
16.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 它的本质是什么。2.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批注』 太牛了
17.
从进化心理学上这是有依据的,一个经过时间检验的信念往往是更靠谱的。只不过可惜的是靠谱不代表最佳,一个信念能让你活下来并不代表能让你活得最好(详见《Mene Genes》
『批注』 所以要一点点修正自己,这就是超跃
18.
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
『批注』 别人听不懂只能说明你没有看到本质或表述不清
19.
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当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之后,最需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环节被阻塞住了妨碍了理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分析以后需要加强哪方面
的思维习惯,才能够不在同样或类似的时候被绊住。对此,将思维的大致脉络写下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批注』 自己深入思考问题好像不是很多啊,这个方法一定要试一试
20.
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在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习惯性地去反驳它,问自己“这个难道就一定成立吗?”、“有没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吗?”
『批注』这个思维习惯一定要学习
21.
重视积累的强大力量,万事提前准备:计划订长一点,自然就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设想你若干年后会在做什么事情,需要哪些技能,现在就开始准备。一个5年计划便可以让你获得从现在开始的5年准备时间。5年中每天腾出半个到一个小时专心于某一件事情,认准一个方向,每次走一点,其实不要说5年,两年就会发现会起到宏大的效应
『批注』 在中国这个急功近利的民族,长远打算和坚持不懈就能超过许多人
22.
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投入这些资源来掌握知识,所以到底用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仅仅遵循兴趣是不够的,人会对很多次要的东西产生兴趣,并一头钻进去浪费好多时间。所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是很重要
『批注』 这个问题原来就没思考过,太悲哀了
23.
永远不要认为对一个知识的把握足够深刻,“理解”的感觉很多时候只是假象。学会反问自己对知识到底把握了多少,是很有价值的。
『批注』 牛只吃草能有那么大的力气就在于反刍
24.
最有价值的书,先总览一下,决定阅读的顺序(哪些章节可以优先阅读)。然后每天看一点。并利用走路、吃饭、乘车或其他不适合带着书和笔的时间来总结看过的内容,建立知识结构,抽取知识本质,与以往的大脑中的知识建立联系。(参见《奇特的一生》)
『批注』 有必要把读书笔记都整理在iphone上,在零碎时间看,反复思考。<<奇特的一生>>是下一本书
25.
按照主题来阅读,你会发现读的时候不再是老老实实地一本书看完看另一本,而是非常频繁地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
『批注』 自己原来完全没有理解主题阅读的精髓
26.
好资料,坏资料。好资料的特点:从问题出发;重点介绍方法背后的理念( rationale ),注重直观解释,而不是方法的技术细节;按照方法被发明的时间流程来介绍(先是遇到了什么什么问题,然后怎样分析,推理,最后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坏资料的特点是好资料的反面:上来就讲方法细节,仿佛某方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往往这样写“我们定义… 我们称… 我们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
『批注』 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写成好资料。另外自己应该有计划的收积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好资料了。应该有自己的专业数据库。
27.
实际上一个方法如果将其最终最简洁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往往丢失掉了绝大多数信息,这个丢掉的信息就是问题解决背后的思维过程。
『批注』 思维过程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它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警示】在解决问题上有一对翅膀,思考和行动。反复思考和有效行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8.
最好先使劲问问自己能想到什么方法。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你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自己的思考越多,当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
『批注』 很多时候给出答案的时候让我们恍然大悟,好像很简单。这就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使劲想一想,就是自己尝试着做,这样才会看到自己与正确方法见的差距。而让自己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习。
29.
一般来说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这样来切分内容:1. 问题是什么?2. 方案是什么?3. 例子是什么?如果是需要解释一个现象的(譬如《黑天鹅》),那么1. 现象是什么?2. 解释是什么?3. 支撑这个解释的理由是什么?4.例子是什么?一般来说,这一二三四用不了多少字就可以写完了(如果假设只举一到两个精到的例子的话)
『批注』 带着问题读书非常重要。另外发现了一点,自己以前在垃圾上浪费的时间太多了。无聊的贴子,微博,网站任务,都是在浪费生命啊。
23.
无废话著作的典型是《合作的进化》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
『批注』 作者推荐的书 君惕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