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马丁·林斯特龙是全球首席品牌营销大师,担任包括宝洁、百事可乐、迪士尼、微软等全球顶级企业的顾问。作为通晓商家各种“戏码”的专家,在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尝试拒绝被商家“套路”但失败后,他决定来一个大揭秘,披露全球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帮助普通消费者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们将介绍其中2个部分的内容:怀旧营销和同侪压力。
①
『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
《红楼梦》中,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时,说到“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知道他是看着黛玉面善,心里当她是远别重逢的旧相识后,笑着说“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我们不仅对于人会有面善的感觉,对于品牌,同样如此。
怀旧营销,是通过怀旧元素刺激用户,激发人们的往日情怀,勾起内心深处的记忆来引发购买倾向。为什么缅怀往事会激发购买呢?作者总结了怀旧营销让我们“上钩”的2个原因:
001 我本多情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做过一次研究,在172名受试者中,79%声称自己每周至少一次心生怀旧之情,16%的人表示每天都有。《科学美国人》杂志指出,沉浸在回忆中能提升情绪和自信心,还能加强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来源。
002 玫瑰色回忆
在回忆过往时,大脑的信号让我们获得的体验比当时感受的更美好和愉悦,这就是玫瑰色回忆。它会使我们在事后评价相同事件时更加正面和积极,在痛苦的回忆中抚慰和保护自己。
如果你做过心理年龄的测试,就会知道,绝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年龄是不稳定的,它们停留在我们认为是“最好时光”时的年龄。
营销人员深知“心理年龄”是影响消费决定和购物习惯的重要因素,并充分加以利用。为什么50岁的女性会购买染发剂和除皱霜?当我们的年龄变得越大,对过去的缅怀就会更加强烈,不断想起儿时爬过的树、玩过的沙、看过的连环画。
过去的记忆如此美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掏空了口袋,怎么破解呢?
001 购买的当下,想一想,自己真的需要吗?你是在为现在的真实需求买单,还是在为过去很久的记忆付费?
002 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例如那个一看就是碎布拼成的娃娃,自己能不能和家人一起做出来,用亲身体验来重温美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买买买。
②
『同侪压力』
一项调查问卷结果表明,6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购买一件新产品或服务时,会查询网上评论或者其他用户的反馈。
拿网上购物来说,当你买一件新衣服时,如果是一个很仙气或者帅气的用户发的照片,就可能会帮助你下决心购买,即使明知自己自带N个“游泳圈”可能不适合它。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生来就表现出这种从众的行为。我们本能地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做自己的判断或决定。心理学家管这个现象叫“同侪压力”。
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潜移默化,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中了招。事实上,我们也在不自觉中担任了推销员的角色。
书中,作者从好莱坞电影《模范家庭》中受到启发,做了一项关于口碑营销的突破性尝试。最后他惊奇地发现:
最强大的隐形说客,就是你的朋友和邻居,他们时刻在我们的周围,用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式来给我们洗脑。
Ed Keller在《How Influence Works》一文中也提到:最有价值的信息来源几乎都是“我认识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假如你经常分享自己的经验,在需要的时候,朋友会来向你请教。无论是旅行从哪里寻找攻略,还是有朋自远方来,请他到哪里吃饭。甚至楼下的遛娃大妈,也在谈论哪家的奶粉好让孩子吃了不便秘,哪个摊贩卖的菜物美价廉。
不管是朋友,还是我们自己,都在有意无意中帮助商家完成了“口碑营销”。懂得了同侪压力和口碑营销的强大,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001 对商家
(1)竞争的本质在于差异化。把自己打造成竞争领域的领头羊,或者避免尾随同行盲目跟风,找到一个小而美的市场持续深耕,都是不错的出路。
(2)做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才是王道,要好到让消费者口口相传,愿意主动为你背书。
002 对朋友圈的尖子生
作为朋友圈某个领域的尖子生,请爱惜自己的羽毛。推荐那些你真心实意觉得好或者适合朋友的东西给对方,朋友会对你越来越信赖,你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重。
003 对普通受众
记得时刻警醒和觉察,保持独立的判断力,慢3分钟做决定,让自己避免掉坑外,对于朋友推荐的好东西,不妨参考一下他们的建议。比如晨读推荐的课程,需要就买了吧,毕竟,学习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啦。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和大家介绍了2个方面的内容,同侪压力下被周围的人不知不觉中“洗脑”和在对过去的美好怀念中,敞开了荷包。破解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问自己“这真的是我需要的吗”就好。
参考书目:《品牌洗脑: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美] 马丁·林斯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