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切都像是表演

这部电影号称是电影技术的一次创新,所谓的60帧、120帧概念是最大的噱头,在技术的背后,还是导演李安想安安静静讲故事的决心。技术的问题,我不懂,也就没有发言权,画面效果上,也没有看出什么门道,所以还是就故事本身说说感想。

如果看过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会觉得这部电影的节奏还没有那么让人容易犯困。年轻士兵比利在伊拉克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解救受伤的班长,这一幕被战场上一台遗弃的摄影机拍摄到,比利的故事传播开来,还由此被授予了勋章,成为了美国英雄。他所在的B队一同归来,并被邀请参加橄榄球比赛的中场表演。

影片反复在比利的回忆和现实之间切换镜头,用比利的脑补画面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来暗讽。影片并没有明明白白的表达态度,这种很模糊很暧昧的表达方式,也许恰好是李安才可能具有的,因为他本人恰恰是深受西方人张扬和东方人含蓄所影响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切都像是表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比利和战友们身穿军装接受采访,以英雄的军人姿态发言。从比利的视角来看,他们言不由衷惺惺作态。一身戎装更像是他们的戏服,穿上军装就得表演的像个军人。

就连邀请他们参加橄榄球比赛的中场表演,也是商人的一个戏码。傻大兵们,被商人画的投资拍电影的虚幻大饼骗着,参加了橄榄球比赛的表演,才发现拍电影也许只是个幌子,只要他们出现在橄榄球赛场,就已经达到了足够的广告效果,商人的这个买卖简直太划算了。

当他们坐着加长悍马,似乎享受着荣归英雄的待遇去往橄榄球赛场;当商人跟他们侃侃而谈片酬赞助,似乎他们的传奇故事真的值得被讴歌。

一切都表现出英雄光环明亮耀眼的样子。

可是,当场地工人粗暴的赶他们下台,当他们与观众、工人之间一再的起冲突,甚至大打出手,才发现现实跟战场一样血淋淋,并不是所有人都将他们视为美国英雄。也许,他们在战场厮杀是工作,工人赶他们下台也是工作,商人请他们表演也是工作,仅此而已。

战争、比赛、工作,一切都像是表演。

只有他们在场地上玩橄榄球的那短暂的几分钟,才是难得的轻松和自我。


反战?

比利因为砸掉准姐夫的车,被父亲逼迫参军。作为一个19岁的小伙子,他对参军并没有强烈的个人意愿。他的姐姐了解他内心的想法,一直在想办法帮他找到合适的理由,不用重返伊拉克战场。

一个毛头小伙子,是无名小卒也是获得勋章的英雄,他的纠结和无助,不算反战吗?

当比利和他的战友与橄榄球场馆的工人聊天的时候,工人兄弟感慨收入低压力大,还不如去参军,至少能拿到6000美金的补助金,而比利和他的队友却是一副笑哭了的表情,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见到过所谓的补助金。

用这种空头支票来美化征兵工作和军人的待遇,现实生活的凄凄惨惨与战场的凄凄惨惨,不算反战吗?


战后创伤?

比利与家人共进晚餐,因为谈论到了敏感的战争和政治问题,他的母亲一怒之下拍了桌子,这声音几乎将比利吓的从凳子上弹起来,不算战后创伤吗?

比利在橄榄球比赛的中场表演中,看着漫天的烟火,脑子里全部都是战场上近身厮杀的画面,然后呆呆的站在舞台上,满是惊恐的表情,久久回不过神来,不算战后创伤吗?

比利的战友被烟花吓到将场地工人撂倒,好几次因为被别人不经意碰一下就犹如惊弓之鸟,嘴里反反复复絮叨着:别碰我、别碰我...不算战后创伤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切都像是表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见钟情?

比利在橄榄球场与一个啦啦队女孩子邂逅,从一开始两个人只是交换眼神,到面对面谈话,到幕布后的亲吻,再到彼此留下联系方式,甚至表露不愿意失去彼此的心声,这一切发展的太快太突然。

这场景看的我一度开始要再次相信一见钟情了,这个女孩子成为了让比利留下来不再返回战场的又一个理由。但是在告别时,女孩子说,如果你不回战场,你还是美国英雄吗?

这个女孩子,究竟喜欢的是比利还是美国英雄呢?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切都像是表演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正能量?

比利最终没有选择跟自己的姐姐去寻求得以不再返回战场的帮助,而是选择继续回到战场。

他姐说:“为了保留你的英雄形象,不惜回去践踏别人的土地。”
比利说:“我必须回去,尽管我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

从姐弟俩的对话来看,姐姐观点鲜明,从影片出场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战的人设,比利也不再迷茫和纠结,果断的做了决定。

我更愿意相信,他回归战场,不是为了表明服从国家命令的正能量,而是对个人责任的担当。有点悲观的宿命色彩,因为身穿军装,他有责任演好军人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有太多碎片化的东西,也就有了太多开放性的讨论空间,没必要过于强调它的意义。导演想讲个故事,还费了心思做了技术创新,这已经尽了电影人的责任。

尽管现实中的一切都像是表演,还是尽量得演什么像什么,用力演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切都像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