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游记(上)

黄龙溪游记(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四川省成都平原南部,离成都市区45公里左右,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_黄龙溪,也是我国十大水乡古镇之一。

黄龙溪古名“赤水。”据地方《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所以古人们把这种犹如褐龙游清江的景观之地,称之为黄龙溪。

黄龙镇至今为止有2100余年历史。是历代重要的水码头和军事要塞之地。

古镇现有明清时代街坊七条,由三个以水相连的古景组成。

景区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著称。

今天带大家了解的是黄龙正街。

走入景区,偌大的石砌门牌,写作黄龙溪古镇几个古朴大字。

跨过门牌,迎面一段青石板路小路铺展开来。两旁绿树成荫,顿时感觉感觉凉快不少。

两尊硕大的石狮子坐于一道木质牌坊两边。热烈的太阳从头顶上撒下来,被两边高大的树荫劈成阴阳两种色彩。怕晒的女士们纷纷躲进阴凉的一边走,喜欢摄影的人们正好利用这一束束界线分明的阳光,拍出一张张映像独特的照片来。

古街街面不宽,大约有3.5米左右。一边是古居断檐缺壁的片段保留,只留土泥加稻草糊成的墙面和门面一角落,留给人无尽遐想。后面是延伸的小竹林围墙。一边是厚重干净的木柱青瓦川南民居楼阁,带着河埠廊坊的特色往前延展,这一段街景不算太长,给人有到大观园过庭廊的感觉。

再往前走,来到东端龙潭广场,它的设计来源于诸葛亮武侯沉鼎配龙的历史传说。

这是一个下沉式广场。中间池潭一只三足鼎屹立水中,对面一只石龙正吐露出一大圈薄雾状的水花,在阳光下云蒸霞蔚,给周边物草,石墙带来一丝丝凉意。长年累月的喷洒,在足鼎的迎水面已长成一圈碧绿的草苔,更是增加了宝鼎的历代感。

广场四周是朱红石板砌成的护壁,壁上有斗大的汉字字形组成的壁画,似乎在讲述古镇的历史起源跟汉字一样久远。

右边护壁上面是一座四角翘檐的亭子,从亭上俯视足鼎,犹如骑在黄龙身上,周边四面灵气风水都聚于潭中。

亭子的背面就是龙潭水一倾而下的地方。也是黄龙整个龙身腾翻的地方。

龙潭灵水自上而下,分层叠进,溪水浅跃,清澈见底。

好多小朋友,年轻人都脱掉鞋子,站于水中,相互打闹。

溪中水质干净,布满小石墩,尤其以乌龟图形居多,造型纯朴天然,充满情趣。

两旁的古榕树相互缠绕,高大蔽日。小溪水在树叶洒落的点点斑驳阳光中跳跃着向前,在这初夏的季节,这水,这光,这郁阴,尤其怡人。

黄龙溪游记(上)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黄龙溪游记(下)

黄龙溪游记(上)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岸边依河成街,桥街相连。

街面的建筑尽显古镇风貌,有许多雕刻精美的栏杆窗棂。

大多是清代联排民居店铺,均为木穿逗结构,清瓦屋面,飞檐翘角。

店铺里的东西更是琳琅满目,各种精巧小吃,伴着一路吆喝声,可以一路走,一路玩水并一路惬意的吃下去。

两边街坊不时有新的看点映入眼帘,一会儿是庙宇,可以进去探个究竟;一会儿是衙门,可以慢度进去瞧一瞧;一会儿是戏台,也可以听两曲再走。当铺,钱庄这些古迹都保存尚好。

黄龙溪的衙门独居特色,因为黄龙地处华阳、彭山、仁寿三地交界处,所以成立了三县一衙门,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香气扑鼻的还是无处不在的油炸小黄鱼,小河虾,小螃蟹。

芝麻糕的糯软香甜,豆豉做成的各种油浸鲜亮的下饭菜,处处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在这里,你可以放下一切包袱,沉浸在古代缓慢快乐的节奏中消磨时光。

这条街还有一处搞笑的人文景观,让你忍俊不住。随处可见的招牌“一根面”。拉面的师傅需要很用劲的把面筋甩起来,利用面筋自然被甩动形成的弧形压力,控制面筋的细长节奏,抛入沸水,煮成一碗只有一根不断线的面来。

不久以前,一位搞笑的小伙子,把这抛面筋的动作夸张的以的士高的快节奏表现出来,再配以夸张的面部表情,被游客拍了下来放在网上,很快成为网红。还有好多客人慕名而来,就为目睹这师傅表演风采。

黄龙溪游记(上)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现在所有“一根面”的店铺都沿袭这种方法吸引客人,面筋师傅各尽所能,各种抽筋的动作和面瘫似表情任你大笑,为的是游客开心,来一碗。所以好多人也冲着录一段乐一乐的好玩的心情吃上一碗。

走完龙身正街,来到宽敞的桥上。这里是年轻人打水仗的地方。桥下有同样宽大的青石板水域,河水清浅,石板光滑见底。在宽大的水边,好多年轻人拿着水枪,小盆子,相互打闹嘻戏。

桥上有观看,照相,卖气球的小贩,还有抒情的吹着萨克斯的艺人。桥两头大树成荫,遮天蔽日,树下有零星摆布的藤椅,舒舒散散的坐着休闲打麻将的人,一派悠然自得祥和的景象。这宛如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啊。

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样的景色真的值得来体会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龙溪游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