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后随想(4)

《乡愁》教后随想(4)_第1张图片
余光中(1928-2017)

《乡愁》教后随想(1)

《乡愁》教后随想(2)

《乡愁》教后随想(3)

第一次在网络教室上课,没有经验,话筒调试得不好,开课前一段时间影响了场外同事的电脑听课。特别抱歉。

因为摄像头一路跟踪捕捉,我整场全部忘掉要迁就反应慢好几拍的摄像头,不要随意走动。再加上摄像头在上方,画面会有一个倾斜角度,所以视频观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然而更关键的是骨子里的固执,总是担心仪器会拖慢自己的进程,不必要的顾虑太多。

中午回放视频的时候,自己一面截图了一些图片(给孩子们留纪念),一面观察和思考整个过程自己存在的问题。

1.“放”与“收”

在课堂语言表达上,很多地方还可以精简一些。不啰嗦,不多一句,不少一句。力求恰恰好。

这一点上,随意性还是太强。或者说,自己先前压根儿不曾考虑过这个事情。于是整个节奏显得自己过于霸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表现力。虽然在前面近1/3的部分都把主场交给了学生去朗读,但是这个环节一结束,自己立马抢占了主场。这就违背了窦桂梅老师强调的“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理念。

也或者说,自己能把朗诵的任务布置他们自己去操作已经算是一种突破。课堂上,任由他们自由表现,也已经超越了自己之前的做法。只是,进步缓慢,自己做的还不够。

做预设时,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教案设计上,却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

该如何更好地帮学生搭建平台供他们尽情展现自我,我几乎没有考虑过。相反,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顺利推进教学。

这一瞬间,我仍然觉得,第二、第三两个环节应该如最初的想法融合推进。这样就可以在平稳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任务。而且很容易将学生推到台前,不致喧宾夺主。

总结一下就是,自己还应该稍微“收”一下。然后,把舞台再狠狠割让出一部分,让学生尽兴地表达。(当然,这里面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自己期许的那种程度。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课堂压迫和封闭的重要因素。但是,较2015年的课堂,这一次已经是质的突破。)

包括自己的一些想当然的随意,应该再去除一些。再向严肃和端庄倾向一些,使整个课堂气氛更趋于沉稳和圆融。

意即,一切完成得太顺理成章的时候,也或许是它最有问题的时候。太关注进程顺利与否,就容易忽略碰撞的必要性和价值。也就会忽略课堂生成。

没有生成的课堂,就算热热闹闹万事顺利,也是无效课堂。

这让我想起在南京听的一节现场课《紫藤萝瀑布》。上课的学生素养极高,老师的问题一抛出,学生个个出口成章,答案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我当时就觉得那节课的上课教师低估了学情,整堂课完全是“活儿保人”的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层层推进,只是学生并不会收获什么新的东西。因为,没有生成。

最终,那节看似行云流水的课,果然是二等奖。足见,在场的专家组也关注到了这一点。

2.“每一节课”与“一节课”

一节课成功与否,从学生角度而言,与其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密不可分。

例如《乡愁》这首短诗,如果学生不具备基本的朗读能力,整节课就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大力度指导朗读。那么,这节课想要设计更为深入的问题恐怕就没有充裕的时间推下去了。同样,不具备基本的朗读能力,诗歌的课堂也很难出彩。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亮点,实则是先前好多节课积累的成果。(回看视频之后,深深觉得朗诵能力的培养仅仅在学期初开了一个头儿太可惜了。稍稍坚持下去,学生就还可以有更大的进步。回看,让我看到了诸多不足,也看到了学生提升的无限可能。)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你平时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了多少功夫,都在哪方面倾注了精力,决定了你这节课的亮点。同理,你忽略了哪方面的能力养成,它也将成为你课堂设计竭力回避的弱区。

还是《乡愁》为例,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太少,平时关注不够,导致这节课所有的语言表达环节都是简单的师生问答对接。学生明显的还不能用更充分的言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的问题,最多能用一两句话回答(真正的现实是,能说出两句话都很费劲),少则“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只是简单的可以回归文本寻求答案的问题。

如此,一节课暴露的问题,往往是日常每一节课留下的“后遗症”。而如何根治这些“后遗症”,则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程。

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能力基础,想要设计一节特别出彩的课,无疑困难巨大。

所以,是教师的日常导向和学生的日常练习综合作用,共同架起了一节公开课。它暴露出来的问题恰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检测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

3.“朗读体验”与“深入体味”

这节课侧重朗读体验,这一方式是没错的。但是,静下心反思,又总觉得还有一些东西没有深入落实。

比如作者的情感,体验还仅仅停留于读的阶段。这样一来,对作者的感受理解起来还偏于朦胧,还不够真切和清晰。即整堂课和作者的情感互动还不够。更多还停留于内容、写法、主旨等比较肤浅、比较理性的分析层面。

还没有真正打开这首诗歌的情感世界。即理性的东西偏多,感性的内容偏少。尽管它是一首诗歌,但是还欠缺诗意地感受。这样,由“一首诗”到“一个人”,桥梁的搭建就显得还不够。

除了个性地读,还应该个性地感知、个性地理解和交流。

比如预习阶段,布置学生去写一写读后感。为了减轻负担,可以按小节分组去做。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写一写。然后课上交流一下。这样节约了时间,也交换了意见,丰富了对这首诗的感受。便于完成“感性体验”的那部分。

与此同时,训练了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

当然,一节课做不到面面俱到。也很难严丝合缝尽善尽美。既要接受缺憾,也要从漏洞中寻出新的对策来。

我想,这才是精心准备一节课真正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愁》教后随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