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百试百灵?鲜肉+IP的套路不再出顺利热剧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以前,粉丝经济主要应用于明星、偶像等知名人士,比如, 音乐产业中,粉丝购买歌星专辑、演唱会门票、周边以及代言的商品等。现在,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 商品销售、服务提供等多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 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一大批受众,增加粉丝粘性,将粉丝流量成功变现。网红经济本质上和粉丝经济有相同点。

粉丝经济百试百灵?鲜肉+IP的套路不再出顺利热剧_第1张图片

当今影视剧现状是片方爱启用高人气明星充当戏剧的主要演员,利用其商业价值取得高收视与高票房。但是走“粉丝经济”这商业模式的影视剧就一定能获得高收益吗?

人气明星+IP一定是热剧?

不久前播出的《择天记》由当红小生鹿晗与古力娜扎主演,按照“鲜肉+IP”出热剧的规律来讲,这部剧应该会大热。然而,这部剧收视扑街,口碑也差,豆瓣评分只有4.7分。

同样由“鲜肉+IP”套路组成的另一部剧《思美人》,收视就更低了。

粉丝经济百试百灵?鲜肉+IP的套路不再出顺利热剧_第2张图片

看脸时代的降临,我们被各种好看的脸庞刷屏。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甚至是音乐,我们发现,只要脸长得好看的,无需理会实力,他们都有一定的市场。按照常理,影视剧的一大必要要素是主角的演技,演技撑起一部剧,音乐除了美妙的旋律走心的歌词,还需要歌者余音绕梁的声线。影视剧以及音乐本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国现今的娱乐圈少了文化含量。

粉丝经济,顾名思义,靠人气变现的经济,但是若只重人气,不重质量,粉丝只会慢慢流失,人气只会逐步下降。

被称为“抠图不自赏”的“孤芳不自赏”

一篇关于“《孤芳不自赏》演员演戏全靠抠像”的文章,揭露该剧主演钟汉良和杨颖,只拍了近景和特写,只要不露脸的镜头,全部由替身演员完成。而且大量镜头都是在摄影棚内用绿幕单独拍摄的,然后通过抠图,再与别的演员合成。

什么造成中国电视剧质量低下?

中国艺人片酬出了名的高,张娜拉放言“没钱就去中国赚”。对比韩国演艺圈的艺人片酬,中国的堪称天价。随便一位稍有名气的演员拍一部电影片酬过千万元,拍一集电视剧片酬几十万元,这在行业里都见怪不怪。项目的整体开支就固定在一个范围的,如此一来,制片人只好调整演员片酬之外的制作费以控制整体开支。据行业人爆料,不少影视剧里,用于演员薪酬的花销占到整个项目费用的一半以上,导致,最该大手笔花钱的后期制作、特效等环节,只能不断缩减,能免则免。你听说某部电影投资1亿元,可能其中5000万元都用在了演员身上,更有可能其中3000万元都进了某一位演员的钱包,这样产出的影视节目质量可想而知不高。投资费用很高端,产出质量很低廉。

国民不爱看电视?

与《思美人》、《择天记》相比,前不久热播的剧《人民的名义》,收视持续高升,甚至破5,破5是什么概念呢?历史上破5的剧有1998年的《还珠格格》,那是一个电视属于主要娱乐工具的年代。现在人们都说电视已死,然而,在这样的年代仍然有破5的剧诞生,证明,中国人还是喜欢看电视的,只是当今的影视剧质量不高,无法引起大多数国民的兴趣。

《人民的名义》的大热,靠的不是当红小生而是凭借过硬的质量取胜:其题材新颖且颇具社会性,再加上跌宕起伏的剧情与老戏骨同台飙演技,让其收视与口碑双丰收。因此剧集的热度和口碑,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剧本、拍摄和制作、演员表现等硬实力上。


粉丝经济百试百灵?鲜肉+IP的套路不再出顺利热剧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粉丝经济百试百灵?鲜肉+IP的套路不再出顺利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