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贝勒解西游》
贝勒吉祥 著
人生就是取经路,山高水远妖怪多。
跟着贝勒解西游,勇往直前把妖捉。
04、西游世界就是大明王朝: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动机
【《西游记》揭示了什么】
在前几章,贝勒给大家讲了解读小说《西游记》的原则,指出《西游记》描写的并不是简单的西天取经的故事,这背后还有一个更精彩的大故事,更广阔的大世界。为什么《西游记》看了那么多遍,我们没能发现它呢?贝勒也分析了原因:一是我们错将《西游记》里的人物等同于现实中的人物;二是吴承恩在交代这个故事时十分隐晦,导致我们一不留神便会将关键点略过。所以,我们不能放过小说里的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首诗词,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如此才能抽丝剥茧,逐渐得出这个大故事的轮廓。
说到这儿,大家或许都着急了,贝勒说了这么多废话,那个西天取经背后的大故事,到底是个什么故事?俗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请各位不要焦躁,要想顺利发现西天取经背后的大故事,我们还得弄清楚吴承恩老先生写作《西游记》的真实动机。《西游记》到底是一部什么小说?吴承恩写出这80多万字的巨著,到底想表达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鲁迅先生将《西游记》定性为“神魔小说”,对他的这一观点,贝勒只敢同意一半。虽然《西游记》是一个神仙妖怪的世界,虽然它写的是西天取经、降妖除魔,但这只是它的表面。贝勒以为:《西游记》是一部彻彻底底的人情世俗小说,是一部政治小说。吴承恩表面上写的是神仙妖怪的世界,实际写的乃是当时的大明朝,可以说,《西游记》世界就是大明朝的神话版。他借用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借用佛道之争,借用神仙妖怪的言行来告诉我们大明朝是如何运作的,给我们展现了渺小的个体在大明朝遭遇的种种命运。
孙悟空,不过是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却天生反骨,胆大妄为。学了点本领之后,就敢大闹天宫,看到十万天兵天将也拿他不住便得意忘形,竟然妄图想要取代玉皇大帝的位置,说什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被人利用了却还蒙在鼓里,自以为是,最后被如来佛祖略施小技,压在五行山下,蹲了五百年的监狱。
生于封建皇权体制之外的孙悟空,想挑战皇帝与官僚统治阶级的权威。结果,他失败了,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同时也反思了五百年。最后,孙悟空还是低下了他有着反骨的脑袋,向封建体制妥协,被封建体制收编。为了求得正果,不得不做了唐僧的徒弟,保护他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服服帖帖,勤勤恳恳,降妖除魔,十分卖力。虽然他最后得了正果,被封斗战胜佛,但孙悟空早已不是当年逍遥自在、敢于蔑视皇权的齐天大圣了。孙悟空抗争、失败、妥协、投降,这就是他的命运。
猪八戒和沙和尚,虽然身在统治阶级之内,但也不是清闲自在、无忧无虑。猪八戒虽曾贵为天蓬元帅,统领八万水军,却也控制不了食色的本性。他饮酒之后胆大妄为,调戏月宫仙子,犯了色戒,被贬下天庭,下界为妖。坏了体制的规矩,就会遭到体制抛弃。在人间做妖怪,他仍是贪吃好色,改不了本性。后来也不得不给取经人做个徒弟,一路上忍饥挨饿,卖力降妖。不但如此,还要受着孙悟空的捉弄调侃,动不动就遭到猴哥的一顿好打。不守体制内的规矩,就会被体制抛弃,承受体制外的苦楚。
沙和尚呢,也曾经在体制内混得不错,做个卷帘大将。但各位要注意,卷帘大将可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只不过是玉帝身边一个“侍銮舆”的亲随而已。卷帘卷帘,顾名思义,他平时的工作只是给玉帝掀掀轿帘而已。在玉帝眼里,他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需要时让他掀掀轿帘,用不着时就像对待粘在鞋底上的口香糖一样,在地上一擦就擦掉了。
佛派的首领如来佛祖为了对抗一家独大的道派,搞起了传经东土的计划,借此清除异己,扩充实力。玉皇大帝,作为三界最高统治者,为了平衡佛道两派,为了保证自己对佛道两派的控制,就派卷帘大将下界为妖,占据流沙河。而卷帘大将只得放弃天庭清闲优越的“卷帘”工作,不得不接受玉帝的苦肉计,守着荒凉的流沙河,遭受着“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的痛苦。在吃了九个取经人之后,玉帝又让他打入取经队伍内部,做个眼线,随时监视唐僧等人的动向。西天取经,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妖魔遍地,随时有生命危险,沙和尚愿意去吗?当然不愿意。这和在天庭给玉帝“卷帘”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在体制之内,沙和尚身不由己,只能接受这个苦差事,在经过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才得个金身罗汉的职位,获得了玉帝与佛派势力的认可,在统治阶级内部高升一步。
【吴承恩的写作动机】
揭示大明王朝的运作法则,展现渺小的个体在这个封建王朝之下的种种命运。贝勒以为,这就是吴承恩老先生写《西游记》的最初动机,《西游记》就是这样一部书。
吴承恩是明朝时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小商人家庭,父亲希望他能用功读书,步入仕途,所以给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就是做上官,并且做一个上承皇恩、下泽百姓的忠臣,青史留名。可是,吴承恩虽然在当地有才子之名,科举之路却十分坎坷,一辈子都与做官无缘,更不要说什么忠臣!他经过一次又一次科举失败,到五十岁时才补得一个贡生(秀才之上,举人之下),快六十岁了,才做上浙江长兴的县丞(比七品芝麻官还要低一级),没做上两年就被人诬告,辞官回家,晚年穷困潦倒,只能以卖文为生。
承载着父亲的殷切期望,担负着才子之美名,却连个举人都没考上。一心想进入“体制”之内,想成为一个忠臣光宗耀祖,却只做过两年的小小县丞。更可悲的是最后也未能混出个模样,还受人诬告,被迫辞官回家。好不容易进入了这个体制,还得从最底层做起,却很快被无情地踢了出来。封建王朝就是这样的无情,这样的腐朽。
吴承恩一辈子都处于体制之外,一辈子都处于大明朝的社会底层,一辈子都是在贫穷与不如意中度过。或许,孙悟空的敢于造反,敢于抗争,敢于挑战这个体制,敢于打破这个体制,正是吴承恩想做而不敢做不能做的事。记得学校的语文课本上,对《西游记》一书的中心思想是这样总结的: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都具有非正义的性质,玉帝的昏庸暴戾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缩影。而取经路上妖魔的阴险淫恶则反映了社会上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正由于有了这样的对立面,孙悟空才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因为书中突出了斩妖除怪的内容,而使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甚至仅有象征性意义。
贝勒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本上对《西游记》的这段总结是完全正确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作为一部能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必须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毕竟,小说来源于现实生活,最终还要指向现实生活。就像《西游记》一样,它能够触及当时封建王朝的本质,触及当时每一个人都会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如此才有资格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至于什么“看了《西游记》,说话像放屁”这样的俗话,完全是看不懂西游、看不懂人生的齐东野人之语。
孙悟空造反之后,被打败,被压制,被招安,最终还是要经过一番艰难困苦才能重新顺利进入这个体制,才能谋求一定的地位,这也正是他小小的吴承恩对当时大明朝的无可奈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