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诺贝尔奖的保姆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多云
得诺贝尔奖的保姆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小图,图下是对这两天热论的成都“日记爸爸”的讨论区留言集选。

小城的晚报,不定期都会对当前热议的某类事件,择出一些网友的议论放在一个小版块儿,让大家观看正反两方的议论,而今天“日记爸爸”事件的留言,却出奇的统一:

为儿子坚持写了11年的日记,了不起的爸爸!

了不起,着实了不起啊!

人要做一件事容易,坚持做一件事儿很多年,就不那么容易了。

羡慕那位爸爸在得到许多赞誉的同时,我更羡慕他背后的那位妈妈,有这么一位注重细节的爸爸在身边,那位妈妈该省多少事儿啊?!

要说一位妈妈经年累月为她孩子做着什么事儿,大概一点不奇怪,别说十几年的日记,就是一辈子的日记写完了,大概也只会落得“伟大”二字。

伟大的母爱,都是应该做这些的,所以,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中国的妈妈,天生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及与生俱来的奴隶素质,比如每日勤劳操作的早餐,一年四季的衣袜鞋帽的常备,360度翻腾于家、社会及学校的各个角落,焦虑妈妈的形象,好像是家有儿女的中国妇女的标配模板。

前几日,聚会的餐桌上,一位妈妈大谈特谈育儿的不易和满腹的焦虑,而她一旁的娃爸爸,就跟个没事儿人一样,根本不屑她的付出,甚至鄙夷她的焦虑;看着她日见消瘦突出的薄唇,颧骨高出的暗黄脸部皮肤,头顶早早生出的一圈儿与年纪不符的白发,那位巨婴似的爸爸眼睛里冒出来的就一句话:都是你自找的,你顶着伟大母亲的头衔,你应该的呀!

想想可怜吧?也可恨吧!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尤其是中国的妈妈,不懂得育儿界里还有爸爸的事儿,一味的逞强多事儿,好像全世界就妈妈长了嘴长了手,包干区恨不得扩到了地球村外。

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我,也是那个,被悲哀的、悲催的、焦虑的且有不争气的典型妈妈之一(大哭)。

曾经码过字讨伐那些不说不做也不看的装聋作哑的爸爸,后来,爸爸团队集体与我发声:

好爸爸也多的!煮饭洗衣,拖地接娃,该出手时就出手;保持该有的沉稳,随时稳妥搞定小家庭。

那天桌上,就有公司的M举例说明,说公司P爸爸就是位操心的好爸爸,而且人不多言语,风驰电掣游走于学校家及公司,好像就没听说有他娃妈妈什么事儿。

比起那些“我都干了,娶老婆回来干嘛的”爸爸,估计有样儿学样儿,老鼠的儿子也勤快不到哪里去了,只会贻害万年。

又说回上面的日记爸爸,他在采访中透露,育儿日记既是记录儿子的成长,也是记录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得失,满是幸福与感动!

以爱的名义做的任何一件事儿,都是会感动到自己和别人的。

那些只爱自己的爸爸们,是不是得柔柔满是屎的眼睛,敲敲糊了浆糊的脑袋,知晓知晓除了吃喝玩乐自己的日子,陪陪孩子一起成长,难道不是男人们能做、应该做、可以做的大事业吗?非得搬出个诺贝尔爸爸奖来,才会去奋力效仿?

行动来源于意识,没有爱别人的意识,再怎么说教,都是徒劳无功。

日记爸爸的事迹,肯定前有古人,后还会有来者,只不过我是不会遇见了。

我只能遇见一个:努力在晨间用早读唤醒娃,用各式各样的身体力行来影响娃,偶尔也记记育儿日记,得个诺贝尔保姆奖不成问题的——焦虑妈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诺贝尔奖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