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学金融为什么要先了解宏观背景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为什么要从宏观入手来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现象。

一、从“宏观”到“微观”是你理解金融世界必备的知识框架

1.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独立的微观金融现象,它的背后一定有某种宏观层面的逻辑或者推动力。

你如果不理解这个逻辑,学习金融就是缘木求鱼,不得要领。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利率的调整,这都是宏观行为,但是它会直接导致你手里的股票、债券、资产价格波动,然后会对企业的投融资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的景气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个人的求职、创业,这些所谓的微观行为。

理解宏观背景有多重要?我可以给你讲点金融八卦。很多人听说过证券公司有一个叫“新财富分析师评选”的活动,一线的宏观分析师薪水大概是多少?年薪1500万,还要再加上分红。次一级的宏观分析师,大概也能拿到400万到500万左右的年薪。多少反映了宏观分析对金融市场有一个异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你要从宏观开始理解微观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你用这种方法论学出来的金融学才会真的有框架,也才能够真正地帮助你“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 我们中国市场是一个强政府指导下的逐步开放的金融市场,所以政府在这个市场的影响力是很深的。

而美国的金融市场不太一样,美国是一个自下而上、慢慢演化形成的市场。政府和市场中间,泾渭分明。

中国的情形完全不是这样子的。举个例子,咱们都知道,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存贷的利率,应该是自己决定。但是,在我们国家,银行体系有一个叫“窗口指导”的制度,就是国家如果希望银行多放贷,或者少放贷,央行就打个电话给四大行的行长,进行窗口指导。四大行是谁的?是国家的。行长是谁定的?是国家定的。所以说,在中国不存在一个纯粹的政府行为,或者纯粹的市场行为,两者都是绑定在一块儿的。

美国市场上的股票定价是怎么来的呢?基本上是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来上下波动的,这就叫以“个体风险”定价占主导。中国不是这样子的,中国大家都很熟了,大盘涨,全都涨,大盘跌,全都跌,这就叫“系统性风险”占主导。

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微观金融的定价其实是和宏观大势连在一起的,我们的金融市场跟宏观大势天生是密不可分的。

3. 在中国你如果不理解宏观政策,你就真的是要吃真金白银的亏了。

现在我给你一个建议,你赶紧看一看,自己买的那些银行非保本的理财产品,清查一下,利率过高的产品就不要持有了。为什么呢?因为国家现在是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关于互联网金融、P2P、银行通道业务这些非保本的理财产品,这些业务在明年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所以一定要清盘的,我会在后面几周给你详细解释原因。

你说严监管跟你有没有关系?它跟你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说国家政策听上去像是套话,但都是有内在乾坤的,信息量丰富得不得了。因此我一直强调,你一定要理解中国的宏观大背景,要理解政策的趋向和走势,别以为国家政策和我无关,在中国,每一个宏观大词都跟你的生活、财富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我们是一门打通了宏观和微观的课程,目的就是要带你从宏观视角来理解微观金融现象,最后再做出适合自己的金融决策。所以,这种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方法,是理解金融现象的一个特别强大的框架,也是特别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3个阶段的通关秘笈

我把整个这一年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概念、术语通关,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你会接触到大量的金融术语,然后理解这些词语——降准、降息、影子银行、IPO、PE、VC,你得把握这些词的概念,然后建立一个自己对金融市场的体感,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叫框架通关。这就是说,要求你建立一个金融思考的框架。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上其实错误的信息是很多的,比如说你经常会听到什么“货币超发”、“货币战争”这些词语,这里面有很多的逻辑硬伤。在概念通关的基础上,你要学着建立一个自己的金融思维的框架,辨别这些信息。

第三阶段叫做实操通关,这就是要求你运用金融框架来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会给你一些模拟的宏观环境,让你置身在一个具体的场景里面,这个时候你要开始运用自己在前面学到的很多知识进行判断,进行操作、投资、商业决策、金融运作等等。


今日概要:

添加到知识账本

划重点

1.首先,“微观金融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宏观层面的逻辑和推动力,其次,中国市场受政府政策影响大,不理解宏观,很难理解金融市场的规律和现象。所以我们会顺着宏观-中观-微观这个思路来进行学习,这样你可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 我们课程是阶段式的学习,类似金融分析师的整个学习逻辑,学完后你会在概念,框架,和实操三个不同层面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014|学金融为什么要先了解宏观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