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环境下设计师的转型三部曲

阿里巴巴内贸B2BUED总监:新的商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零售终端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在进行新的方式重构人-货-场,加上新技术不断成熟赋能,用户将面临全新的体验方式,从智慧门店到智慧家居到智能终端的万物互联,这些都悄然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之中。而十几年来设计师擅长平面、PC网页、手机APP等设计的输出,这些能力在未来还管用吗?加上一些智能设计工具的陆续出现,很多基础设计能力将会被工具取代。在这样时代交替变革中,设计师面临新商业环境下体验要求,以及设计​智能化中台工具的出现,我们该何去何从才能拥抱未来?所以本次想结合以上思考来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师所面临的商业变化
设计师面临的专业变化
我们该如何面对
基本上是我们阶段性的思考和观点,是以电商和互联网视角为主,更多体现在心法层面的交流。
首先让我们看看设计师面对的商业变化有哪些?纵观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二十年来看,我们大致经历过三个时期,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我们正在降临的物联网时代。 在三个典型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互联网商业产品,构建了相应的用户体验。
想一想我们最早的PC时代,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就有很多信息门户产品。用户体验大致是浏览、搜索、下单。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手机移动便利特性,解决了效率对接的问题,有很多APP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体验跟以前也不一样,典型的体验比如说狂扫天下,扫一扫你可以支付,扫一扫你可以点菜、下单。还有大家喜欢的,你们附近的人、附近的美食等等。
到了我们未来万物互联和自由共享的时代,可能是一个智慧大爆发时代,目前我们所知一些商业产品,比如无人驾驶、智慧门店,还有我们最近推出的天猫精灵(语音交互体验下生活型助手),还有我们讲的VR购物等等。这时用户体验也较之前大不一样了,就是任何人(Any Person)在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 Where)都可以享受我们的线上线下无边界的智慧服务。
在时代交替面前,阿里巴巴也推出自己的五新战略 —— 新零售、新技术、新制造、新能源、新金融。以此为依托幅射整个阿里巴巴内部和外部生态企业。很显然,这并不是全部,只是阿里推出一些商业产品。
那么设计师的专业是不是要发生一些变化呢?
首先设计师将会面临一个全链路商业环境。从之前设计​师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体验设计方案,未来要延伸到整个商业全链路,从原材料流通,到品牌生产、加工、分销、销售,以及终端零售,这些都是设计师所要发力的地方。 在商业全链路中,设计师的场景也会非常丰富。从之前线上到线下,线下比如有农村淘宝业务、零售通业务等等,还有即将推出智慧门店等。 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内到国外,从C端场景到B端场景都是设计师所要考虑的场景。
因此,设计师在新商业环境下将会面临全链路、多场景的设计体验诉求。正是我们即将要打造这样的体验,使得未来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享受到我们线上线下无边界的智慧服务,比如智慧门店、智慧家居、智慧车载等。
那么随之人人之间和人机之间交互行为,以及设计师的输出物以及设计岗位,我相信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从交互行为来讲,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PC时代的鼠标、键盘和屏幕之间的互动,到移动时代手指和屏幕之间的互动,到我们未来即将发生的全感互动,所谓全感互动就是如语音交互、体感输入以及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意念来和终端交互,想想也是有可能的。 设计师的输出物也发生了非常大变化,从之前的PC页面到我们的移动页面,到我们未来是全流程、多场景、多角色的体验方案提供者。
设计师的岗位,我觉得从之前的美工时代到中间的交互视觉用研,到我们未来的综合跨界的UXD人才,稍后我会分享UXD在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所以相比之前,设计师对终端消费者提供体验设计方案,未来要在整个商业全链路、多场景下提供我们的体验设计方案。在这种时代的演变下,设计师将会面临很多新课题。比如说全链路、新零售、供应链、境遇设计、服务设计等等这些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设计师的要求会变得更高,跟以前相比也更加多纬了。或许交互视觉用研可能是一个基本能力,未来并非是一个岗位。
那么问题来了,也许今天在场大部分是交互、视觉和用研,我们未来要如何面对呢?由于时间关系,我直接分享我们的阶段性思考。
通过转型三角,也是我们的转型三部曲(顺序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来迎接我们的变化。 首先通过设计中台来提升我们设计效率。其实大量的设计工作可以被抽象被复用,所以这些工作可以交给我们的设计工具去做。提升了设计师效率之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闲下来。同时我们要提升专业跨界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鼓励同学们向UXD方向发展。最后我们要在整个商业全链路和多角色多场景中,用我们创新的设计体验方案去赋能业务,促进商业转化。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设计中台,设计工具产品怎么赋能设计工作、提升设计效率。
我们设计师每天输出大量的页面,保守估计,至少有30%以上工作都可以被抽象被重复使用,这些可以用工具去做。所以阿里集团UED委员会设计中台小组打造了一些设计工具。有设计上下游协同工具,提升设计师上下游沟通效率;有创意设计产品,提供图片创意智能化输出的能力,大家或许所知道的我们海量Banner设计部分是通过机器来完成的;还有我们的设计框架产品,提升前端开发效率,以及素材库和用研工具等等,都是我们中台产品涉猎的范围。
其中我们创意设计产品八大基础能力,比如像自动化抠图(抠成透明图)、自动配色、Banner智能多尺寸这些功能,每年向整个阿里集团内部以及生态行业开放,输出5.6亿的服务量,大大提升了设计师产能。
提升了我们的效率,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下脚步,我们要提升跨界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现在讲讲UXD是什么。
UXD这个title大家很清楚,也许觉得自己不就是做用户体验设计的嘛。 实际上在新商业下的UXD我们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认为它首先要有一个内核,所谓内核就是始终站在人的角度,以人文角度出发,对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商业资源)进行整合。在商业全链接、多角色多场景中洞见机会点,这是一个心法层面的改变。第二,掌握跨界专业能力,拥有视觉交互和用研的能力,再加上整个上下游推动执行能力。这样就完成了设计师由被动到主动、由职能单一到职能跨界、由资源方到驱动者的可能性。这样一来,UXD设计师就有可能在商业全链路中,通过关键业务场景用创新体验方案去赋能业务。
相比传统的交互、视觉和用研垂直能力发展, UXD是能力跨界发展,所以能力会更综合 ,举个例子,在专业能力方面,一个P8的UXD相当于P8的交互+ P6+的视觉以及P6+的用研,所以UXD的能力发挥会更广一些。更多关于UXD的理解.
设计效率和能力都提升了,接下来我们可能要做一些设计赋能的活儿。
阿里设计师每天进行很大量的设计工作,很多业务下有很多好的案例来体现,由于时间关系,我以智慧门店的案例作为简单的介绍。 智慧门店项目提供的是当用户走进门店身份即被识别、选购商品智能导购、出门时自动支付这样一个新型购物体验场景,目前是一个实验室项目,未来希望在商业场景中落地。
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两种典型角色: 角色一:消费者; 角色二:门店管理员。
这两种角色在其体验链路上有诸多相应的子场景,用户体验设计师要整合现在所有的商业资源、技术资源满足这种场景下的不同境遇式体验,提供我们的体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看消费者这个角色。从入店前到整个离店后,设计师都给出了用户体验解决方案,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分析。就以其中两点来说明下。由于是智慧门店,是千人千面的,不会跟传统零售通店体验是一样。
比如说我们要提供老会员进店之后可以享受到会员价的一个境遇体验。所以用户体验设计师和业务方一起用会员身份识别+电子价签这种技术整合到我们的体验方案当中,就可以提供当老用户进门身份即被感知,选品专属价格这样的个性化体验;同时,我们想提供外籍人士中英文自动切换介绍能力的体验,一个老外进入门店,整合人脸识别能力,他进去以后导购大屏中就会播放英文商品信息,到货架区出现英文的商品介绍,手机扫一扫商品二维码,也许商品恰恰是在亚马逊上的一个排名,他看了会非常喜欢。
我稍微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首先我们要面临新商业变革,从而带来用户体验场景的变化,所以用户体验会发生一些专业性变化,我们希望转型三角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 首先通过设计中台,用设计产品提升设计效率,其次我们鼓励大家向UXD转型,提升我们跨界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在商业全链路、多场景场景中,用我们的体验设计方案赋能业务,迎接当下和未来属于设计师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商业环境下设计师的转型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