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

#悦美悦读,书香校园#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次接触杨绛先生并不是因为她的作品,而是她逝世的一册消息: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那时的我在读高二,看到“杨绛先生”这几个字时第一反应她是一个老爷爷,后来看到照片后发现她是一个老奶奶,出乎了我的看法。在如今,先生的称呼特指男性,但在古代,那是表示对他人的尊称,也可以这么说,我对杨绛先生的兴趣是从她的称呼开始的。

    因为对称呼的兴趣,我开始去书店找杨绛先生的作品,她的作品很多,比如说《干校六记》、《弄真成假》、《走到人生边上》等, 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我们仨》这本书。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了一个梦,这个梦似真又似假,杨绛先生梦到她与丈夫钱钟书在散步时,走着走着就只剩下她一个人,梦醒后,钱钟书安慰她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结尾中提到“种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对于杨绛先生来说,这“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此时出现了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的结晶:阿圆(钱瑗)。三人在“古驿道”上相遇、相聚、相失:一个小家,各有各的工作,爸爸妈妈不像爸爸妈妈,一起玩一起闹,我不会做菜,每次都是阿圆做好,因一个电话钟书离开家到“客栈”去,我陷入思念中,在阿圆的帮助下我们仨在船上相聚,我奔波在家与船之间,阿圆旧病复发,钟书还在船上,走着走着,我们仨失散了。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过三河里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后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先生就像放电影一样讲述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没有一丝的悲伤,更多的是愉快与幸福,一家三口的甜蜜生活就呈现在外我的面前。

      此刻我不禁想到老舍的《我的理想家庭》:一妻一儿一女就正合适。两人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同。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九七年早春,钱瑗去世,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去世,杨绛先生发出“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感慨,家在哪里,她不知道,她还在“寻觅归途”。

      全文文字到此结束,在我脑海里留下的不仅仅是上面那些,我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莫名的力量让我去渴望去认识杨绛先生。

    “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就像稻穗一样,谷粒越饱满,头低的越低,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成为国礼,百岁的她也从未停止过追求的步伐,写出《走到人生边上》一书。

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与此同时,更另我羡慕的是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一个见他之前没想过结婚,一个娶她之后,从未后悔,钱钟书评价杨绛“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成为文学界的佳话,一家三口的趣事划上了省略号。如今,杨绛先生与世长辞,他们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团聚了。

      斯人已逝,佳作长存,文学大师的力量,总能掷地有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在人生边上,洗尽百年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