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极简中国史

第一段为早期中国,由旧石器时代开始至铁器时代的周朝结束。在这一段历史中,中国拥有夏商周三段朝代,发明了青铜冶炼锻造,陶器烧制和丝绸纺织等。此时的中国处于奴隶社会,直至周朝文明。在周朝,技术发展、政治制度变迁等等都不值得一说,周朝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哲学思想的激荡碰撞,百家争鸣是这一段历史的最强音。这一时期诞生的孔子、老子、韩非子先后建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说。这些人的学说流传至今,它们中间蕴藏的精神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也塑造了中国史。

接下来的是中国最早的帝国及其后期,也就是秦朝和大汉。秦朝打败六国,统一天下,中国后来帝国的形貌都由此沿革继承。秦朝因法家而兴,却也因法家而亡。汉朝立国以后,为了便于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精神也从此指引中国读书人-更扩大范围的说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汉朝曾经无比兴盛,言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与中亚、欧洲国家开始了贸易上的往来。国家的强盛随着战争对经济的消耗而衰退,在连续碰到即为暗弱无能的帝王,西汉政权为王莽所篡夺。在作者的眼中,王莽的失败在于他不切实际的改革。而在中国人眼中,王莽则是败于他的不义的位置和卑劣的人品手段。

中国在此时占据文人思想的是儒家与道教,但佛教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近来,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宗教。在此时,中国的科学也有发展,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但是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中国得到发展,这与儒家思想对科学的鄙弃有很大关系,另外就是中国对于科学理论的描述过于晦涩难懂。比如相似三角形的描述:“度高者重表,测深者累矩,孤离者三望,离而又旁求者四望。触类而长之,则虽幽遐诡伏,靡所不入。”科学未曾在中国真正兴起,而中国也因此在近现代吃尽苦头。

帝制时代的高峰——隋、唐、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的时代,国家再次得以统一因为在治国中用力过猛,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大唐在中国史里是中国人心目中的NO.1。唐朝,在内国力强盛,对外文明兼收并包,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盛极必衰,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结束了唐朝的繁盛。作者在这一段写道:“最初,由于宰相李林甫有才能,玄宗不理朝政并无大碍。”有才干的李林甫大约只能出现在西方人的中国史中吧,作为中国人,只要读过唐史,都会知道李林甫是个什么货色,而玄宗后期的乱世,李林甫要负很大责任。

宋朝基本继承了唐朝的政治制度,但与唐朝时相比,宋朝贵族实力减退,更多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士大夫阶层占据了贵族衰退的真空,成为社会上掌握权力的一个大集体。宋朝在商业上、技术上、文化上都有创新和进步。但是北方民族刚好在此时兴起,一路打到欧洲的蒙古人自然也征服了宋朝,蒙古人建都北京,史称中都,大元朝开始了他们的统治。

帝国时代的后期,明清两朝。明朝继续帝国的统治,在统治期间,中国人口由6000万增至1.2亿。人口的增长刺激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永乐大帝时期曾派人出使西洋,但随后因为航海耗资巨大,明清两朝都秉持这闭关锁国的政策,直至被西方的炮舰打开国门。

对于中国文明的自守,作者这样理解。中国政治的核心制度足以是国家抵御处理内部的事物,比如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国起义等,发生了规模如此浩大的战争,清政府评定内乱后依然延续了70余年。中国的政治、文明核心足以保持国家的稳定,但是当面度外来侵略时,中国古老的制度终于崩塌。

中国被迫进入了近现代。近现代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清朝与各个帝国的战争,民国的内战与抗日战争,国共的战争,直至和平统一。

历史环环相扣,即使是分割为不同类别的历史在其中总有彼此关联的部分。站在更高的视野,看着曾经的历史,有震撼,有感叹。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阅读这套极简历史,就是为了知道曾经的往事,以此观照这个世界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哈佛极简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