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吴晓波频道能成为全国最大的财经自媒体?
为什么全国的书友会那么多,火的却是吴晓波书友会?
为什么晓波老师的女粉丝貌似普遍多于男粉丝?(没有客观数据,仅是个人观察)
从2017年7月18日吴晓波老师深圳成长日活动《我们见证你的成长》的问答演讲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吴晓波老师的一些思维模式——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且以上的问题可以找到相关答案。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谈到“刻意练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杰出高手的“心理表征”(所谓心理表征,用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教授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思维模型”)。
与其听吴晓波老师的经典语录,不如去思考吴晓波老师的思维模型是什么以及吴晓波这个大IP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一、形象
晓波老师高高瘦瘦,文质彬彬,虽然年近50,但看起来清清秀秀、干干净净,在60后的精英阶层中属于高颜值。晓波老师不属于英俊硬朗的类型,常以白衬衫出现于公众场合,其个人形象很符合他所传递的个人品牌特质。
一个人临近中年颜值还重要吗?对于想成为IP或网红,辨识度高的外表仍然是优势,吴晓波老师的外在形象辨识度就很高,像极了一位潇洒悠然且满腹经纶的书生。或许不是晓波老师刻意修饰的形象,但气质如此,我认为这是晓波老师广受女粉丝喜爱的原因之一。
二、谈吐
所谓的谈吐,指的是一个人的语言习惯。
晓波老师身上有一个很特别的特质,他讲话有淡淡的幽默,他的幽默不刻意、不张扬、水到渠成。我认为这是女粉丝喜欢吴晓波老师的原因之二。
粉丝找晓波老师拍照,他一般不躲,一点也没有明星企业家的架子,很平易近人,我倒是见过某些明星,粉丝和他/她合影不仅要花钱,花了钱想和他/她多拍几张照片,他/她也不太乐意,总想有意地逃避。
各地吴晓波书友会除了组织和吴晓波老师有关的活动,也会组织其他各种形式多元的活动,并不一定每次都是吴晓波老师为主,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组织,也许是吴晓波书友会“火”的原因。
三、文字
读大学的时候看过《激荡三十年》,这是一本关于时代、公司、企业家的商业史书籍,吴晓波老师的文字不像一般的财经书籍里的文字,一般的财经书籍中规严谨缺少剧情,但《激荡三十年》读起来像读小说一般畅快淋漓,可以说,我对商业的兴趣始于此书。
晓波老师的文字有温度且值得细细品味,包括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原创的每一篇文章,感觉晓波老师都在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写,从不随意浪费任一个文字,或许是这种认真,让他吸引读者,读者觉得没有被敷衍。
四、言行一致
吴晓波老师言行一致,他所说就是他说做的。例如,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精英阶层驱动的,他曾撰文写过几篇反对“屌丝文化”的文章,所以吴晓波频道的价值观之一是:拒绝屌丝文化。吴晓波频道的人群定位是:中产阶层。
▲反抗屌丝词汇
吴晓波老师认为做知识服务,无需刻意讨好用户,坚持自己的价值主张,不迎合。
晓波老师立场坚定,即使会有一部分顽固的屌丝取消了对吴晓波频道的关注,但绝大多数渴望改变、渴望成长、渴望有一天进入精英阶层的屌丝们仍然紧紧跟随着晓波老师的步伐。
五、喜欢——成长最大的动力。
在回答同学的问题中,吴晓波老师多次提到,你喜不喜欢现在的你?喜欢才能把工作做好。你能不能安安分分享受你的工作?
▲我在现场问了晓波老师一个关于规划的问题:吴晓波老师对公司的规划以及如果活到100岁,对自己未来50年如何规划?
绝大部分人可能现在正在从事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不喜欢也不离开,留下来也没有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这也是绝大部分人的痛苦和迷茫。
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做不同的事情,哪怕不喜欢甚至让自己感觉痛苦的事情。你所热爱的事物不一定能成为你的工作,如果暂时找不到热爱的工作,先热爱现在的工作。幸运的人如吴晓波老师,他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直做到底,他举了一个例子:
他举办了十年的“财经作家培训班”,但最后没有一个学员成为安于写字的财经作家,要不去做金融、要不去赚钱、要不去创业,唯有他自己默默写了26年的文字,如果没有深深的热爱,或许不足以抵挡住那么多的诱惑。
▲写作,对于吴晓波老师来说,就是生命最美好的浪费
或许前几年吴老师的收入可能不如当初他那些去做金融、赚钱、创业的同学,但随着自媒体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吴晓波老师26年的积累铸就如今的影响力和个人价值,可能他提到的那些学员再奋斗几十年也无法比拟。
我以前一昧认为只有不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成长,但也让我的世界变得很狭窄,不喜欢的领域、人和事,我就有意忽略。
从成长的角度思考,一个人只有经历更多元,他的视野才会更广阔。就像吴晓波老师所说,多一点爱好,培养快乐的种子,能为生命打开更多的窗口。
从学习的角度思考,只擅长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某个维度的学习者,思维容易片面,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全面,高效学习者应该是跨学科学习、多元思维,因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当天四位演讲嘉宾给我的启发是:
00后的成长是懂得了家庭的责任;
90后的成长是成熟、不盲从的思考;
80后的成长是帮助更多人成长;
70后的成长是向优秀的人学习;
60后的成长是不服老,和年轻人一起拼。
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成长轨迹不一样,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
我是一名80后,我个人对于80后代表郭姝含的分享更能感同身受,并不是因为郭姝含是我公司的合伙人,我们三位小伙伴(下图)一起组建了“一言一语互联网演说平台”,我们一起发展演讲教育事业,我们从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立下决心,要资助公益事业。
更多是因为,我认为,70后、60后已经稳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而90后的生长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80后的成长唯有早早为自己建立人生使命,放大人生格局,才能让自己的成长更坚定、更从容一些。
真正的成长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经历、不断突破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