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心理课

王秋英老师在这一节课的开篇就说:“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归为心理问题”。

从分析对比两个不同年代的孩子的成长背景,引申出60/70年代孩子的特点和当今孩子的特点,再到当今孩子该如何教育,环环相扣。

在两个环节,感触特别深。王老师把当今00后成为"被圈养的一代",只有学习,没有生活;只有游戏,没有人际;只有虚拟社区,没有真实互动;只有需要,没有被需要。

在听讲座时,我觉得王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但心里感觉可能讲得有点绝对了。听完回到办公室,刚好遇到三个孩子还在办公室,就跟孩子们聊起来。每天晚上回家做什么?所有孩子都说除了写作业就是吃饭睡觉。确实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了。而这些事都指向孩子个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只关心自我,只在乎自我。这群孩子物质被过度满足,精神上被过度关注。导致对自尊的极度苛求。我接触到的孩子个例太多了,课堂上与老师顶撞,在家里与家长顶嘴,考试成绩差却无所谓,因为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五年级,这个特点愈发凸显。与父母、老师争夺控制权,非要与你争辩公平的绝对性,受不得任何一点委屈。这个问题在我的班级里也特别明显。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都是过度满足孩子造成的“恶果”。一个只关注自我的孩子,长大之后毫无疑问会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这里王老师讲了一个例子,她到一个学校开讲座时,有个校长找到她。说家长联名上书,要求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退学,因为他影响到了班级的课堂秩序。王老师说,在这里家长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这从潜移默化中,也向孩子传达一个价值观,自己是最重要的,只需要关注自我就可以。边听,我的脑子也在转,想到班级里的一个个案,让我的头隐隐作痛。班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惹得其他同学不喜欢。就有孩子私下总找我向我反馈,比如说不跟他坐,不跟他玩,不让他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等等。而平时,我的处理方式只是针对具体的事情,并没有落实到根源。王老师的话点醒我了!这要从孩子身上入手。一个集体,不仅仅需要整齐划一,也要包容不同,最关键的是从两方面去调整策略,一方面是纠正多数孩子的观点,这位同学也是集体中的一员,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而是给予帮助,多看他的优点,表扬他做的好的地方,做不好的地方教给他方法;另一方面,这个孩子的教育不能松懈,行为问题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息息相关。尊重他,多听听他的声音,面对他做错的事情,一起交流解决的方法,少指责,多鼓励。

第二环节,面对这样的00后到底该怎么教育?由于时间的关系,王老师蜻蜓点水就过了。但是,有一句话却让我感触特别深。如果你要让学生做正确的事,你首先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好学生。王老师用了一个例子讲这个道理,当一个学生迟到时,如果你的第一句话问:你为什么迟到?学生可以想出一百个理由来应对你的回答。但是,当你换一种思维方式,用另外一个问法:你今天发生什么事,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却会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尊重、关怀、支持他的。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班家长跟我沟通时,时常跟我反馈孩子不听话,对自己要求他做的事情至若惘然。把王老师的话套用到这里,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做正确的事,首先你要让你的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你总说我是坏孩子,反正我做好你也看不到,那我就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反正你总骂我笨,那我就干脆不学了。这种现象与父母的言行有没关系,有的!而且关系还很大!我们的言行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为我们总说孩子不行,孩子就真的不行。我们始终站在了成年人——老师或家长这个角度对孩子提出所谓正确的要求,却没有真正理解背后所蕴含的对孩子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如果我们能换一种方法,说不定,问题就不会这么棘手了。

我理解中的教育,是既要尊重孩子个体,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同时,也要告诉他,这件事我的态度。尊重孩子个体,也不能让孩子过分自我。这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节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