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两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如何两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问:如何2小时读完一本书?

答:1小时读完半本书,一分钟读2页书。

如何读。一定不要从开头一直读到结尾,这会给你一种循规蹈矩,要读书的心理暗示。

从2/3处往后读。如果好的话,再从1/3处往后读,开头留着最后读。

还有一个千古不变的读书规律:读感兴趣的书,读最需要迫切要了解的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

看守所里很多文盲未决犯成了刑法和刑诉法专家,因为有需要啊。

问:对读个目录都要花2个小时的咋办?

答:目录非常重要,以后目录读1.5小时,留下0.5小时读书,就完美了。

有一段时间,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人,对于传记书的目录,如此狂热。

我研究了市面上见到的大部分“非人类”传记的目录解构。什么,伦敦传,泰晤士河传,哮喘传,癌症传,孤独症传,煤炭传,宇宙传,十字军传,烟草传……的目录部分。

收获就是,现在轻轻松松可以策划一本:黄河传,泰山传,皇城根儿传,北京胡同串子传,北京骚肝儿零碎儿沟帮嘎杂传……当然,内容需要懂行的人去填充,我只负责做架构师。

结构是万书万学之母,读目录时就想如果是我写该怎么写。

中国人写的书的目录结构,简直惨不忍睹。很多八股文,太多一二三四1234,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看会计报表。

目录属于“元”知识,相当于把一本书做了“微分”。

如何可以不花时间读一本书?如何并没有读一本书但给人的感觉是读了这本书?

答案就是:精研目录

问:有这样的书吗?内容精了目录会渣吗?

答:有。很多很多书的精华,就在附录部分。同意的请在留言里里鼓鼓掌呗。

有无数 的好书,其实自己写的内容基本狗屎,但是附上了一个好附录。

有一本书,我就不提名字了。是一群中国研究汉语白话的人,在日本发现了一套“中文会话教材”。如获至宝,兴致勃勃写了论文。功德无量的是,最后,附上了这套流落日本的教材。

我看了前面想哭,看了附录忍不住幸福地笑啊笑。

还有,我看翻译书,先找《译者序》或《译后记》,真是千奇百怪百态人生,都在译者的多余的话里。

有傲骄的,有叫苦的,有夸口的,有诚惶诚恐的,有为自己胡乱翻译辩护的,更多的是攻击同行的……

在涪陵,有一位英语老师,名叫李雪顺,一生很可能默默无闻,如果不是遇到一个去教书的美国人。

这个美国人写了一本在涪陵生活的书《江城》,交给李雪顺翻译成中文,李兄翻完,满腔愁绪,一肚子垒块,最后都变成了一篇译后记。

3331, 2227....

何伟的父亲曾经在1997年底来过涪陵。他来何伟上课的教学楼、教室和办公室参观的时候,我正好课间休息,便跟他坐着寒暄了一阵。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聊了些别的什么,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这些年令我一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他对自己的儿子很有信心。他很肯定地对我说,他的儿子有朝一日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我一直记得他说的这句话,但也一直有些将信将疑,以为不过是美国人的自负而已。

看一个译者怎么直接怼海峡对岸的竞争对手的:

台湾久周出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跟代理人洽谈版权引进事宜期间,何伟曾经推荐我做该书的翻译工作。久周出版在经过综合考量之后,觉得大陆译者翻译的文本未必能够让台湾读者看得真切明白,最终选择由对台湾读者的阅读习惯能把握得更妥帖的吴美真女士进行翻译。不过,吴女士对何伟在《江城》里提到的人和事完全一头雾水,而其中的地点、人物和事件多数都是我非常熟悉的,有些甚至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寻路中国》的版权之后,旋即又取得了《江城》的简体中文版权,并直接交由我来担任翻译工作。

李老师的话翻译过来就是:

有眼无珠的台湾出版社,你们懂个铲铲,就翻译我们大涪陵。现在老天爷开了三分眼,我终于可以怼你个瓜娃子,吴站花。

不过,平心而论,李雪顺翻译得相当好。基本属于二度创作了。

所以,读书要找到窍门。一本书的精华通常不在正文中,而隐藏在:序言,后记,目录,附录,注释,脚注,甚至版权页里。

比如有个编剧叫宋方金,写了一本《给青年编剧的信》,我读完,觉得此人狂傲,就想知道他为人如何。翻了前后记,没有头绪。

记得程序员Zoom.Quiet大妈,曾经告诉过我:

如果一个程序模块怎么用怎么感觉哪儿不对,一查许可证,全都明白了:

微软的!

我一查这本书版权页,也恍然大悟。

如何两小时内读完一本书_第1张图片
果然人以群分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两小时内读完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