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有时候觉得自己快接近答案了,但总感觉需要更多的经历来填充,关于自己的优势,我们可能要花很久才能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本篇文章也算是《发现你的优势》的总结篇。
以我自己为例,我记得我第一次思考自己的优势的时候是在大一,高中在县城严厉的教学体制下,除了努力学习通过考试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大学选了一个看似很牛逼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多次考试碰壁之后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问题。这是我的迷茫期,也是很多人的迷茫期,由象牙塔进入不确定性的世界,让我们对未来恐惧不已。
我们这个标题是,发现自己的优势。为什么要发现自己的优势?
通常来讲,因为需要判断自己更适合怎样的职业,才会选择去发现自己的优势。
我们也认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优势,才能最大化地提升工作效率,给公司带来更多价值,也方便自己获得更好的回报。
优势和兴趣的区别
在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前,我们都会从兴趣入手,认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加得心应手。但其实兴趣并非职业规划的主导因素,它只能成为优势的辅助因素。
有些事情你喜欢,但做的并不好;有些事情你不喜欢,但你每次都做的比别人好。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你喜欢玩LOL,但你的段位是青铜5;你喜欢唱歌,但刚好你五音不全。当然也包括兴趣和优势结合的情况,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就像我们经常记不住自己的缺点一样,我们也记不住自己的优点。所以我们才需要通过别人的反馈来证明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兴趣也会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比如找到它的意义,与他人分享,刻意练习等,但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时间。这个因人因事而异,有些兴趣无法转化为优势,你喜欢佛学,易经,在商业领域来看,这些在短期内都无法变现,会导致重心偏离。
当然,我没有劝说大家放弃自己的兴趣。另外,我们也可以将优势转为兴趣,如果能,请在你的优势中寻找乐趣或者创造乐趣。
但优势和兴趣毕竟是两个维度的概念,有些人做了一辈子,都不见得喜欢。我的想法是,为什么一定要喜欢呢?在《干法》中,稻盛和夫不也是在不喜欢的领域里找到了一生的事业吗?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一万小时定律的准确性,朝一个方向努力是正确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发现优势的线索
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该从哪些地方探索自己。
首先,我们必须倾听自己内心的渴望。乔布斯曾经说过:“你的生命非常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他人喧嚣的声音掩盖你的内心;你要有勇气,听从你心灵和直觉的指示,你的内心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
他的真理是,我们渴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就会做怎样的事情。前方有一条笔直的路,这条路指导我们去成为那样的人。
这种渴望基本来自童年,美国的小孩子从小励志当蝙蝠侠、超人,这使他们在之后的生活里像超人一样充满活力。当你从小就羡慕那些在舞台上表演的人,你的潜意识会努力让自己具备表演者的特质。
我们不妨开始回忆,从小有没有什么特别渴望实现的愿望或想成为的人?有没有想过在沙滩上盖一座城堡?想画一幅最美的画?有没有想着和所有人分享你的经历、传播你的思想?
第二个线索,学习一个新事物时,我们学的比别人快。
学得快除了表现学习能力的强弱之外,还展示了我们对新事物的天生灵敏度。记得我小学1年级就开始画画,6年级之后我的小伙伴在市里获奖了,我连一棵树都不会画(现在也不会,要不你试试),但我知道我肯定不是画画的料,因为我学得慢啊。
第三点,关注满足感。
除了在做喜欢的事情上会有满足感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那些没有被我们注意的满足感。我们应该关注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哪里比别人更加优秀。或时不时问自己,我什么时候可以再做一次?无论是在做,还是做完的时候。
发现优势的关键
发现优势的前提是你必须排除干扰,注意力很重要,希望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不要被打扰。
如果此时你十分浮躁,我有如下建议:
跑步。跑步的时候人会清空思绪,过程也是轻松愉悦的,这个时候,有利于自己静下心来。
写作,也可以自由书写,把自己所有想到的都写出来,有利于自己复盘。
冥想。找一个空房间,屏蔽掉一切影响注意力的事情,专心思考。
在排除干扰之后,我们开始进一步探索自己。在前文中我提到了三个发现自己优势的线索,但问题是,如果依然想不出来,或者发现根本没有,该怎么办?
某些比较突出的、容易被自己发现的优势或许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但发现自己潜力和内在优势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我总结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办法,这也是延伸了我之前那篇关于逻辑思维的训练内容。
第一步,记录下所有让你产生幸福感的事情。对,是所有,吃大餐、聚会、在路上捡到钱都算。可以随身带个小本子,或者在手机备忘录记下,不断积累。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去做的事情,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相似的幸福感。
第二步,把自己的幸福感进行分类。分类后你会发现某些类别的幸福感出现的次数非常高。这个我亲自试验过,效果惊人。
第三步,创造幸福感。当你知道做什么会让你幸福的时候,你就主动去创造吧,创造的过程是很快乐的,虽然有些幸福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们可以提高相遇的可能性。
以上的观点都偏向理论化,不过实践起来也不难,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你就能获得不一样的改变。
书上还说,得借助让他人来判断自己哪里优秀,但这里对我来说没有必要,虽然人都是带着主观意识去看待自己的,但事实上,他人判断的客观性也不一定高。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人的评价是会人云亦云的,尤其是缺点,亲近的人也不例外。其实除了父母,没有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了,但有趣的是,我认识的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
不要让别人来评价你,除了你自己。如果你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便会受到他人的影响,那都不会影响你的决策。人应该从内心深处发现自己最真实的声音,而非外界,因为外界只能找到回音。
而且,在大多数人的评价机制下,你难免会受到干扰,认为他们那些高频评价是对的,即便是多数人的错觉,在你心里也会成为正确的,这反而成了扼杀你优势的刽子手。
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回馈分析法」被反复提到,它的观点是,当你做重要行动时,写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9-12个月后,将实际结果与期望做对比。
我想来想去,没想出这个观点有什么特色。这特么不就是年度计划吗?作对比难道不是年终总结吗?我们做重要行动的时候难道不会期望某个结果吗?
虽然我每次期望的事情最后都令自己失望。
关于职业测试
我不推荐一开始就用职业测试来给自己贴标签,除非你明白测试的结果也不一定具备代表性。
在很早之前我就参加过职业测试,而且是几乎是把所有能测的都测了一遍,对此,我总结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MBTI职业性格测试
MBTI把人分为16个类型,该理论结合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8种人格类型,比较有代表性。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
优势识别器” 是运用成功心理学原理评测正常人格特征的网络评测系统。它是首个专为互联网开发的评测工具。通过安全的连接, “优势识别器” 为测试者提供了180组选择题。 每组题包含一对描述语,比如“我认真阅读说明” 与“我直接开始做事”互相对照。这些描述语就如同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极端。参与者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其自身情况的描述, 并选择描述的精确程度。
还有很多就不举例了,通过不同类型的测试,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从共性入手,我们会发现一些惊喜。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
1.屏蔽干扰;
2.倾听内心的渴望,并创造幸福感。
3.职业测试
以上方法仅做参考,不构成任何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