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答案备份:蛤蟆天子

所谓“蛤蟆天子”的外号来自于当时一些士人有意的污蔑。弘光宫廷抓蛤蟆是在五月初五日,那是明宫的惯例,在北京时就是如此。譬如晚明人蒋一葵的《长安客话》里就有记载:

太医院例于端阳日差官至海子,捕蝦蟆挤酥以合药,制紫金锭。

海子就是现在的南海子,在明代是皇家园囿。蛤蟆酥就是被中医视为药材的蟾酥,有毒。至于这个紫金锭我没有用过,看网上介绍大概是一种疗毒止痛的外用药。之所以要选在端午节来捕蛤蟆,以理性解释就是大概在端午时分蛤蟆等五毒会到处横行,影响人类的生活,因此要趁此时及时将其捕捉。当然在术数上一定另有解释,我不懂就不献丑了。古代人民还想出了以蛤蟆的尸体的一部分来招引另一种毒物蚊子的办法。马愈《马氏日抄》:

戲術有聚蚊法,五月五日取蝦蟆一頭,用好京墨填入其口,抵至腹中,壓巨石下,經百日。蟆死,取出墨,夜晚磨塗几上,蚊皆飛聚墨水中。蓋以蟆能食蚊,氣相感也。

死了的蛤蟆还会招来大批蚊子嗡嗡嗡,人们可以一举将其扑杀,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废物利用方式。看来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会在端午节捕捉蛤蟆,是一种贯通社会各阶层的风俗。当然这对蛤蟆来说是一场劫难。明代的人们甚至想像蛤蟆唯独在那一天会闷声躲在水草里。陈全之《蓬窗日录》卷6:

五月五日,蝦蟆必伏水草不鳴。

然而蛤蟆这种动物是否有这样高的智商,实在是值得怀疑的。

说回正题,这件事既然是宮廷惯例,由太医院照办,很可能安宗皇帝压根就不知道,或者看了文书也不当回事,就好像他不大可能真正关心御膳房正在储存什么时令食材一样。当时端午节抓蛤蟆是一种风俗,就跟现在圣诞节送苹果差不多。

有关这件事的政治意涵以及事实真相,弘光朝官员李清在《南渡录》里告诉我们:

上燕居深宫,每徘徊诧叹;谓「诸臣无肯为我用者」!于声色,罕近也。然读书少,章奏未能亲裁,故内阃、外壬相倚为奸,皆归过于上。如端阳捕虾蟆,此宫中旧例,而加以秽言。且谓娈童季女,死者接踵,内外喧传,罔辨也。及国亡,宫女皆奔入民家,历历吐状;始得其实。

又旧辅吴甡寓居溧水,曾见大珰,询及宫中事。言上饮酒宴乐,有之:纵淫方药等,传闻非确。

南明的某些官员、士人从得知北都陷落后就罔顾伦序而属意潞王,然而执行力弱爆而失去先机,所以要千方百计地抹黑安宗以证明其“先见之明”。抓蛤蟆、淫少女是如此,假太子王之明案也是如此。蟾酥制作的明明是普通药剂,却被传扬为春药。安宗的伯父光宗死前服用的红丸明明是当时流行的补虚之药,却被说成春药,简直如出一辙。传统史学里因为要以个人的道德来解释国家的兴亡,本来就充满了这种对私生活的污蔑,所以也不足为奇。

然而在我看来宫闱秘闻在论史本就不足为据,况且安宗就不是那种人物,宫女、宦官在弘光朝灭亡之后仍然说了有利于安宗的话,这足以说明问题。事实上蛤蟆这种动物无论是死是活,都与整个国家的命运没有什么关系。一小撮士人把这种东西挂在嘴边,只能说是非坏即蠢,最后成为历史笑柄。

那么,安宗在他的一年天下里都干了些什么呢?朱由崧并不是一个活跃的政治人物,他所做的就是委政马士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也没为什么奇怪,作为一个晚明的王子,他的命运本来是与政务绝缘的啊。

最后以唐代诗人卢仝《月蚀诗》中的诗句作为结尾:

呜呼,人养虎,被虎啮。天媚蟆,被蟆瞎。乃知恩非类,一一自作孽!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乎答案备份:蛤蟆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