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与哲学家读书总结

第一次有间客栈的读书会共读活动结束了,好快,21天瞬间过去了。《僧侣与哲学家》这本书还没有完全读完,初次读宗教与哲学的书籍,于我而言还是有些难懂。在此我先说说我的理解。

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僧侣和哲学家是父子二人。哲学家是法国的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文学哲学专业出身,曾经写过风靡欧美的哲学专著,后转而进军政治界,是法国有名的政治评论家。作为僧侣的儿子——马修则颇有一些传奇经历。马修先是在法国的知名大学学习生物学,并以优秀的论文拿到了生物学的博士学位。但是博士毕业之后,突然就出走西藏,出家学佛。父子二人大概从此以后就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因为信仰的不同,也并不互相理解。本书以对话为主,其精彩之处就在于持不同价值观的出色人才的互相辩驳,互相一针见血的指出对方想法之中的漏洞,并从自己扎实的专业体系出发来给出相应的观点,你来我往,有着高手过招的架势。

书中大多是哲学家在发问而僧侣在回答,哲学家的立场自然是站在西方哲学的基础之上。从文艺复兴开始,哲学已经被渐渐取代。哲学在最开始的希腊起源中,意思是爱智慧。它倡导的是寻求一种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大自然的知识。宗教是试图解救单个的人,通过信仰、忏悔,获得最终的救赎。政治则是寻求一种智慧建立科学民主的社会制度,以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尽量让社会中的每个人获得幸福的生活。哲学的第二个功能对大自然的知识则是由科学代替。随着近代科学的崛起,科学成为了另一种信仰。

僧侣则是站在佛教徒的角度上,哲学家的反驳和回答一般来说读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僧侣的回答偶尔会看不懂。就我能理解的部分,打动我最深的简记如下。佛教追求的是一种解脱,从执着、欲望、苦痛之中的解脱。他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跟西方的哲学家是不同的。它远非我们理解的求神拜佛的迷信,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学习,唤起智慧,消除无知和无明。佛教提出一种直接体验式的直觉式的学习方法,不是科学所提出的探索,而是唤起自己的回忆。这些智慧和知识是本来我们就已经具备,不需要向外求,只需要打开自己的心就能记起。

去寻找“空性”,这蕴含在所有的现象中。特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对于“我”的执着,没有“我”,生生世世的轮回流转里面也不是“我”。这本就空性的一种体现。在现象界中,没有一个地方一个物件是单独、固定且实质存在的。这些不是真实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能感受的到呢?是因为附着在现象中的心。若说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是对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感受程度不一样,我们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不一样的世界,这不同就是心境所造。空性不是虚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一种可能性。空性之中隐含了一切的可能性,且这种可能性是相互依赖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发现这种空性?这就需要修行,通过各种训练建立一个坚强、独立、有执行力的自我,然后再发现一切的空性,包括我们自我的空性。

痛苦更多的来源于心态,而某种心态、情绪的产生则是因为无知和无明。并不是简单的深呼吸、抑制情绪就能解决自身所面临的种种窘境。其根本还是因为无知,因为无知而产生的累生累世的习气秉性,固执而执着的自我,对自我的喜爱和迷恋。驱散这种无知、认清每个情绪背后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大概就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些论述了。这些理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提出、辩论,不仅仅是东方还有西方,它们如此深邃而又充满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僧侣与哲学家读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