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生涯1:面试输给了同系同学

【老杨注】本系列原稿起始于2009年,并发布了前三篇。2016年重新整理并续写。

【原文注(2007)】今天,是第25个教师节。作为一个曾经的教师,我曾经也在讲台上奋战过三年。那三年的教师生涯,我倾尽了全力,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终身难忘。一直希望将那段日子记录下来,但动笔几次,都未能成稿。今天,突然又来了心情,把已经写了一半的几篇文稿翻了出来。我想,也许这种开头,会让我一直写下去吧。

*********

虽然已经十几年过去了,那个冬天,仍然似乎就在昨天……

大四的日子对我来说是忙碌的。1996年底,我仍然在备战考研,虽然自我感觉希望不大,但依然不敢懈怠。那一年正逢物价飞涨,但家里的收入没有太大变化,不好意思给家里要钱,所以到了周末还要做家教;宿舍接了个开发项目,我也要承担一部分工作,一则练手二则也有点收入。剩下的时间,就是和同宿舍的一个同样考研的兄弟去自习,每周还有两天晚上去听考研辅导班——日子过得紧张而丰富。

如此忙到考研完毕,转眼就到了春节。节后回校,日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但心情却更加忙碌了——因为要找工作了。

我虽然不是师范专业,但我求职的目标还是以学校为主,同时也有几家媒体或出版社——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当时还是希望能顺利留在北京,而这两个方向相对较容易;或者,冥冥中注定,我似乎就是和这两份职业有缘。

真正和北京十一学校结缘,应该是1996年底的某一天吧。那天十一学校来师大开招聘会,想来好像是个周末,正好没课,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穿上二姐专门为我找工作做的西服,投了份简历。那次应该是我第一次去面试教师,出门的时候还是有几分忐忑,宿舍的弟兄们正在打牌,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安,还给了我不少祝福。

记不得参加招聘会的细节了;只记得一位年轻的女领导做了一番鼓动——后来知道当时去的是校长助理李辉老师,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我们后来也有很多共事的机会。我应聘的是计算机教师职位,听介绍说工作内容是承担少量教学任务,更多的是课件开发任务。我正好做过外部项目,自己又做了两年的家教,还算比较自信,交了简历,也就回去了。

在我继续寻找其他机会的时候,十一学校的面试通知到了;同时获得面试机会的还有同系三班的何春君同学,于是我们同去。记得好像刚过春节,我依旧穿着那身西服,来到位于长安街一直向西玉泉路附近的十一学校。

面试的经历还是一波三折的。

如前所说的职位要求,所以面试也分两部分。首先是教学面试,记得当时事先通知了,要进行15分钟实际上课演示。这就显示了师大在这方面的底蕴。虽然我和春君都不是师范专业,没有经历过类似培训,但显然我们和其他一些理工院校的同学相比,站在讲台上似乎更像那么一回事些——后来工作之后听,当时面试我的张老师说,由于大部分面试者讲课的情况实在太糟糕,所以讲课这个环节之后就基本内定了我和春君之间选择一个。然后是负责招聘的教学处杨主任和我们聊关于课件开发的经验。这方面春君就比我优势明显了,他一直在用Authorware进行课件制作的实习,而这个正是当时学校非常急需的;我虽然也在进行实际开发项目,却是一个用Visual Foxpro的商业项目开发,和中学教学有一定距离——更麻烦的是陷于当时环境,我无法进行现场演示。虽然杨老师当时没有说什么,但我明白,在我和春君的“竞争”中,我处于下风。

不过当时我们俩谁也没有过于在意,对我们来说,一周的应聘失败次数比食堂荤菜里的肉块数多不少呢;再说十一学校也一直没有明确拒绝我——后来我知道他们也在犹豫究竟要一个还是要两个。就这么拖到了3月份的一个早晨,春君告诉我也告诉十一学校,他得到了师大二附中的机会,十一学校他就放弃了——我一直很感谢春君,很大意义上,是他给我了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

剩下的事情就很平淡了,十一学校选择了我,我也在多方选择的情况下认为十一学校不错,于是双方签协议——我现在还留着当时的协议,上面的日期是:1997年4月1日。

还有一件事情觉得应该记录一下:当时签订协议时还需要我交3000元押金,以防我违反协议。这笔钱在当时堪称“巨款”,虽然知道家里很为难,但向系里求助未果之后,我还是给家里打了电话。我不知道家里是如何拆借的,但我还是如期收到了这笔钱。挂了电话之后我发誓,这是我向家里借的最后一笔钱。不过后来十一学校在报到后马上就退还了这笔钱,这3000块钱也成了我第一笔“投资”:我1997年下半年就买了3000元的国库券,好像是2年期,当时还处在高利率时代,好像年利率是10%左右!

无论如何,在199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打通了老家邻居的电话,喊来了妈妈,告诉她:我在北京找到了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教师生涯1:面试输给了同系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