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

【品书】《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序】:

我记得第一部读的老余的书,是在初二的时候,那个时候住校,因此感激的是在人生最懵懂的时候,没有受过手机为首的网络化产物的干扰,而是读了非常多的书——像我这样一个年少的、有军人血液的文青,最爱的不过是将军铁马一生,忠良挥泪救国,墨客翩翩书风的历史文化,但面对老余——一位经典文化散文大师,我却看的第一部书,是较科普性的《观众心理学》,相比于《千年一叹》之类,确实小众,但却成为了我心理学的启蒙的读物——

对于文科生来说,驾驭一个理科科目,可能会难,但兴趣提起来了,隔阂也就没了。

但是从此却没有机会继续碰触老余的书,一来为了学业,或者主要为了学业,根本无暇顾及纸质的中华宝库,直到近期,有幸在网上阅读到了02年老余的《山居笔记》,才发觉中国文化人精妙的思想与哲思,于是写了这样一个文章——

这是我按照初中阅读课上读书笔记的形式来作的品书文,

就当是愚见了。

【品书】《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一个王朝的背影

【概括】:

这是一篇偏编年体的文化散文,从作者回忆开始,以民族正统论开篇,讲述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满汉情结,借以批判口吻,对于狭隘民族主义与文化主义进行抨击,同时,以简单清朝史,借承德皇家避暑山庄之境为背景,写出了简单的清朝文化史,对于满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慈溪(前三者重点,后四位带过)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以王国维先生为文化而死的情操赞叹而收笔。

【品书】《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摘录】:

(一)李香君真想与恋人一起为大明捐躯流血,但叫她恶心的是,竟然是大明的官僚来强逼她成婚而使她血溅纸扇,染成“桃花”。“桃花扇底送南朝”,这样的朝廷就让它去了吧,长叹一声,气节、操守、抗争、奔走,全都成了荒诞和自嘲。

(二)这种偷看其实也是偷看自己,偷看自己心底从小埋下的历史情绪和民族情绪,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需要校正。

(三)他成熟了,眼前几乎已经找不到什么对手,但他还是经常骑着马,在中国北方的山林草泽间徘徊,这是他祖辈崛起的所在,他在寻找着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的依托点。

(四)避暑山庄其实就是康熙的“长城”,与蜿蜒千里的秦始皇长城相比,那个更高明些呢?

(五)有时,个人的生命力和人格,会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

(六)康熙与他正相反,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在旷野、猎场和各个知识领域挥洒,避暑山庄就是他这种生命方式的一个重要吐纳口站,因此也是当时中国历史命运的一所“吉宅”。

(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八)这中间,最能把事情与整个文化系统联系起来的是文化人,最懂得文明和野蛮的差别,并把“鞑虏”与野蛮连在一起的也是文化人。

(九)事实上,清朝,乃至于中国的整体历史悲剧,就在乾隆这个貌似全盛期的皇帝身上,在山水宜人的避暑山庄内,已经酿就。但此时的避暑山庄,还完全沉湎在中华帝国的梦幻之中,而全国的文化良知,也都在这个梦幻的边沿或是陶醉、或是喑哑。

(十)像他这么个可怜巴巴的皇帝,似乎本来就与山庄和打猎没有缘分,鸦片战争已经爆发,他忧愁的目光只能一直注视着南方。

(十一)这个命令,与康熙不修长城的谕旨前后辉映。康熙的“长城”也终于倾坍了,荒草凄迷,暮鸦回翔,旧墙斑剥,霉苔处处,而大门却紧紧地关着。

(十二)康熙连同他的园林一起失败了,败在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建立过什么功业的女人手里。热河的雄风早已吹散,清朝从此阴气重重、劣迹斑斑。

(十三)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他们的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十四)今天,我面对着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品书】《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感悟】:

承德给现代人的印象:

避暑、放松。

于是现代的天下黎民都有幸同样感受到了曾经九五之尊们的感受:

真避暑,真放松。

我去过中国不少地方,但皇家园林却少之又少,甚至是数次踏入北京,也只草草领略了故宫,连颐和园的大门都没有踏过,一来可能是时间问题,但更多的是对于繁重的皇室有了些现代自由者的叛逆,不愿去,而周围人也讲不住承德的特别之处,简简单单一个好玩带过。

直到读完了这一篇老余的文章,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中国古代的风景,如果不了解一种文化的背景,似乎在眼中所示的,只有干巴巴的砖瓦,而没有饱满的灵魂。

譬如承德,大到可以容纳七八个北海公园,足以提现什么叫做气宇轩昂,但又不显得奢侈,建筑上附着了清朝圣上们的感受——

从那一句句话中,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在放松状态下的皇帝们,其实也都只是普通人,那样微妙的心理:高傲,普世,放纵,害怕,都提现的淋漓尽致。

仿佛皇帝,只不过是你身边的一个朋友,有自己的兴奋,有自己的苦恼,只不过在这世界上,他们不会有朋友可以倾诉,不能让父母排忧解难,甚至连爱情,都只是一个幌子,后宫佳丽三千,可没有一个人能懂得安慰他——

于是这墙壁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无声无息,足以解忧。

譬如康熙,他所即位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孩子,但他要明白,自己面对的,是蠢蠢欲动的野心——那鳌拜那吴三桂,即使有所谓的历史潮流,但在他眼里都有些事后诸葛的意味——你懂的处心积虑的艰苦压到了八岁圣上的肩上,康熙这才明白,当皇帝,也是苦。

对于皇帝,很悲哀的是几乎没有选择的坦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说法,但殊不知,真正能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能力——

康熙有。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帝王,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皇帝——再次之前,一直以汉人为主自居的汉族士大夫们,到了最后也不得不佩服这位神奇的圣上——满汉精通,更甚至知晓中西。

后者就毕竟厉害了,康熙对于西方学识的认知或者是真份求学态度,远远超过了他的后代——这是一位知晓汉文化的专家,但从来没有被汉文化那有些狂妄的盲目所击垮,他还保留着满族往日打天下成功的奥秘:

虚心学习。

文化认同感是一个即为精妙的词语,但有些时候文化认同却很轻易的接受外邦,而无法理解一脉相承的国文化——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心理学现象,原理与“文人相轻”有异曲同工之悲,例如汉族面对满清难以释怀的悲愤情感——原因仅仅在于“满族人害了中国”的思维局限,以汉人看中华,局限的是本该波澜壮阔的中华史本身,轻视了少数民族的贡献——毕竟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唐太宗也并非以汉族人的身份而存在,更不用说真正让世界为中国而惊叹的成吉思汗,这就是一种文化悲哀——

人们常常只被自己表面的定义所迷惑并且就此不愿深究,却忘了自己本质是什么。

如今我还看见历史老师在解读辛亥革命时依旧视鞑虏不为中华,看着浮躁的学生深深的附和——我不知道他们中间有多少人祖上曾经是满人,只看见泪流满面的先人离开,带着一丝尊严,与对等的中华。

后文链接  流放者的土地

by 落目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书】《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