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荒漠比贫困更可怕

精神荒漠比贫困更可怕_第1张图片

文/雒宏军

这篇文章发表在《四川教育》,距今刚好十年。十年不算短,也不算长,但是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我们今天的学校已经非同昔比,标准化校舍,塑胶化操场,花哨的墙壁文化,信息化的普及,宽敞的图书室和阅览室等等,物质条件不再成为教育发展桎梏。同时,教师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足以让教师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在有些地方,甚至还过得很体面。但是,依然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对教学成绩的过度追逐,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空乏虚无的精神状态,却顽固地留存下来。学校里的图书多了,网络也更加普及,各种各样的培训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然而,这些能否在教师的心中植起一片绿荫,改变精神的荒漠,我看未必。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当中,这一切似乎理所当然,但是,这一切又让人一声叹息。

“教得比驴还累,混得比猪都惨,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都晚,环境比矿工还差,挣的比民工都少,看着比谁都好。”一首以西部教师人生写照为背景的顺口溜道出了西部乡镇教师收入微薄、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真实生存状态。

提高收入,改善条件,这些需要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但是,我们在关注西部乡镇教师贫困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因长久的生存压力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带给教师精神的缺失。因为,对于教育者来说,精神荒漠化比生活的贫困更可怕。在西部农村地区的许多学校,教师除了教学活动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在陶冶教师情操的文化环境建设方面也是空白,畸形的“应试教育”竞争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使得教师的精神生活成为一个荒漠。这样的镜头随处可见: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很久没有添置图书了,教师也就懒得去那里寻找什么“精神大餐”,学校索性“铁将军”把门,一关了之;没有什么文娱活动,教师就三五人扎堆,垒“长城”、玩“挖坑”、侃“大山”;学校需要的是考试成绩,并不关心对教师的精神生活进行合理引导,除了比拼时间外,再也没有什么高招,教师也就陷入“两头不见天”的疲于奔命的状态,压力以外还是压力。长期置身于这样的文化环境,教师就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充实自我、滋养心灵、温润生命,更谈不上对精神生活的享受。

我并不是主张教师超脱物质条件的限制,去追求那种空中楼阁式的精神生活。但是,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一所学校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喷泉假山,教育者却不能没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师不能没有理想,失去理想就会失去期盼和追求,就不会去设计美好的明天;教师也不能失去信念,失去信念这种前进的勇气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源动力,就不会产生改造环境的强烈冲动。我们的教育更需要的是真实情感,没有真情的教育就变成了一种枯燥的传递和应付,充其量只是知识的堆积,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需要理想、信念、真情这些精神元素,这样他的内心时刻保持着鲜活和丰富,他的情感才会细腻而温暖,他的个性才会鲜明而磊落,教师的这些精神状态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更真实地接近“人”的培养目标,那些缺乏必要精神的机械的、被强迫的、冰冷的、应付式的教育导致的结果恰恰相反。所以,与物质要素相比较,精神对于人的影响更大,教师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影响学生,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物质条件的简陋。

想要一下子改变西部乡镇学校物质贫困的状态,这是不现实的,但是,给学校添置一些图书,订阅一些杂志报纸,给教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建造一些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对教师以更多的精神引导;培养阅读的习惯,开展有效的合作与研讨,这些精神的引导却是我们可以做到,或者马上就可以实施的。

教育不能没有精神,教师精神的荒漠比贫困本身更可怕。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荒漠比贫困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