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不一样而已!

我们只是不一样而已!_第1张图片

任何一个社会变革都是会把人分成两类。

比如,学习着的,和不学习的。

罗振宇在《罗振宇点评《罗振宇的骗局》》中也说了,两种人没有对错,只是不一样。

一、

嗯,我们只是不一样!

所以我接下来说的,也没有对错之分,如果你

不认同只能说我们不一样。

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但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用来学习的“物件儿”——大脑构造都一样;我们用来学习的时间都一样——谁的一天都是24小时。

还有就是对于学习的态度,虽然很多人标榜“学习无用论”但我觉得绝大多数也只是在表达“不如人”的情绪发泄。越是事业上成功的人,对于学习的态度越是积极。

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与我们感受到的竞争焦虑成正比。

越是感觉到竞争压力大的人,越是想要“成功”的人,对学习越是表现的积极。

但是积极归积极。

就像人分学习着的和不学习的一样,学习的人中也分两种,会学习的,和不会学习的。

我们常常听着人们诉说各种焦虑:学习的内容不够系统啦、学习的成果不知道怎么转化啦、学习的内容没办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啦、、

还有,时间不够,看书太慢啊、信息过载,注意力涣散、、、

我发现生活中低效的人易受情绪支配。他的感受,总是比问题本身更明确,也更强烈。

至此,会学习的和不会学习的就被天然的分开了。

当然,我这里说的学习是指离开学校之后的自学,是通过自己摸索学习,掌握一门学科或者一项技能的能力。

要命的是,自学这事儿学校没好好教过。

会学习的人,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是情绪,什么是问题本身;知道如何跟自己的情绪对话;知道怎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筛选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不会学习的人,也不是说就他会停止学习,甚至他们可能会比会学习的人看起来还要忙碌和勤奋。但是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很多时候他们其实是在应付情绪而非问题。

学习这件事,不是光有努力就可以,还要有方法。

在学习“知识”之前,你得先学会“学习”。


二、

还有一句话也非常的流行,叫做:

人跟人最根本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的适用场景,

比如:你说你跟王思聪最根本的不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言外之意,是不是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幻想,幻想自己只要在思维方式上努力,就有超过王思聪的可能。

或许吧,你在想象中可以有无数个方式超过他。

又比如:我没能创造一个如阿里巴巴一样的企业,就是因为我没有马云那样的思维方式,如果我可以掌握马云的思维方式,是不是我也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马云”。

他成功了所以他说的都是对的?

再比如:你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是因为我们思维方式不一样;你收到的反馈不如预期,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也!、、、、、欢迎继续排比。

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现代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社会生产越来越依赖大规模的陌生协作,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协作体中每个人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也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事。

九零后对于自己个性的那么一点点坚持,就已经引起了那么大的波澜。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零零后对独立的标榜又会激起什么样的冲撞?

此时,作为即将步入中年的80零,有没有感觉脊梁沉了一沉。

这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人之间天然的矛盾,而社会必然会越来越多元化,毕竟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当一个社会中不确定性成为最大确定性时,经验和积累未必全是财富,有时候也可能是拖累。

社会总是向前进的,你思考的方式不能与时俱进你怎么看得清楚前进的方向,如果看不清社会前进的方向也就只有被甩在后面的干瞪眼的份儿了!

你可以选择独善其身,但只要你在社会上生存就会需要协作,只要有协作就需要你具备切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快速理解陌生人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具备有效学习的能力。

所谓“不会行动”的逻辑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堆工作或问题时会感到烦躁和焦虑,而你烦恼焦虑是因为你不知道该怎么做,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因为你想不清楚改怎么做,你想不清楚改怎么做是因为你想的方式不对。

毫无疑问——思考的深度决定洞察的力度。

对自己思考能力的提升也可以看成是思维力量的训练,就想肌肉一样,得练。

可是仔细想想,我们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思考,每天工作也面对无数的问题,大脑已经是在高负荷运转了,还练?

有一个概念叫作:用进废退,这几乎是个万能的规律。

每天思考的是怎么在淘宝省钱和每天思考着怎么把我的设计做的更人性化,对大脑来说都是在思考,可是大脑不会只记录所谓“有用”的思考,而不记录那些耗损的思考。

健身的人应该很有体会,错误的锻炼方法不但没有好的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有时候为了纠正错误的方法反而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耗损的思考,错误的锻炼方式,同样符合用进废退的原则,都是“强化剂”,都会被大脑和身体记录下来,然后反向塑造我们的身体和大脑。


三、

有一种科学门类被称作元科学,是研究“科学”的科学,也叫基本科学。它是哲学问题到科学技术演化的必经之路。比如:逻辑学、数学、是解释”存在“和“为什么存在”的遵循基本因果逻辑的”科学“。每一个小的学科也都有属于这个学科的”元科学“,比如:数学的”元数学“中会有:数的本性、集合等概念。

在思维训练的领域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叫做”元认知“——它是你思考自己思考方法的方法。就好像给大脑请一个更厉害的监工,时刻监督着大脑的思考方法,提醒和督促改进不好的思考方法。当然“监工”自己也需要迭代提升。

任何科学技术都可能会过时或衰落,同样的,任何学习方法也有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迭代而过时或失效。

但是科学本身,学习本身,不会陨落。

相反的,社会越是频繁的变化和高度的不确定,学习这件事就越确定。

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越多,关于学习的“有效学习”话题也就越来越多。于是,你有病,我有药!各方牛人, 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直看得我等观众只得连连叫好,应接不暇!

于是我与另外几位同在这条路上攀爬的伙伴,几位终身学习者一起,创办组织了一个《一周思享社》的学习社群,每周组织一次线下的分享交流活动,用输出的形式来倒逼自己输入,目的是想要建构一个学习反馈组,加速迭代,抱团取暖以实现自我的成长,目前已经一起践行了6期,每个成员都受益于这种形式,自感有所成长。

所以我们就发愿,想要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影响更多的人一起践行自我成长。

此处应有证(guang)据(gao):

我们只是不一样而已!_第2张图片

俗话说,久病可成医。

对于一个底子薄,基础差,又没什么资源的人来说,自学死磕了那么多年,学习的经验怎么样也是累积了一些的。

拿自己去做实验,看的多了,试的多了,自然也就能说出个一二分来。

虽说不是什么药石灵方。但作为一个一直在学习着的人来说,起心动念是想把自己一路横冲直撞跌过的坑标记出来,对同样在这条路上的朋友最起码是个提醒,也是帮助自己进一步认知那些坑的最好方法。

所以我又开了一个芥末圈,想把自己关于“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论”的一些总结和思考整理出来,与朋友们一起交流和讨论。

芥末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以内容为核心的社交平台,相对繁乱冗杂的微信群,要清新的多。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想先把自己想要整理的内容,同时也是想要跟各位朋友讨论的内容罗列一下,做个预告也给自己挖个坑,毕竟白纸黑字写下去的,也会有理由逼着自己做下去。

学习阵列 三大模块: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变现

思考阵列 三大模块:理性思维,系统化思维,创新性思维

有没有觉得明晃晃 金闪闪的!

有没有吸引力!

坑在下面的二维码上,你跳还是不跳?

温馨提示:芥末圈是付费的,前10位伙伴9.9元,前20位伙伴29.9元、、、以此类推。


我们只是不一样而已!_第3张图片

文:Dawn

图片: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只是不一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