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科技创投领域的十个误区

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资深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
他是个非常特别的投资人。一般的投资人,都是在美国融钱,然后跑到中国来投资,但他恰恰相反,他是带着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钱,跑到美国去投资,而且专投那些高科技创新企业。
每年他要拿5个亿的真金白银去投资,换来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并为他自己做出的所有判断买单。

王煜全:科技创投领域的十个误区_第1张图片
得到-王煜全·前哨

王煜全老师2017年4月份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前哨大会》,分享自己在科技领域投资的心得和对于未来的看法。里面提到了大众对于科技创投领域理解的十个误区,分享给大家。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自于得到APP推送的文章:纠正:对创新认知的10个常识性错误,有兴趣,大家参看原文。

1

不说产业时点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确定了具体产业化时点的科技,才是有未来的。

2

一说创新大部分人容易想到硅谷,其实硅谷早就不是创新中心了。如今在美国的风险投资分布中,硅谷所占的比例已经不足30%。如今硅谷依然有好公司,是因为硅谷有斯坦福,但是硅谷变了,以前硅谷不靠斯坦福,以前靠偏执狂。

3

中国人总喜欢去硅谷投互联网公司,总觉得有机会投中下一个Facebook。别想了,投中的几率不会比中彩票高。好的互联网公司凭什么拿中国人的钱,而不拿西岸知名投资人的钱呢?做投资不妨去东岸看着。

4

中国制造业一直在讲自主创新。在具体的科技点上取得创新并不难,但是在整个面上我们仍然没有形成国外的完整产业生态。我们不可能自主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必须给别人对接。

5

美国的富强不是因为一个乔布斯,而是因为可以成批的生产企业家。中国最需要的也不是乔布斯式创新,而是一大批具备科技转化能力的企业家。

6

社会上宣传大众创新,口号是对的,但对困难预估不足。大家都觉得创新很容易,一说起创新,心里面想到的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上,创新的门槛其实越来越高了,你在一个行业里奋斗10年、20年,才有资格创新。

7

做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只是小部分,大部分企业仍在扎扎实实的做科技创新。中国人眼中很多知名投资人都在硅谷,因为硅谷喜欢业务模式创新,需要有名气的投资人站台,这只是误读。大多数的企业其实都在扎扎实实做科技创新,用5-8年的研发,上千万美元的投入做创新。

8

中国制造业过去一直将企业发展重心放在了‘怎么造”上面。真正让制造业科技升级的并不是如何造,而是造什么,是如何跟世界最先进的科技研发对接。富士康就是取得了苹果的代工资格后,才有了足够强的手机制造能力。

9

科研并不能直接推动世界进步,只有实际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才是推动了世界进步。而高校把科研成果做成产品,推向市场,提升效率,改变世界的,正是企业家。

10

中国人出海投资喜欢找海外的中国人,其实中国人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的地位都不够高。美国的外企高管中,印度人有30%之多,但中国人在商界成功的却屈指可数。如果始终在华人圈子里徘徊,根本无法感知到未来的投资趋势。

以上内容出自“前哨大会”,主讲人是《前哨-工煜全》的专栏作者工煜全,更多观点可移步他的专栏一探究竟。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煜全:科技创投领域的十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