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杨广输在哪里

     寒假里间或抽空读了一下隋唐时期历史,正好七下历史课本开篇讲的也是这段历史。我一向对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编纂都感到相当失望,最大的原因就是傻瓜式的把人分为天才和傻逼两类,再加以功过讨论一番,最后证明自己的评价是对的。孰不知人不论帝王抑或草民,都是有基本人性的人,不把人当人看、当人来解读,永远看不清事实的真相,读不懂真正的历史。很不幸在教材里,我认为十分具有雄才大略的隋炀帝杨广,也被划分为蠢猪式暴君一列,这让我再次对历史教科书感到失望,因为我只承认杨广输了,要论智商,估计他要比编教材的人高出五个等级了。

    纵观杨广一生,前半段猥琐发育,后半段大杀四方。尽管不是长子,但凭借自己高人一等的宫内运作愣是扳倒太子杨勇,夺得嗣位。即便出于政治投机的杨素的加入给他成功翻盘上位带来一丝“上天眷顾”的神话色彩,但他也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杨素这个人,是个投机分子,他不靠谱。事实上杨素也确实是个投机分子,他的投机成就了两个人的后半生,一个是杨广,另一个是李密,只是从结果来看,这两个人都没有笑到最后罢了。不论怎样,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是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对待杨素的问题上,杨广保持着高度清醒,他深知这个人留不得,至少自己要亲眼看着他死。于是杨素生病时,他特派的太医不是去治病,而是监视杨素的死期。

课本认为隋朝亡于杨广连发兵役三征高丽,可以这样说,但光说结果不说原因,再盖棺定论说人家是傻逼,就有点耍流氓的意味了。杨广征高丽,不是因为他残暴好战,相反正是因为他有着高于常人的眼界和高度清醒的头脑,才一心一意要征服高句丽。杨广虽然是汉人,但他出身于鲜卑贵族政治圈。母亲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自己的父亲更是靠着泰山大人才发家致富登上帝位,杨广深知这帮鲜卑门阀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何种影响。自北魏孝文帝始,北方政权一直秉持汉化政策,吸纳汉人进自己的朝廷,无非就是想统治数量上几倍于己的广大汉人,把广袤的中原大地牢牢地握在手心里。假如顺从他们,或许能成就千年身后名,但他不甘于做这鱼肉天下的贵族门阀的代言人,他想成就自己的千古帝业,如秦皇,如汉武。而霸业的第一步,就是摆脱贵族集团的控制。要摆脱他们的控制,首先要削弱他们的实力。于是杨广把目光投向了高句丽。

    如果还记得七上教科书里那张两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内迁路线图的话,就会发现鲜卑族的大本营就在辽东。而此时的辽东正盘踞这一个极富侵略性且长期与中原政权处于军事对抗状态的国家——高句丽。韩国人在鼓吹自己民族的伟大性时老喜欢拿高句丽的建国人朱蒙说事,诚然他开了韩国历史之先河,但说其如何文治武功开天辟地,就有点喝高的意味了。不管怎样,朱蒙能建国,汉王朝衰落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原因,而到杨广这里,高句丽敢如此嚣张,背后则少不了鲜卑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了。让鲜卑人打鲜卑人,这是杨广为自己摆脱牵制而制定的上上之计,为此他甚至强征数百万劳力开凿京杭大运河巡游江南。实际上大运河并不是凿出来游玩江南的,他是在给自己凿出一条退路,一条万一鲜卑人不吃他那套上上计的退路——扬州是汉人的大本营,自己是汉人,假如北方容不下他了,还能退居江南静观其变。即使一时之下达不到目的,退而求其次把水搅浑,让北方再乱起来,自己再适时北上收割——杨广连计划失败的情况都考虑到了。

    征高丽的计划实施的并不顺利,但是没关系,这些也在他预料之内,毕竟自己人打自己人,谁都不会出狠手。既然打不出个结果,那就继续打吧。于是杨广屡败屡战,连征高丽。攻打高句丽征发的不只有劳苦百姓,更有贵族们的血汗——杨广下定决心不榨干他们绝不收手。结果是次要的,他反而并不希望高句丽这台榨油机太快垮掉。所以当杨玄感打着为父寻仇拉起反随大旗的时候,他即使已经打到平壤城下了,也毫不犹豫的班师回朝。他知道万一老家丢了,即使攻下平壤也不过是成为另一个高丽王,所以外界看来的功败垂成,他却毫不留恋。只是在他这一系列运作过程中,一些应该被他察觉到的东西,他却忽视了。而不论一个人如何地睿智清醒,往往处于自身盲区的东西,恰恰又最难被察觉,而又最为致命。

    一切都如杨广所盘算的那样,北方贵族们被他折磨地死去活来都发疯了,纷纷跳起来咬他。他会心一笑,带着自己的十万精锐一路南下,朝着扬州进发了。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部下竟在半路上,把矛头对准了他。

    局势变了,在我看来这是杨广没有意识的致命因素。如果说部队倒戈依然是他无法摆脱北方门阀钳制的体现,但或许他一开始就可以盘算另一条路。杨广没能认识到,打自己立志成为千古一帝的那一刻起,天下的大门也已经为他敞开了,自己再不是门阀贵族圈里那一桌打政治牌的成员了。既然想跳出牌局,那目光就不该再滞留在牌桌上了。成为千古一帝要先打败他们是没错,但打败了他们并不一定能成为千古一帝,还可能身死国灭,因为天下不只是你们这一桌人的,你们的纸牌屋外,还有着成千上万的百姓。也许是恃于此前草民造反未有功成的历史记录,你选择了无视草民。是的,也许草民永远无法颠覆贵族王权,但你忽视了他们永远都是在你无视他们的时候,跳出来毫不留情给你痛击的那群人,他们也许无法杀死你,但他们动摇你霸业的根基,直至你无所遁形,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的,这就是草民。而在你身后成就千古一帝美名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他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法是权利的象征,是社会制度的代表,而这个东西,它不是你一个人的,所有人都应享有。可以容忍你分配不均,但不能无视别人的享有权。

    杨广太心急,以至于无暇把目光投向政治牌桌以外的任何地方。其实如果静下心来翻看历史,面对既得利益团体制约的帝王,并非止你一人。汉高祖刘邦的老婆背景也很牛逼,以至于怕老婆(外戚)成了汉初皇帝的家族传统。到了孙子手里,光是说说要削藩就被一堆人围起来揍。好在景帝刘启挺过去了,但也多少得益于文帝治理国家打下的良好口碑为他争取到了支持力量,以及祖孙三代不懈努力一点点磨掉外戚势力嚣张气焰。这可能无法说明问题,但至少能提供一条思路——不要那么心急,不一定非要在你手里成就万事不灭之基业,往后的路还长着,你还有儿子、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是愚公都明白的道理。太急了铤而走险,命都没了就真的什么可能性都没了。

    我们现在人老喜欢急,比如催婚什么的,万一一时心急认人不清找了个恶妇或者渣男,那岂不是要贻害三代吗?慢慢来不是更好么,是皇帝就先做好百姓工作,是草民,那就先多赚点钱吧,免得事后被人埋汰傻逼无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雄才大略的杨广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