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星尘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说是给15岁小孩看的,初中班主任也曾向我们推荐过这本书,令我惊奇的是,才将近15岁的苏菲可以理解明白她那位哲学老师艾伯特所说的。因为许多地方我没法一下子明白,也许存在地域性文化差别,我在那位哲学老师艾伯特解说的哲学史中有些费解。但我想我会去思考,去探求更宽阔的一扇门。就像艾伯特说的:哲学便是教会人们思考,教会人们怎样面对生活,怎样生活的更好。”

去年寒假打工期间,在单调的工厂,枯燥机械流水线生活里,谢谢有了这本书的陪伴。这本书不是很薄但也不算非常厚,五百多页、四十几万字。每天利用下班时间的读下来,终于是大致的看了第一遍。合上书本,有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头脑回味着书中的内容,脑海中倒映着是书本的对话及故事情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过去的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发现苏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读到的一个故事,而席德和她父亲只是我们读到的一个故事时,我时常在单调的流水工作线上想:会不会我们身边也存在着这种我们看不到的“人”,它们可以像席德读苏菲一样读着我们呢?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作者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20岁读这本书是不是太晚了,我曾不停的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需要吃饭,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我想我是闲的慌了吧,或是跟自己过不去吧。才会这样想着这般无聊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只是别人脑子或别人笔下的东西而已?原来我就曾怀疑过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是真实的,其他的不过是虚幻,是假象。就像文中所写的“有一天你可能突然会突然发现自己,你可能会突然停下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自己,就在你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你会想:我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存在,我是一个神秘的生物。”看了这本书, 才了解到,原来古往今来有这么多人在思索人生的意思,我并不是孤独的。

前两日,用了3小时看完了这部影片,电影里,哲学家们依次露脸过了一遍,依次出现了他们思想的画面。如果都不认识的话,单从人名就认识够呛,了解的话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先从故事的主角苏菲说起,苏菲是上校笔下的虚拟人物。苏菲这个名字含义是智慧,永恒的,不可泯灭的。而苏菲作为这样一个人物,又是不为真实世界所感知的。苏菲是意识,意识拥有着绝对的自由,甚至足以构建起强大的,无坚不摧的世界。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按我看来也可以这么理解。就像电影盗梦空间一样。

“哲学是什么?”

电影的开端用一个几乎全人类都感兴趣的问题开始,引出了电影的主题:哲学。哲学是什么呢?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中国人都可以背出: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科。而电影用一个非常新颖的形象来比喻。试着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魔术师突然从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然后将小白兔比作整个宇宙,我们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物,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清楚。

真是佩服这个比喻,非常的生动形象。比起直接干巴巴地开始陈诉哲学史的开端,这样的开头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电影中还提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必须要有好奇心,就是对即便是日常的事物,也有惊讶的能力。

我会时常想起自己走过的路,毕竟生活有时还需回头看,生命里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哲学家说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像书里描述的“无论如何,你应该对你不感到惊讶这件事感到惊讶。(“荒谬剧场”借着显示、揭发日常生活的荒谬,迫使旁观者追求较为真实而有意义的生命。对于我们琐碎的每一天,你感到惊讶吗?)”,或许成年人因生活的琐碎而感到习惯,孩子却对这世界抱有最初的好奇心,其实我并没有了解到世界和生命最初起源与意义,但一个人若对自己为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感到惊奇,该是多么的悲哀。活在这世间,我想必须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环境负责,我们要找到如何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要去思考,是否活的有意义。人不该只有一副没有灵魂的躯体。

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苏菲呢?有些时候,我是否又是父母、朋友、老师的“小说”中的人物呢?我是谁?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朋友的朋友……却常常忘了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自身。于是就这样小心翼翼地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却忘了原先想要做的自己。如此,我们一不小心就活在了别人的小说中,或者说在他人的标准中。就像父母为我安排的一定是最少受伤害的模式。

现在正值大二极度迷惘期,从未感到如此疲倦与怀旧忧伤,却不懂这只是游戏一场。我整夜整夜的失眠,辜负了深夜也辜负了天亮的明朗,为什么纠结,烦恼是因为什么而存在,深层次看,我会执着于现在的矛盾吗。

当我打开《苏菲的世界》,恍若开始感到平静。当我们去思考,没有艳遇似的悲伤,也没有机械的沉沦。

很喜欢的一首诗

欢乐与忧伤

纪伯伦

一位妇人说:请给我们谈谈欢乐和忧伤。

他回答:你们的欢乐是不带面具的忧伤。

你欢笑的泉眼常常也饱含着泪水。

除此之外,又当如何?

镌刻在你们身上的忧伤愈深,你们能盛装的欢乐愈多。

斟满了美酒的杯盏,难道不是曾在陶工炉火中锻造的杯盏吗?

当你们快乐时,请审视自己的内心,

你们会发现曾经的忧伤如今却让你们快乐。

当你们忧伤时,请再次审视自己的内心,

你们会发现曾经的快乐如今却让你们流泪。

你们中有些人说:“欢乐胜于忧伤。”

另一些人则说:“不,忧伤更伟大。”

但我要说,他们是一体的。

它们一同降临,当其中一个单独与你同坐时,

记住,另一个正在你的床上安歇。

的确,你们就像在忧伤与欢乐之间摇摆不定的天平。

只有当你们彻底空虚,你们才能平衡稳定。

把你浮沉不定的快乐和悲伤都留给

那用你来称量金银的守财奴吧。

纪伯伦说:快乐是没有面具的忧伤。喜怒哀乐,人人都有,如果说快乐就是没有面具的忧伤,那么爱就是没有面具的恨。同样,天堂和地狱也是一体的。地狱的出现,是因为有了天堂,就像硬币反面的出现,是因为有了正面。也许我们已经理解,欢乐就是忧伤,他说:你被伤得越深,以后就能承受更多的欢乐!他又说:无论你是忧伤还是快乐,你都要向内看。曾经的快乐成了忧伤,曾经的忧伤成了快乐。这只是第一步:让你向内看。

第二步就告诫你:不要执著于追求欢乐,也不要执著于去掉忧伤。他们都是一体的。你希望得到欢乐,不可避免一定会有忧伤。如果你真的去掉了忧伤,欢乐也不会降临!

有人认为完美的人生,就是只有欢乐没有忧伤的人生。不可能的,这种完美永远不会存在。因为欢乐和忧伤是一体的,无法只要一个不要另外一个。人生一定不完美的。你执着于爱,恨一定会来;你不想要恨,爱也会消失。你执着于天堂,地狱一定会出现;你不想要地狱,天堂也会消失。你执着于欢乐,一定会带来忧伤;你不想要忧伤,欢乐也会消失。

“在晴天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几百万、甚至几十亿年前宇宙的面貌。宇宙所有的物质都来自宇宙最初的大爆炸。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己的路。”我想在这个世界还有无数另外的风景,“所有的有机体都是有那些曾经融合为一个星球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所以,我们也是星尘”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我瘦小的身躯及浅薄知识去探索无垠浩瀚的宇宙。但我相信我思故我在,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的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