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读书笔记

《正念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与精神分析齐名的三大心理治疗方法之一的行为治疗的发展经历了 3 个阶段,分别是盛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传统行为治疗、发展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以及近 20年才开始兴起的语境主义导向的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浪潮”。

第一浪潮:

“行为治疗”一词最早是由斯金纳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应该说,行为主义的理论存在已有很长时间了,但行为治疗与行为咨询的发展历史却远远短于其理论存在的年限,行为主义的研究早在弗洛伊德进行心理分析的研究时就已开始,但行为治疗的发展却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事情,不过,在较短时间内行为治疗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行为治疗与精神分析不同,从一开始它就是植根于实验的发现之中的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主要包括下述3个部分;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的原理。其理论及治疗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有巴甫路夫,华生和斯金纳,后来有沃尔朴、艾森克和班杜拉等。

总之,在这一系列实验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理论基础上行为治疗派提出了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的两个假设,并由此发展出行为治疗。

由于行为治疗只注重注意记忆以及心理表征的特征性作用,并单纯强调心理病理。所以20 世纪 60 年代,A.T.贝克教授在大量临床心理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行为疗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帮助当事人回想其对事情的构建,使其得到新的意义,从而达到治疗心理障碍的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感、行为及其反应均与认知有关,认知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是各种内部和外部不良刺激所致,同时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

学习理论则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习惯,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即使是适应性行为和习惯。

反之,不良行为也可通过学习得到矫正。 认知行为疗法是两者的结合,它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的改变。

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拓展了已有的认知行为疗法,融合了东方哲学的内涵,创造性地借鉴辩证法、灵性、关系以及正念等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治疗技术,提高个体心理的灵活性。

它与传统认知-行为治疗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聚焦当下并全盘接受当下体验;鼓励来访者采取积极灵活的行动,改变生活中可以改变的领域;帮助来访者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过一种与自身内在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这种行为接受与改变之间平衡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我们的来访者缓解其心理痛苦,而且更适合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体解决自身的心理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念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