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Leo的日常

故事一:

【自由书写的时候,拿出我的“感恩石”,放在手里摩挲,儿子看到了问:“妈妈这不是你那天路边上捡来的吗?”

我看着这块石头笑:“是啊,你看,多漂亮,黑的透光。”

“你买了那么多水晶石为啥不用呢?”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这块石头很漂亮,当时我第一眼看到它,它就静静的躺在哪里,似乎在对我说,‘带我回去’,我觉得它就是应该跟我在一起的,所以我就把它带回家了。看着它我就高兴。”

“妈妈,为什么你捡个石头就这说得这么好,我捡个石头你就说是垃圾呢?”

我.......】

当我把这个对话过程丢给家长们讨论的时候,他们回应说:

“因为他捡的石头你不喜欢。”

“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算是垃圾也是美好的。”

“妈用自己的审美标准衡量孩子的眼光。”

.......

所以反省一下自己,当你说尊重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带有条件呢?符合你期望的,就尊重,不符合你期望的,就贬低?

当我询问家长会如何回应孩子的时候,我得到这些建议:

“儿子,你的审美水平差我一大截,我捡的就是宝,你捡的就是草”

“我的石头在你眼里是垃圾,在我眼里是宝贝;你的石头在我眼里是垃圾,在你眼里是宝贝呀。”

“我可能会说:说你的石头是垃圾,是因为妈妈有眼无珠,可能我们彼此的站位不同,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我会回应儿子的提问。‘你的提问让妈妈有机会觉察到自己平时的语言模式。感谢你,孩子!又一次帮助妈妈成长了。’ 后面的你一定可以自由发挥、创造理想效果。”

“小伙子很聪明啊,本质上都是石头,只不过评价标准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看物及看人,其实都一样,也可以借此鼓励孩子不要人云亦云,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的观点,另外,如果能和孩子一起讨论下孩子捡的垃圾,听他们讲一下他们认为有趣的地方,也会增强他们的信心,直接告诉他们这是垃圾,他们估计理解不了,当然会一脸懵比。”

......

这些建议有些可以让自己跟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有的可以增加和孩子的链接,有的发现了可教时刻。

这些建议都很好,也引发我一个好奇心,如果我用这些建议回复Leo,他会怎么样?

于是我尝试从中选择一两条跟Leo讨论,问他如果我当时这么说,他会有什么感受?他说:“感觉你是不是又学了什么拿我做实验呢!这不是我妈会说的话。我也肯定会很生气,因为我后面想说的话,就说不出了。”

这段对话的后半部分是:

【 我简单粗暴的问了句:“你其实想说什么?”

Leo回我:“你别老是两套标准,你又不是我,以后别乱说我。”】

所以我想,当我们真正的认可一个方法或理念,你用起来才会像你的,它才会真正的有效。


故事二:

早饭时间,我给先生分享我这两天发生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冉冉老师升级了《21天生命故事疗愈日记》,我在实践,这里面有十个书写主题,第九个书写主题中有:

亲爱的宇宙,请您帮我实现————的心愿。

我第一天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宇宙,请你帮我实现【财富自由】的心愿。为此,我会调频自己的每个细胞到「财富自由」的感觉频率上。

写的时候我对自己点头,嗯,你确实活在「财富自由」的感觉里,我没有让金钱困住我,我一直在做我喜欢做和想要做的事。

我第二天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想着么写,脑袋里一个声音说:“给你多少你都看不见,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匮乏。”

我忽然间想起来,昨天我获得一个付费的邀请,今天我收到了一个学员的报名缴费,可是这些,我都没有书写进让我觉得幸福、喜悦、感恩的故事中。

我内心有点不安和自责,怪不得我总是觉得自己没钱呢,原来是我自己看不到。」

“你说,我怎么总是看不到我的获得和富足呢?”我问先生,“如果给你,你也看不到,那站在给于者的角度,谁还愿意继续给予?”

“妈妈,问你个问题,如果有人送了你一个礼物,你没收,那这个礼物应该属于谁?”埋头吃饭的Leo忽然说话。

“属于谁?”我一下没反应过来,看着他。

“问你呢?”他看着我。

“哦,属于送礼物的那个人。”

“没错,如果别人送你个礼物你没收,那这个礼物就不是你的,他还可以把礼物送给别人。同样的,有些人会说些不好的话,如果你不理他,不接收这些话,他自己会越说越气,最后气到离开,因为那些没被收的话都还是属于说话那个人的。”

什么意思?我看看他,又看看偷笑的先生,似乎有点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我因为看不到自己得到的这些,才会觉得自己很穷?”

“不是觉得,妈妈,我的意思是,你会真的很穷。”

不是,等等,我在被我儿子教育?反应过来刚想张嘴,

“我在《小狗钱钱》上看的,你有兴趣可以自己看。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Leo放下碗,自顾自的走开。

感觉喉咙里被塞了什么东西。

先生笑笑:“不舒服了?不是坏事情。我去洗碗。”

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呢?有这样一个能听懂故事还能回应你的孩子,不是应该开心和骄傲吗?

当我书写完毕,看到那个不愿意被批评的自己,那个喜欢听好听话的自己,那个只想倾诉一下并没有想要获得建议的自己,我明白,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了,不会因为触动我情绪的是别人还是我儿子而改变,或许我会因为这个触动者是我儿子选择自己消化这个不舒服,会以内这个触动者是别人而发火。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Leo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