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网佛山讯(记者 文远 彭发联)一提到广东佛山,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代宗师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荧屏上的英雄人物,懂点功夫的人甚至会想到“佛山无影脚”这个独门绝技。事实上,佛山作为南派武术的发祥地,也是国内首个“武术之城”,咏春、白眉、伏虎、罗汉、洪拳等拳种一起支撑起了这片武林的天下。
佛山武术兼收并蓄,纳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佛山特色的武术体系。但是,在佛山的武术运动和武术文化一片繁华的背后,近年来却隐藏着传承模式单一、武馆呈现小散的状态和“墙内开花墙外香”等状况。日前,《佛山市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初稿)出炉,提出将建设佛山功夫研究院,整合佛山传统武术资源,把各大拳种、诸多派别统归于“佛山功夫”一面旗帜下,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相关职能部门频频做出大动作,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合力打造一个“功夫圣地”,重新擦亮“佛山功夫”这块世界级的金字招牌。消息一传出,佛山本地的武林人士倍受鼓舞,认为新的发展计划顺应潮流发展,让佛山武术迎来了生机。
佛山功夫是世界级名片
说起佛山,不得不提武术。“我对佛山的印象就是武术,黄飞鸿、叶问之类的,我有小孩的话我都会叫他去学武术。”市民欧先生说。
佛山素有“武术之乡”美誉,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全国首个“武术之城”的称号。佛山历来习武成风,武馆林立,武术界人才辈出,张炎、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作为佛山武术界的代表人物更是蜚声世界。
清代的佛山武术基本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清末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山武术逐渐从单纯的强身健体、表演娱乐演变成驱逐外敌、保家卫国的革命助力。
150多年来,佛山孕育的武术名人不胜枚举,还保存了一批武馆、武术名人故居及大量的武术史料及文献。清朝中叶以后,佛山武术走向世界,现在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以及不少衍生的拳种和流派的根都在佛山。因此,佛山被国际武术界视为武林“圣地”。
“孔子”和“功夫”是目前世界对中国文化高度认同的两大名片。据考证,这里的“功夫”,其源头正是“佛山武术”。国际上称中国武术为“中国功夫”(Chinese Kung Fu),追根溯源,这是粤语词汇,是由近代珠三角海外移民带向世界各地的。据专业人士估算,佛山武术在海外武术弟子有2000多万人,特别是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深受“中国功夫”影响。
在佛山市政府研究室去年发表的《佛山市建设中国武术名城路径研究报告》中指出,佛山“因佛而起,因武而兴,因商而盛”,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相比陶瓷、粤剧、龙舟等传统文化,佛山武术更容易跨越种族、阶层、文化、地域界限,具备强大的文化穿透力,是佛山唯一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文化元素。
三大载体打造功夫圣地
武术文化作为佛山最为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主要形象标志,早已名扬海内外。2015年12月30日,时任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在佛山市政协召开陶瓷文化和武术文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陶瓷和武术文化是佛山最靓丽的文化名片,是佛山文化最重要的DNA,传承和发展好陶瓷和武术文化,是政府应尽的历史责任。
日前,佛山市体育局公布了《佛山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初稿)》,计划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建设佛山功夫研究院、佛山功夫主题景区、佛山功夫角三大载体。
市政协委员、佛山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梁永流表示,佛山武馆有429家,普遍呈现出散、小、偏的状况,缺乏资源整合平台,三大载体的建设有利于整合佛山散落的武馆和社团搭建共同的功夫文化认同体系,形成合力展示佛山武术魅力。其中,研究院还可以依托佛山武术的历史内涵、群众基础和国际影响,在武术文化建设中掌握制高点和话语权,打造成南派功夫的圣地。
市体育局局长魏启文表示,佛山武术在东南亚、美洲弟子众多,相关部门还将组织“佛山功夫”海外行等活动,加强与海外文化的交流,有力推动佛山走向世界,形成佛山对外开放新格局。
《佛山市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内容让佛山的武林人士倍受鼓舞,以前传承武术文化都是靠口口相传、师徒传承,这种渠道单一,新的发展计划让武馆也迎来了生机。顺应潮流发展,武术走进校园、建立武术学校这条出路可以让他们维持生计,以武养武。
佛山市教育局相关人员介绍,市教育局正在草拟佛山市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武术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佛山武术进校园、建设佛山武术特色学校。
市民梁先生建议,政府可以定点开展课程来鼓励市民、青少年参加有关佛山武术的课程。“首先由娃娃抓起,现在大家的娱乐都改变了,如果不从小培养,长大后很难做到。”
谈到“武术进校园”,黄镇江介绍,从1999年起,鸿胜馆便开始探索“校馆合作”模式,“武术进校园”推广活动至今已先后在佛山第五小学、深村小学、城南小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6所学校开设了蔡李佛拳培训班。他认为,武术进学校当然要有规划、计划和标准,还要有延续性。“在小学三四年级学武术,但到了五六年级、升中学很多学生都终断了,是否能够让他们升入中学后继续在武术上深造呢?”
此外,佛山武术还应拥抱“互联网+”,利用线上线下推动武术的发展。
梁永流认为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互联网整合各武馆资源,同时还可通过网络与武术爱好者进行互动。“我们有活动就上传网上发布,我们还想整合我们海外的弟子的资源,有趣的事、甚至是重大事件活动都通过网站向外宣传,这个对产品诉求通过平台收集到一起,从而倒推佛山功夫产业化。”
文化富矿带来产业春天
在佛山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形成的《打造“佛山功夫”名片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佛山市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中指出,“佛山功夫”不仅是世界功夫文化的突出代表,还是一个文化富矿。而佛山武术与旅游、教育、医疗、养生、中医、动漫、饮食、影视、雕塑等行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山市教育局梁南贻科长说,市教育局正在草拟佛山市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武术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佛山武术进校园、建设佛山武术特色学校。他说,武术带给学校、学生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文化、一项运动,它还兼具了多项功能——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强体。
佛山市武术协会主席薛绵本曾多次到河南登封、河南陈家沟、河北沧州等武术之乡考察。薛绵本介绍,这些地方通过建设武术一条街、武术学校、武术研究院,接拍影视剧、武术表演等,促进了武术的产业化,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认为,佛山拥有更为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有望通过《佛山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释放出应有的价值功能。
2月27日,《佛山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中的佛山“功夫角”已在顺德顺峰山公园启动。副市长麦洁华在启动仪式上透露,武术文化元素还将融入城市建设中,在各区建设功夫主题公园,推动武术文化与旅游元素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到佛山。
在《佛山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初稿)》中,已经明确指出将以祖庙叶问纪念馆、黄飞鸿纪念馆、鸿胜馆、精武馆为主线,建设“老佛山街”武术主题线路;结合听音湖飞鸿馆、黄飞鸿国际文武学校、西樵影视城、黄飞鸿纪念馆,建成以黄飞鸿为主题的景区;以均安李小龙故居、杏坛马东村永春拳为主体,打造以李小龙为主题的佛山功夫景区。
魏启文说,提升“佛山功夫”的开发利用水平是塑造我市城市形象和文化影响力一把独特的金钥匙,在未来三年,佛山武术文化产业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部分资料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