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文是标题党。
李开复从宣布离职到宣布创业确实只隔了4天,但实际肯定在他宣布离职之前就已经开始运营了。不过,这么写看起来厉害一点不是嘛~
其次,要说个人品牌在李创业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李开复是个学霸,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当年被《商业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博士毕业后,李开复在大学任教,两年后被一位苹果副总裁邀请加入商业游戏,担任苹果公司副总裁,从此开始技术管理者的职业生涯。
在苹果的六年,李开复经历了苹果有史以来最烂的几任CEO,长期的裁员和人事变动让他决定离开苹果。
其后两年,李开复在美国硅谷的创新创业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者的职位,直到1998年加入微软,受命在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37岁的李开复来到当年朝气蓬勃的中关村,两年后因为成绩卓著被调回微软总部,出任全球副总裁。
2005年的李开复在微软微微疲软。刚回到美国的前两年在比尔·盖茨身边学东西的兴奋劲头逐渐消失——2005年的微软像个中年人,四平八稳,李开复觉得自己像“一个机器里的零件”,感觉不到当年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冲劲。而此时李开复因为给中国大学生的信和开复学生网,在远隔重洋的中国青年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你公司有个高管在大街上人人皆知,在公司却谁都不待见,那么他离开只是个时间问题。
2005年7月,他从微软跳到谷歌,惹上一场国际官司。同年九月《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出版。这两者相互借力,使他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在谷歌中国的工作定位也就顺其自然:公共关系和中国工程院的运营。
2009年9月4日,李开复从Google(谷歌)辞职,这比他四年前从微软辞职进入Google更让人震惊。网易甚至用了一整个专题来介绍他的故事。
4天后,他正式宣布创办“创新工场”。
这前面的经历和故事解答了他如果成功打造个人品牌并且借势创业的第一个原因——他职业生涯的高度,为其积蓄了巨大的品牌势能和信用背书。
苹果副总裁、微软全球副总裁,Google高管,都让他成为当时中国名副其实的互联网第一人,而那几年也正是这三家公司如搭载了火箭一般发展迅猛,如日中天的时候(特指2005年前后,并非李开复真实工作时期),一方面是品牌差异化,在当时有类似经历的人很少,自然容易得到关注和认可,另一方面,大平台对个人品牌的背书效应非常强大。
但是如果李开复仅仅只是一个安安静静的高级管理者,他的个人品牌只能辐射到公司及周边合作伙伴和客户,李在2000年开始写第一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在国内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他作为教育者、作为青年精神导师的个人品牌开始凸显。
2004年,李开复给学生的信已经写到第七封,并在建立了开复学生网(其后更名为“我学网”,现在已经打不开了),2005年,《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出版,成为当年及其后几年都炙手可热的畅销书,在我印象中是“互联网+鸡汤”最成功的一次。
那几年,李开复写了7封给年轻人的信,出版了5本书,发过一万多条微博,在大学做了近千场讲座,影响、鼓励了不计其数的中国年轻人。
本来还想谈下李开复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建树,但是经过查证新浪微博于2009年11月3日才正式上线,虽然李开复一开始就在微博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给自己制定了每天发10条的规定,但他的微博大v身份在他创办创新工场之后,也就不赘述了。还是将关注点放在如何依托个人品牌撬动创业这一点上。
李开复是如何创建创新工场的?
创办一个像创新工场这样的机构,需要几个核心要素:投资人、管理团队、客户,以及围绕于此事的商业模式。
在谷歌中国任总裁期间,李开复负责公共关系,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企业界、政府界的一群大佬。在柳传志、俞敏洪、郭台铭、陈士骏等知名企业家们的支持下,创新工场创建的45天内,就确立了未来五年投入八亿的蓝图。
在中国任高管的几年,李开复也搭建起从管理到技术的本土化团队。李开复的个人品牌和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让创新工场“创办第一天就收到了7000份简历”,随着模式逐渐清晰,大量的创业者也涌来,创新工场不缺人力资源,也不缺客户,这些都来自李开复早年打造的个人品牌基础之上。
启发:
1、一专多强的斜杠青年模式
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李就是一个斜杠青年,在大企业做高管的同时,写博客,出书,做讲座。但李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文采出众,演讲技能满点。而恰恰是因为他本身在职业上的光环才导致有人看他写的书,听他说的话。
所以,如果你的本职工作和你准备打造的个人品牌是相一致的,那么你依托公司的势能,共同前进会更好,如果公司本身发展潜力巨大就更会给个人品牌带来强大的品牌背书,李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如果公司没潜力,而且跟你的职业生涯发展八竿子打不着,那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换工作,如果实在换不了,可以考虑去做斜杠青年。
2、m型、p型人才各有所长
像李开复是典型的m型人,擅长管理,社交,所以他会很愿意去做传播自己价值观的事情,但有些技术大牛其实是p型的,就是不爱出去展示自己,闷头做自己的研发更自在,这样的人因为不会去表达,就会比较低调。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张小龙就是属于典型的p型人,可他克制沉默严谨的风格,就很招人喜欢,每次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却会被很多人疯传。这跟时代的社会背景有关,李开复是05年前后特别火,那个时候出来传道授业的创业者或者投资人还比较少,大家还比较吃他这一套,但是最近这几年有事没事就会有自诩为专家或者导师的人跑到公众面前去讲一套一套的鸡汤,大家都看腻了,这个时候张小龙这样沉默寡言的人设就特别戳人。
当然,我不是否定传播技巧的价值,只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3、公司如何对待个人品牌?
李开复选择出来自己创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当他的个人品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他在公司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他就会失落,会想另起山头自立门户(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但至少是原因之一)。那么,作为一个公司,如果某个员工,在个人品牌方面做得很好,那该如何处理?
现在对很多初创型公司来说,能够招到一个网红级的员工简直就是挖到宝,特别是自带跟公司属性相关流量的人,绝对是一本万利,但我们也见过强势个人品牌在出现劳务纠纷后对公司品牌的伤害。这就需要公司文化、营销环境、人事安排等方面系统性的评估和安排,也有像奥美广告曾刻意培养了赵圆圆等一批营销类个人品牌,奥美作为公关公司领导者的这个策略还是挺有意思的。
4、现象级畅销书的双刃剑
其实一直以来李开复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并不是特别好,因为我曾翻看过他的两本书分别是《做最好的自己》和关于微博的那本,但是都感觉好水。特别是前者,简直就是《意林》或《读者》合集。但是根据我最近一段时间对畅销书的研究,如果想要畅销,降低阅读门槛,塞更多故事和段子是必须的,这种在短期内会爆火的书,也很容易成为品牌升级后的槽点和黑点,需要取舍,具体等我把相关的总结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