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故事,不同的结局——我们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吗?

相似的故事,不同的结局

《无声告白》——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小说梗概:玛丽琳因为两次怀孕未能大学毕业,立志当医生的梦想就此破碎。女儿莉迪亚是家中的长女,也是父母的期望,期望她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玛丽琳梦想彻底破碎后,将全部身心都投注倾注到莉迪亚身上,她下定决心教育培养女儿,让女儿像男孩子一样在学业上优秀,像男孩子一样上名牌大学,像男孩子一样当医生,让她将来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在厨房里打转一生。莉迪亚经历过母亲为完成学业的离家出走,内心留下了阴影,希望事事讨得母亲的欢心,只要是母亲高兴的事她都来者不拒,生物、物理、化学……所有的课程要全部优秀、所有的课程都要提前上;而父亲因自己是华裔,在美有不合群的成长经历,时刻期望女儿能够合群。而他们都不曾了解女儿真实的学校生活与想法,父母越抓越紧,学业与交际的压力越来越沉重,终于有一天,她承受不了期望而投湖自尽。

《摔跤吧!爸爸》

电影梗概:马哈维亚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他多年怀着一个未实现的梦想——得世界级金牌。他寄希望于自己有个儿子,可以帮他完成这一梦想­­,结果一连生了四个女儿。接二连三地失望沮丧之余,意外发现两个女儿也有摔跤天赋,他不顾世俗之见,要自己培养两个女儿成为摔跤手,开始了种种苦不堪言的训练。这个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们能通过艰辛的努力,赢得冠军,[实现自己夺冠,为国争光的梦想,也赢得属于自己人生的选择权,而不是像无数女孩一样洗衣做饭过一生。

这两个故事,父母都有未完成的梦想,都寄希望于孩子去完成他们未实现的梦想。为此,他们付出自己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去打造孩子。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只是结局不同,未实现梦想的搞得家破人亡,实现梦想的成为举国榜样。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该不该用严格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孩子?

一种观点是:当然应该,孩子年小无知,作为父母,有责任有意识地去教育培养子女,在他们幼小少年的时候,严格要求,甚至硬逼,使他们在学业和才艺上越来越优秀,使他们以后的人生有更多地选择。不逼孩子一把,不知道他们能有多优秀。这一观点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些子女也确实成就了自己,也感激父母当年的付出。

另一种观点是:不应该。他们不愿意逼孩子学他们不爱的东西,不愿意硬塞给他们无穷无尽地成绩和比拼,不愿摧毁他们童真的乐趣,不愿摧毁他们少年的自由。他们更倾向于散养,使孩子相对自由地生长,长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在这一观点下有所成就的也不乏其人。即使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他们也活的非常幸福和快乐。

讨论的结果:为人父母,有责任指导及培养孩子,家庭好的教育培养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但这需要对父母有较高的要求:

(1)真正关爱孩子,把他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或者自己实现梦想的工具;

(2)父母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经验、见识等,这决定了能否指导教育及其水平高低、正确与否;

(3)父母能够体力行,成为孩子的榜样,使孩子钦佩;

(4)了解和关注孩子,孩子的性格、想法、优势等;

(5)父母的性格、人生信仰,培养孩子是个长期的过程,父母本身能够坚持不懈、热情、乐观,很大程度上决定培养孩子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似的故事,不同的结局——我们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