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 —— Coursera最火课程之一(上篇)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习,却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学习。我们一直在使用大脑思考,却从来没有试图查看大脑的使用手册。

“学习”本身还需要学习吗?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固定的吗?成年后大脑是否就停止生长了呢?我们为什么没有必要嫉妒天才?你将会在Coursera最火的课程之一《学习如何学习》中找到答案。

《学习如何学习》是一门为期四周的迷你课程,主讲老师芭芭拉·奥克利,从学校的反数学女王逆袭成工程学教授,这是不是很励志呢?看来学习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另一位老师特伦斯·谢诺沃斯基是一位计算神经科学教授,他为该课程带来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这门关于学习的课程,首先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出发,介绍了人脑的两种思维模式和知识的存储模式,然后运用人脑的运作方式,讲述如何有效学和多种学习误区,同时还给出了克服拖延的方法,以及记忆、睡眠、运动对学习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课程中更底层的一些理念,包括专注和发散思维模式,组块式知识存储,记忆、睡眠和运动;而实用操作层面的技巧,包括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误区和克服拖延的方法,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


两种思维模式:专注和发散

我们有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模式发散模式。当你在聚精会神看这篇文章时,就处在专注模式;而当你一不小心分了神望向窗外的朵朵白云时,就切换成了发散模式。

课程中老师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想象你的大脑是一个弹珠游戏机:专注模式中,障碍点排布的比较紧密,当发射弹珠后,它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而发散模式中,障碍点排布宽松,发射弹珠后它能在较大的空间活动。

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 —— Coursera最火课程之一(上篇)_第1张图片
专注模式
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 —— Coursera最火课程之一(上篇)_第2张图片
发散模式

这两种模式就像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同时存在,也无所谓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专注模式让你能更聚焦地思考,而发散模式让你能更具创造性地思考。当你学习困难的东西时,该使用哪种模式呢?答案是在这两种模式间来回切换。

超现实主义画家萨瓦尔多·达利,在创作时会手拿一把钥匙,然后闭目休息,当快睡着时钥匙掉落,他被吵醒,然后迅速进入绘画创作中。在《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这本书中,介绍了一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就是主动走神和觉察自己的注意力。

更为让人吃惊的是,这门课程还介绍了一种很违反我们习惯的考试的技巧。一般在考试中我们习惯先做容易的题目,遇到难题先跳过以积累信心。而这里却推荐先从难题开始,当遇到障碍时就做几道容易的题目,然后再跳回难题,如此循环往复。这正是使用了在专注和发散模式间来回切换的方式,专注容易让我们视野狭小,而发散正是让我们跳出某一思维误区的最好办法。


知识存储模式:组块

组块(chunk)是大脑中知识的存储和组织模式,在生理层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系列紧密相连的神经元,在信息层面,组块是通过意义捆绑在一起的信息碎片。

组块是一种信息压缩方式,它使得知识更容易被记忆,甚至能形成类似于肌肉记忆的下意识反应。比如在刚学开车时,要记住汽车启动的一些列步骤:系安全带、点火、挂挡、打左转向灯、鸣喇叭、松手刹等等。对于新手,往往需要一项项在脑中回忆,有时甚至还手忙脚乱;但对于老手就不一样了,这些动作就如同刷牙洗脸般行云流水,因为这系列动作已经在它们脑中形成牢固的组块了。

更为神奇是,当福尔摩斯初次见到华生时,就能准确道出华生来自阿富汗,当被问及他是如何下结论的,福尔摩斯回答说:“一系列的思索飞快地略过我的脑际,因此在我得出结论时,竟未察觉得出结论所经的步骤。” 这也许就是组块的最高境界了。

那么,组块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需要集中注意力,进入专注模式。其次,要理解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联系大脑中不同区域的信息,帮助创建初始组块。此时组块在大脑中还不够稳固,然后就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练习,加深组块在脑中的深刻程度。不仅要知道怎么做,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专注和理解这两步对大多数人都不是难事,但第三步通过练习获得使用情境却不容易做到。TED演讲中有一次谈到如何背单词,演讲者的办法就是收集该词在不同电影中出现的桥段,通过在多种语境中反复遇到某一个词来帮助记忆。这不正是运用了组块形成的原理嘛?

在学习某项专业知识时,入门阶段往往是创建许多分散的概念组块;但当专业深入后,小的组块就如同拼图般拼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组块群。这也许就是新手和专家的区别吧!当你脑中的组块越多,学习新组块就越容易,因为新组块总能和旧组块相联系,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

发现量子霍尔效应的物理学家张首晟,是加州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风险投资人。有人问他做这么多事情,是如何分配时间的?他说自己100%的时间在做物理,100%的时间在做教育,100%时间也在做投资,因为他认为这些知识都相互联系,形成一张大网,新的知识能非常容易地嵌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也真可谓是组块化的高手了!

所谓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在《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也介绍了类似的信息存储方式。该书的作者斯科特·扬也是一位学习高手,他曾成功挑战用一年时间完成MIT计算机系的33门网上公开课,而这么多课程通常学生需要花四年学完。斯科特在他的书中讲到,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形成结构,简化压缩的结构形成模型,而结构与结构之间又通过高速公路相连接。学习正是创造这一信息网络的过程。

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 —— Coursera最火课程之一(上篇)_第3张图片
信息的存储网路(来自《如何高效学习》)

记忆、 睡眠 和 运动

记忆是学习之所以有效的重要工具,课程中讲到一位患者为了防止癫痫发作,在被切除了大脑中的海马体后,竟然丧失了长期记忆的能力,虽然他仍能学习东西,但是过一会儿他连学过某项知识这件事都忘记了。

记忆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记忆,另一种是长期记忆。工作记忆储存的时间有限,而且容量也有限,一般只有四个插槽,这也是为什么演讲者在列举知识点时不能讲太多,因为观众记不住啊。工作记忆好比电脑的内存条,不仅容量小,还不能够长久保存。如果要长期保存信息,就需要硬盘了,这也好似我们的长期记忆,不过电脑的硬盘只需要写一次就行了,而人们的长期记忆却需要工作记忆的反复巩固,才能稳定形成。这也就是学习为什么需要不断重复的原因了。

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 —— Coursera最火课程之一(上篇)_第4张图片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形成长期记忆,除了不断重复这种笨办法以外,还有一种看似讨巧实则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图像加上各种感官想象让所需记住的内容印象深刻。为什么图像化有用呢?因为我们的大脑擅长视觉和空间记忆,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打完猎后需要找到回家的道路,也要记住哪里有鲜美的果实可以采摘,所以就进化出了强大的视觉和空间记忆能力。

像围棋大师这类普通人眼中的天才,他们的确有过人的天赋,即工作记忆的容量更大,普通人有四个插槽,他们或许能达到九个,这使得他们学习起来更容易。还记得两种思维模式吗?工作记忆也是专注模式的应用,但是过于专注反而限制了发散模式,所以他们也更容易被思维定式所绑架,从而更难激发创新。讲到这里,你心中是不是有些平衡了,我没有天才的学习能力,正是我的不专注让我更具创新性啊!

睡眠和运动,对学习也非常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我们为了学习而忽略了它们,这也是学习效率不佳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清醒时,大脑中会产生毒素;而当睡眠时,脑细胞收缩,毒素就会在它们的间隙中流动从而被排出。睡眠状态下,白天学到的知识也会被大脑进行重组和加强,这也是为什么善于学习的人总会在睡前回顾当天知识,有睡觉这么轻松的巩固知识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奖励大脑的最好方式是运动。要知道,虽然成年人的身体不会再长了,但是大脑还是会不断形成新的神经元的。但是如果新神经元不被使用,它们就会凋亡,有氧运动恰好能帮助新神经元存活。所以,您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运动了呢?不仅让身体更健康,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大脑更发达。


小结

本文介绍了Coursera课程《学习如何学习》关于大脑运作的底层逻辑:我们思考时用了哪两种模式?知识信息是如何在大脑中存储的?记忆、睡眠和运动对学习有什么作用?

那么,如何运在学习中运用这些脑科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我将在下一篇中为大家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 —— Coursera最火课程之一(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