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

用两个周末的时间刷完了第一季十二期《跨界歌王》,从开始无语地吐槽“北京卫视为什么要请一群演员上去跨界假唱”到一个周末连看六期根本停不下来,慢慢倒也看出了些门道。不如趁着歌王新鲜出炉的热乎劲儿,让我们来谈谈音乐类综艺节目吧~

作为今年音乐类综艺的一匹黑马,北京卫视《跨界歌王》在没有强势的平台资源和绝对优势的嘉宾资源的情况下,收视率三次夺得周末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第一名,CSM35城最高收视率达1.89%。在网络上,节目主话题与子话题阅读总量更是突破了85亿人次。不得不说,能在湖南、浙江、江苏、东方四大卫视综艺炮火的猛攻下突出重围,《跨界歌王》为电视音乐类综艺节目写下了一种新的可能。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1张图片
一种脱离音乐本身的可能

由《我是歌手》到《中国好声音》,音乐类节目的成功使得国内音乐类综艺节目似乎都走上了同一个套路:唱歌+外包装=新的音乐节目!唱歌+补位=我是歌手,唱歌+故事=中国好声音,唱歌+蒙面=蒙面歌王,唱歌+模仿=谁是大歌神。当《我是歌手》和《蒙面歌王》嘉宾重复率高到令人发指,被网友吐槽不如改名“蒙面歌手”的时候,《跨界歌王》率先在嘉宾的选择上,给了观众新鲜感。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2张图片
刘涛搭档王凯跨界感十足

前有上半年最红火的《欢乐颂》剧组“人气套餐”刘涛王凯王子文撑场面,后有“我的故事可以写小说”的内地综艺新面孔陈松伶以及热度与骂声齐飞的劣迹艺人姚笛的现身。不谈唱功好坏,就这样的嘉宾名单也足够让八卦的我至少点开来看一眼了。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3张图片
感觉姚笛长得和以前不太一样

但嘉宾阵容只能决定一个综艺节目的起点,在夏季的综艺大战中,真正带领北京卫视突出重围的,不是嘉宾,而是战术!在其他音乐类综艺以唱歌为主线拼命比试唱功的时候,《跨界歌王》打着歌王的名义拼起了表演和感染力。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4张图片
蒙眼唱歌形式感十足

多看几集《跨界歌王》你会发现,节目制作中,最精致的部分不是现场音响效果和选手的歌唱水平,而是舞美和道具。从第一期王凯的《匆匆那年》开始,《跨界歌王》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出舞台剧。比如传说中“在导演组有人”的小沈阳,演绎《大话西游》主题曲《一生所爱》,舞台上就出现了高度还原的电影场景。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5张图片
看到这一幕有点感动

演绎表现战友情的歌曲《兄弟》,舞台就变成了另一个战场。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6张图片
舞美为歌曲增添了许多悲壮

和周晓鸥一起唱京剧感十足的《粉墨人生》,舞台就是一个大戏台。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7张图片
戏台搭的原汁原味

还有王子文演唱微电影《时光诛仙》同名主题曲,导演组直接从剧组把电影原版道具搬上了舞台。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8张图片
完全还原时光当铺

精致得堪比舞台剧的舞美,配合演员们富有感染力的表演,仿佛每一首歌不是在唱给观众听,而是演员作为故事里的人,要把自己倾诉给知己听。而观众被这种精心营造的梦一样的场景感染,听着听着也就不再追究演员的演唱是否专业(甚至是否真唱),也不再看重谁才是真正的歌王。只是默默期待着下一位歌手的演出,迫不及待地迎接下一个惊喜。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9张图片
简单的头纱也能带来惊喜

这种利用故事对观众进行无声的感染和稍稍跳脱音乐主线发挥嘉宾演技优势来增加卖点的战术,使得《跨界歌王》顺利跳出音乐类综艺节目老旧套路,进入用内容为模式赋值的蓝海。观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还能看到与音乐高度契合的表演,让表演成为可以与音乐并驾齐驱的第二大亮点,又不像《中国好声音》里的故事那样与音乐本身背道而驰,只落得被嘲讽的结果。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10张图片
中国好故事

但是,在用战术实现了创新的前提下,作为地方卫视综艺后起之秀的代表作,《跨界歌王》也还是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第一,节目包装过于老旧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11张图片
像十年前的综艺节目

这样的后期包装简直充满了中老年表情包的气质,完全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这也表现出目前除了综艺意识领先的几大地方卫视和坚持走高逼格的路线的央视,地方电视台大多仍沿用着老旧的包装手法,审美未跟上时代的脚步。

第二,主持人缺乏综艺感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12张图片
北京卫视主持人栗坤

保持着标准的播音腔和颇有年代感的手势,对嘉宾一味力捧丝毫不接地气的表达。如果要说每一次欣赏完舞台上如梦般的表演之后是什么让我一秒出戏,大概主持人能占到很大一部分原因。北京卫视占有地理优势,主持人有央视的气度,十分大气。但大气却不接地气,也是电视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尾大不掉的一种表现。

第三,观众评审是摆设,评委仍是权威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13张图片
宋柯为评委代表

每一场比赛虽然有现场观众的投票,但最终决定谁能晋级的仍是三位现场评委,这种依靠权威说话的制作理念,显然不符合如今的市场规律。湖南卫视从2004年超级女声引入PK赛制和场外投票起,就已经将决定权交还给观众。然而十二年后的今天,当湖南卫视已经开始尝试反攻网络,做起了用素人表演撑起全场的《我想和你唱》时,北京卫视的这个表现却再次告诉人们,行业内的大部分电视人,对于市场反应滞后的不是一点点。

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_第14张图片
你开心就好咯

总体来说,作为观众,对于《跨界歌王》我是喜欢多过于讨厌的。但作为专注为电视行业操心一百年的电视迷,我觉得《跨界歌王》更像各大地方卫视电视人的一个缩影,它的突围和成功告诉电视人通过不断地赋值,电视行业仍然能够在互联网的威胁中保持内容生产的主力地位;但如果不提升与观众的互动性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十年后看电视的可能真的只剩老年人了。

-END-

C.F.

2016.09.01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跨界歌王》谈谈音乐类综艺的新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