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笔者前几天参加一个行业聚会,几个好友聊起来物流行当的一些趣闻轶事。大约是今年实在是行情不佳,坊间竟有传闻物流电商平台抢夺了原行业的利润层,令大家更不好过了,由此引申出电商存在实在不科学这么一个论点。这简直是厉害了word哥,脾气不甚友好的我实在不能用一句“存在即道理”反驳了事,且听娓娓道来。
1.货代分层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货代之间的协同分工,虽说货代之间错综复杂,但分析其上下游,垫资状况,利润状况大致可分为三层:庄家,二级货代,三级货代。
庄家:存在于口岸或者有直接船公司分点的地区,以各大基本口岸及围绕其的经济区展开,它的上游(供应商)是船公司,下游(客户)一般是二三级货代或者大型直客(货量在200TEU/月),而它的结算,在一般情况船公司会要求7天结清运费款,它放给客户账期在30-45天左右,所以基本上庄家都会垫资在箱量*单价*23天这个数字的资金,即垫资数额巨大。那么庄家的盈利情况呢?船东一般不会在同一个产品(航线)只有一家专家代理,防止一家庄家做大而危及本身的利益(话说放一家的话庄家也大概垫不起这钱),所以会有5-10家同质产品,且拿到的底价基本一致,在这里,庄家除了赚取运费差价之外,还有船公司的任务返佣,基本上庄家会依存这两点赚取自己的利润。毛利大约在5%-10%。但胜在流水线,批量生产:量大。
二级货代:存在于口岸及二级城市,它的业务组成会较为复杂,业务板块一般会分成同行货和直客货,即它的业务模块这两种会并存,且比例从3:7到7:3都可能存在,而它与庄家差异点在于垫资,二级货代主要垫资情况会存在于直客板块(当然它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把垫资转移到上游即庄家)。它的上游有少量的船东,但主要组成是各大庄家,而下游按上所表,情况不一而举。它的账期分为两种:同行货基本上会在30天结算,异地同行几乎都是买单结算;而直客货会依据各个客户的不同而定制,千差万别,从0天(买单)到30天,45天,60天,甚至90天。风险相对来说会比庄家高,但利润情况比较良好,依托信息的不对称的特性,差价是主要的利润来源,毛利在10%-15%不等。二级货代的操作模式相对三级货代而言要标准一些,每天会处理很多非标的东西然后信息传递给上游(比如做个托书、做个原产地、做个保函等,因为它的下游可能真的是个白板),它属于将信息整理成标准的那一层,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二级货代最大的贡献的也不为过。
三级货代:刨去庄家和二级货代,剩下的就是三级货代了。它们存在于工厂周边,或者三四线小城市,业务板块也相对比较单一,但是也最为复杂。单一在于他对面的都是同一类型的下游客户,复杂的是这些客户的需求种类非常多(从税务、外贸、包装、运输种类甚至人事等等都可能有服务需求);它的账期会依托所处直客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甚至人文不同而不同(比如纺织行业,低利,国外收货人平均付给国内工厂货值的时长为3个月,可想而知这些货代收到钱的时长有多久了),总体而言风险相对其他两层是最高的,当然毛利也会更高(这里不得不说资本论的先进性..),在20%-25%,依托的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据可考的情报,上海提单改单费一般会500RMB左右,但在三级货代正常要收到800-1500RMB,外贸物流里面涉及的部门(各类自贸区,各类海关,各类检验检疫局,各类堆场,各类船公司衙门等等)、流程非常多,产生问题的概率也会很大,这些都可能是利润的来源。三级货代的操作模式非常不标准,但基本是处于传话筒+自己私料的阶段(上游要什么,再经过自己“加工”去问客户要什么,客户若没有还要帮忙“制造”出来),简单来说是绝对服务直客的一层。在各种“标准”都不标准的年代,直客成功把实盘做成,三级货代简直功不可没。
笔者本来想来点三个层级的货代的统计数据,但翻箱倒柜查遍网络也没啥可考的数据。不得已,就参考了《中国国际货代物流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及中国国际货代物流协会检索的一些数据,做了几张表格。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相信各位看官对各层级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因为人为刨除了仓储、拖车、报关等一大票群体,这里不表)。
2.利润层
从以上分层可得出,货代这个行业大致分了三种利润层,从表格也看得出大家大致是赚的种白菜的钱(工作量大)/种白菜的钱(事务繁多)/种白菜的钱(利润微薄),以及担负的是买摇头丸的风险(Ⅰ级)/卖白粉的风险(Ⅱ级)卖冰毒的风险(Ⅲ级),此处都是辛酸泪,揭过吧....
以上加入餐饮纯粹是凑个数,请忽略。
3. 各利润层存在的依托,以及若用辩证的眼光看的话,哪些依托已经发生实质改变?
有句话是:存在即合理。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技术手段在进步,货代的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在提升,中国的制造行业由粗制滥造渐渐到了精细阶段,那么,货代的阶层,架构,模式,利润焉有不变之理?
用辩证法来讲,”存在即合理“实际已经可以完美的反驳主题,但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不满足。我们可以讲十年前海关报关需要手填,而今天的电子化无纸化是不是抢了这群人的饭碗呢(原来我也会抬杠/捂脸)?答案当然不是,而是手填报关已经阻碍了外贸大势的发展,影响了人们对利润空间增长的追求,所以它【消失】了;本质上来说,报关员依然存在,只不过时代对这个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回到货代行业,这三大利润层的所存在依托,是否发生了改变了呢?
答案肯定是的。三级货代的依托是人际关系,直客低专业度,以及流程不规范造成的各种问题。人际关系不必解释,直客低专业度: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开始,整整十几年中国的制造业完成了疯草式增长,而长时间的黄金岁月让物流费用在整个外贸比重占比很小,由于不必问物流要“利润”,所以不必懂物流,导致低专业度,这也成为了三级货代生存的基石(庄家和一家货代由于往往需要“量”,所以大多数时候服务不了直客)。流程不规范:中国的外贸发展有多久,货代发展就有多久,海关/商检等等一系列部门发展就有多久,大量的法规不健全,大量的操作不规范,导致直客方承担大量非标的问题,直客其实并没有精力处理这些由于订单流转而产生的问题,三级货代则承担了大量该种工作。
下附中国GDP走势图及外贸GDP走势图,可以看出十年的黄金增长,让制造业外贸行业根本不必从物流要利润,业绩的增长足以掩饰一切成本的高昂,和流程的不标准。而这些掩饰,将在人口红利,地域红利,国情红利结束的今天,而水落石出。
下图是全国货运增长量,由于货代企业增长的数据不可考据,用其来探讨一番。明显看出,2011年后,物流行业已经“春江水暖鸭先知”。
庄家的依托则是资金,人员,关系。想必这个不必说的太细。
而二级货代的依托则处于庄家和三级货代之间,可能都占有,亦或比例不尽相同。
讲到这里,回到原先的主题,他们生存的依托发生变化了吗?从经济层面来说,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经历了4万亿,在经历了2015年BDI指数的冰点,这些宏观的指数和标向,似乎太过官方而不好理解,通俗点将:实体经济不太好!再也不是挖个坑就能赚钱的草莽时代了!要省钱!所以,要问物流要利润!这点是最大的变化;从人的角度来说,2012年第一批90后进入市场,2016年第一批95后进入市场,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批不相信关系,不喜欢关系,想打破关系的一代。
基于以上两点:这是给我们物流行业带来最大压力的原因。
4.讲了这么多,到电商了
电商存在的依托是什么?电商到底碰触了哪一层利润呢?
电商是基于互联网,而互联网是基于连接。电商在物流这个领域,最大的依托是人人求变。正所谓“穷”则思变,物流行业恰好处于这么一个阶段。从客观来说,直客要求打破信息不对称的要求越来越高,庄家对人员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流水化),从而对标准化要求越来越高,二级和三级突然发现直客越来越不好“忽悠”,而政府部门办事越来越标准和透明,使得原先的一些桌子下面的收入越来越少。大致,物流电商就是基于这么一个局面而诞生的。
老实说,电商碰触了所有货代阶层的利润。
我们看一下根据上海知名综合物流平台【九爪鱼】所提供的数据做成的表格。
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发货人,为什么会成为平台的忠实客户呢?货代行业也许不会深挖这些原因,而真的要深刻认知的话,只能更老实的说:这些都是这么多年不该赚的钱,现在,货代行业该交一些学费了。以下一张图更是深深的出卖了结束了红利的外贸行业,从物流要利润的心声。
不过如果看账面的话,貌似电商又没赚货代和直客的钱(电商所赚的钱并不在以上所述的供应链里面流通中产生),拒九爪鱼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的模式并不是从中间赚取差价,只是更多的把一些非标的,不对称的,不透明的信息整合之后提供给广大外贸从业人员,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反而促进了外贸行业的良性发展。但物流各阶层赚钱赚得少了,最根本原因是直客学会从物流找利润了….(所以现在是交学费),笔者认为,结束了草莽时代的货代企业,要从“服务”要利润。和外贸行业一样,当业绩的增长掩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时候,就是到了要改变自身的时候。
5.回归正题,那么电商赚啥钱呢?
首先上一张前文出现的图。
为什么要上这张图呢?原因很简单,电商的核心利润和这图的字眼息息相关。
为什么货代要承担平均7的风险,但只有1的利润呢?这不科学。货代好歹也是和律师,金融,房产同样高端的服务行业好不好,也是属于第三产业好不好!电商要做的就是让整个物流行业的资金流,业务流,风险控制,重新配比到合理位置。
电商出现的时候,就和另外一个词脱离不了关系【平台】,大抵这俩词都是一起出现的。思考下来,电商赚的是平台的钱,当电商以交易为基础纽带搭建一个平台的时候,操盘者就发现:咦,我们可以玩的变多了嘛。以上三方加上直客有需要融资的时候吧?有需要寻求服务的时候吧?有需要…等等的时候吧?而这些,是电商赚钱的根本。
还是以九爪鱼平台为例,据其负责人所描述:说到底,是所有阶层除了业务本身,还有业务延伸出的需求,而这些电商去提供服务的时候,恰好没有碰触任何阶层的利益。从这里回答,其实电商并没有直接碰触各阶层的利润(那些吼由于电商运价透明云云的,其实只是给以前交学费而已)
值此风云激变之时,诸位同仁更不应抱残守缺,愿以漠浩之心态,拥抱新思想,拥抱新观念,拥抱现在,拥抱未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