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思维意识当中,不同的范畴相契合的焦点,即“交叉点”。人们在交叉点上爆发出来的非凡创新思维,我们称之为“美第奇效应”。当今有很多令人惊叹的成就都是产生于不同领域的交叉点:模仿蛋壳和贝壳的圆弧形表面建造的歌剧院,外形优美而且更加坚固;皮克斯公司把计算机技术用于动画电影的制作,从而名声大震……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大一时读过的另一本书叫《创新自信力》,它更加纯粹地讲创新行为,而《美第奇效应》则注重交叉点上的创新。同样是介绍创新思维的两本书,在很多观点上是一致的:首先要有自信,相信任何人、任何专业背景的工作者都能迸发出创新想法;多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并留心生活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有了想法之后,立刻付诸行动,不要有丝毫迟疑,不要严格遵守传统的处理方式,不要纠结于计划。可见这些都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先决条件。
如何才能发现更多的创新想法?《美第奇效应》的观点是:只要我们能够达到各种学科、各种文化的交叉点,我们就会有更多、更大的创新机遇。因此,广泛的学习和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工作者有利于我们发现创新机遇。如果一直在一个领域深挖研究,是很难发现创新机遇的,过多的专业知识会强化学科之间的思维联想壁垒。但是否就应该鼓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当然不是,起码我们应该掌握我们涉足领域里的足够能被称之为核心能力的知识。毕竟在进行交叉点上的创新时,肤浅的学识不利于创新想法的实现。我们要做的是在深度和广度之间取得平衡。
一个成功的创新者需要学会舍与得的智慧,特别是在交叉点上的创新,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偏离原来的轨道去发展一个新的领域,难免会受到怀疑,也往往需要抛弃原来成熟的人力物力资源来白手起家。书中认为在交叉点上创新比在既定轨道上进行创新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大概就是因为在交叉点上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受到更少的支持。但是一个目前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或是一个在当今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领域,往往是机遇。与其与强大的对手正面竞争,不如转向另一个方面去发展。在这里我想引用一段猎豹移动CEO傅盛先生在今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的一段演讲(不知道会不会跑题,但是我当时在现场听了,很有感触~),虽然他的主题不是交叉点……
所以今天我来演讲的时候很多同学就问我说你可以讲讲你为什么要选择海外?为什么要选择全球?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我今天想讲一个关于猎豹移动和我自己的创业故事,我记得在几年前我去过一次西班牙,我去西班牙的感受就是这个地方的小偷太多了,因为我们的一个朋友就在我身边丢了钱包、丢了护照,我们去宾馆入住的时候,三个人的入住在没有排队的情况下半了一个小时。任何地方我都觉得这个国家怎么这么不靠谱?这么的没有效率?但当我走在西班牙街头看到大街小巷都有哥伦布的铜像的时候,我又突然在想也许正是西班牙的不靠谱造就了哥伦布,哥伦布当年就是靠着一个不靠谱的想法,觉得向西走就能找到印度。在葡萄牙的认真演算的情况下都觉得不靠谱,但是哥伦布找到了西班牙,开始了他的全球大航海之旅,他最后一天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和欧洲,改变了全球大陆物种,改变了所有人类的命运,就是因为这个不靠谱的想法。我刚看到文厨的时候我也在想,其实他三年前的时候也是一个不靠谱的想法,要办一个所谓的GMIC,其实到今天他还觉得英语比我更差一点,因为他从来没有出过国,当雷总跟我讲起这个不靠谱的故事的时候,我也应该成为一个不靠谱的人,因为只有突破自己的限制,才有可能做得不一样。
很多创新想法都是被认为“不靠谱”的,特别是在交叉点上创新想法。其实世间万物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即使在很多人看来它们八竿子打不着。但交叉思维就是需要有开拓精神,因为其所涉及的概念是如此不同,其所联合的方式又是那样的奇怪,很少有人认为它会成功。但创新往往就需要用上完全不同于大众的传统方式的新视角,起码要把头脑从某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勇气和执行力也是发生“美第奇效应”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失败是无法避免的,风险也是难以规避的。创新不应该成为濒临失败时的救命稻草,在处于成功时进行创新时才能更从容地面对风险。所以在有创新想法之后就应该勇敢去做,DO IT NOW.同时用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可能受到的质疑和阻拦。充足的资源并不能减少风险的产生,制定完备的计划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利用手头上的资源,至少能保证在崩盘后还能东山再起。
对于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来说,对创新的激励非常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营造出一个允许犯错的环境。历史上重大发明成就的出现,经常伴随着更多的无用成果的产出。科学家一生中有一项或者几项重大成果便使他名垂千古,世人没有注意到也无法注意到他在产出过程中成百上千次失败,但这是真实存在的。对创新的奖励很有必要,但是人们如果把一项任务视为获得奖励的手段,又会造成他们创造力的衰减;对失败不应该惩罚,因为失败中往往能获取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不允许出现的应该是重复犯同一个错误。管理方面,我资历尚浅,还不知道如何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
(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外国人写作习惯的问题,看外国人写的书总觉得有些吃力,句子很长很拗口,而且经常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翻来覆去地说……不过在读书的过程中把重点提炼出来读还是收获很大的~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