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归因理论—我们对行为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吗?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意识到这种对人对己的不同标准,并经常反思自己:我是否犯了基本归因错误?我是否有自利偏差?

王延平 || 归因理论—我们对行为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吗?_第1张图片
沐浴新阳光,学习爱的艺术

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都是正确的吗?

归因理论的研究者发现,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造成的影响,这种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的倾向,被李·罗斯(Ross,1977)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如:看到别人摔倒,我们会认为是他笨拙,而不会觉得他只是被绊了一下;看到别人微笑,我们会认为他心情愉快,而不会想到他是为了表示友好,等等。

在悟义老师的《高明中庸 修身为本》一书中,看到一则小故事,似乎也能反映出基本归因错误。

孔子于陈、蔡绝粮之际,七天没有吃过饭。一日中午,颜回讨回一点米,便生火煮饭。孔子出门时,看见颜回正从锅中抓饭吃。颜回是孔子最信得过的学生,怎么能在大家都饿的情况下,独自偷吃呢?孔子大惊之下,只好装作没看见,闷闷回到了房间。过了一会儿,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孔子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我想把还没有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吧!颜回慌张地说:这饭我已经吃过一口,无法祭祖了,刚才煮饭时,有烟灰掉到了锅里,我把染了灰的几粒米吃了。孔子听后,对自己先前的不信任深感愧疚,便召集众弟子说了这件事,感叹道: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我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所见进行简单归因,在责备别人之前,要先了解清楚具体情境。

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可能存在情境方面的原因,如:前面的车突然减速,让我们差点追尾,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责怪前面的司机,并会认为这是司机的个人特性造成的,但如果司机突然减速只是为了避免撞到跑过马路的小狗,我们对此的归因就会有所不同。

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又是如何归因的呢?

与对他人的严苛不同,我们在评判自己的行为时则要宽容的多。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当事情进展顺利时,大多数人会进行内部归因,将其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如:我这次成绩不错,是因为我聪明、努力;而当事情进展的不顺利时,我们则会把失败归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如:我没考好,是因为题出得太偏。

心理学家把这种倾向称为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可能源于维护自尊的需要,因为这种解释得到尽可能体面的解释——对别人解释,也对自己解释。

从基本归因错误和自利偏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人严苛对己宽容,在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倾向于采用特性方面的解释,忽略情境方面的因素,而在对自己进行评判时,我们则会考虑到情境因素,如:我自己狂怒,那是因为当时的情境让我太生气了;当我看到他人暴怒时,会觉得他似乎脾气不太好。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意识到这种对人对己的不同标准,并经常反思自己:我是否犯了基本归因错误?我是否有自利偏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延平 || 归因理论—我们对行为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