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并非遥不可及,但幸福是属于自己的

死亡并非遥不可及,但幸福是属于自己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刚接触心理学学科的周边作品时候,很排斥国内的作品。宁愿去看一本外国犯罪心理小说,也不想浪费时间去被强行灌鸡汤。总觉得国内的非专业性心理学书籍无非是传播所谓的正能量,类似情感美文、禅修、或是广受大家追捧的成功励志类书籍。直到最近看了毕淑敏老师的《拯救乳房》,让我对国内的心理学作品大为改观。


尽管这本书的上架分类是:畅销、文学小说,但我依然从这本可读性非常强的书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

从开始对心理学学科进行系统学习,我们或是努力理解、死记硬背着普通心理学中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或是因火爆的侦探推理作品对变态杀手的病态心理投入大量的精力,或是沉浸在心理咨询或是催眠的奇妙世界里无法自拔。但我们是否真正的关注过这个社会中某一群体,自闭症儿童、抑郁症患者,甚至是婚姻不幸的女性,不服管教的孩子,以及外表光鲜内心沉郁的公司白领。我们的目光总是跟着媒体舆论,媒体大肆报道什么,我们才开始去关注什么。

本书将焦点放在一个最常见却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弱势群体身上:乳腺癌患者。心理学博士程远青面向社会招募患者,组成心理治疗小组。七个有着不同命运却又被同一病魔摧残的人们,带着自己故事,怀着对死亡的恐惧相聚一处,向我们讲述一个个普通但不平凡的感人故事。

最近有一个很吸睛的词:临终关怀。我看过很多的报道都在说亲人得了癌症之后某个人细心陪护或是绝情离去,我们都在选择性的忽视一个重要的东西——病人的感受。

临终病人去世之前,往往已经承受了非常长时间的痛苦。可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现代医疗的制度,没有时间平静的和亲人告别。

真正爱这本书,是从每个人开始认真思考三个问题然后愿意对同伴说出心里话的时候。

- 如果你得了癌症,你愿意知道真相吗?

- 如何度过你最后的时光?

- 我们死后,你希望家人,你所爱的人,如何生活?


能思考到这些问题的作者想必是一个热爱生命的吧。书中的博士把大家聚在一起,创造机会让他们听听别人的心声,而不是任由他们躲在人群中,自卑着、绝望着。这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个人都真诚的愿意分担同伴的悲愤。她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不正常的。可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做一个正常人。这个特殊的癌症小组,总会趋向统一和刚强。

当一个女孩勇敢的走到每个人面前,大声的告诉他们“我得了乳腺癌”的时候,每个人都紧紧抱住她。大家拥抱在一起,把生命的一部分交融在一起,互相支援和补充。

当那个年迈的退休军人家属奶奶向大家吐露那段艰难,久远的岁月之后,终于在人生的尽头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

当那个目睹女儿因病去世的母亲从大家的口中懂得了女儿的临终心事,那是怎样的震撼和大彻大悟。

当那个假扮女人加入小组的男人以真面目面对大家,而所有人选择了宽容和鼓励的时候,他该感到多么轻松啊。

现代人独处的时间太少了,无时无刻不是在人海包围之中,但死亡会单独会见你。

那么,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病人的心理状态从震惊到否定到愤怒最后接受,他们所承受的精神痛苦远远多于肉体上的痛苦。当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是亲属的陪伴和真实。他们不想看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到最后还在用善意的谎言骗他们,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份心灵上的慰藉而已。

忘了是谁说过,“不知生死,无法坦然,则必定痛苦。”大部分人立下的遗嘱都是在关照亲属,只有少部分的人,在面对无法挽回的疾病或是死亡的时候,才会选择关照自己。就我所知,我所敬佩的那些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大师,因为自己本身从事医患行业,当死神如约而至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顺其自然的死亡,而不是进行漫长的住院、手术。

由乳腺癌引发了我对死亡的思考,大概是有些跑题吧。这本书我选择在独处的夜晚,默默的读完。看到四分之一处,我还感到一头雾水。越深入地阅读,则越发的震撼和感动。就像作者毕淑敏老师说的,我们何时遭遇灾难,是不受我们控制的。但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真实的面对人生百态,不让自己太注重警觉苦难,而是去感受生活中恰到好处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亡并非遥不可及,但幸福是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