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译文(一)

一.前言

(一)《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作者-智顗大师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作者是隋代高僧、天台宗四祖智顗大师,隋炀帝杨广赐以“智者”之名,故世称“智者大师”。

智顗大师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宗之人,一生致力于弘扬法华经学,撰写了多部著作对法华思想进行了深入阐释,在天台慧文、慧思思想的基础上,将一念三千、圆融三谛、十界互具、性具善恶、圆顿止观、圆断三惑等法华思想进行了创造和丰富,形成了完整的法华思想体系。同时智顗大师在前人判教基础上,形成了天台宗独特的判教说,即五时八教的判教体系。

1.智顗大师的生平

有关智顗大师生平的著作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仅部分列举如下:

(1)章安灌顶(隋)著《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2)柳顾言(隋)著《天台国清寺智者禅师碑文》(收录于清严可均编纂的《全隋文》卷十二中);

(2)道宣(唐)著《续高僧传》;

(3)惠详(唐)著《弘赞法华传》卷四;

(4)湛然(唐)著《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

(5)道原(北宋)著《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6)净梵(南宋)著《智者大禅师年谱事迹》;

(7)示衡(南宋)著《天台九祖传.四祖天台教主智者大师传》。

(8)宗鉴(南宋)著《释门正统》卷一;

(9)志磬(南宋)著《佛祖统纪》卷六;

2.智顗大师的著作

智顗大师著述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天台法华类著作,为创立天台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里仅将《大正藏》里收录的智顗大师的著作列举如下:

(1)《金刚般若经疏》(1卷),《大正藏》第33册;

(2)《仁王护国般若经疏》(5卷),《大正藏》第33册;

(3)《妙法莲华经玄义》(20卷),《大正藏》第33册;

(4)《妙法莲华经文句》(20卷),《大正藏》第34册;

(5)《观音玄义》(2卷),《大正藏》第34册;

(6)《观音义疏》(2卷),《大正藏》第34册;

(7)《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1卷),《大正藏》第37册;

(8)《阿弥陀经义记》(1卷),《大正藏》第37册;

(9)《维摩经玄疏》(6卷),《大正藏》第38册;

(10)《维摩经略疏》(10卷),《大正藏》第38册;

(11)《金光明经玄义》(1卷),《大正藏》第39册;

(12)《金光明经文句》(6卷),《大正藏》第39册;

(13)《请观音经疏》(1卷),《大正藏》第39册;

(14)《菩萨戒义疏》(2卷),《大正藏》第40册;

(15)《摩诃止观》(20卷),《大正藏》第46册;

(16)《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卷),《大正藏》第46册;

(17)《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12卷),《大正藏》第46册;

(18)《六妙法门》(1卷),《大正藏》第46册;

(19)《四念处》(4卷),《大正藏》第46册;

(20)《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1卷),《大正藏》第46册;

(21)《观心论(亦名煎乳论)》(1卷),《大正藏》第46册;

(22)《释摩诃般若波罗蜜觉意三昧》(1卷),《大正藏》第46册;

(23)《法界次第初门》(6卷),《大正藏》第46册;

(24)《四教义》(12卷),《大正藏》第46册;

(25)《方等三昧行法》(1卷),《大正藏》第46册;

(26)《法华三昧忏仪》(1卷),《大正藏》第46册;

(27)《净土十疑论》(1卷),《大正藏》第47册;

(28)《五方便念佛门》(1卷),《大正藏》第47册;

(二)《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主要思想简述

智顗大师在《摩诃止观》卷第三中对“止观”的名义做了解释,将止观各立三义,称为三止三观。

止有三义:“息义。停义。对不止止义。(1)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净名曰。何谓攀缘。谓缘三界。何谓息攀缘。谓心无所得。此就所破得名。是止息义。(2)停义者。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住不动。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大品云。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义。(3)对不止以明止者。语虽通上意则永殊。何者。上两止对生死之流动。约涅槃论止息。心行理外约般若论停止。此约智断通论相待。今别约谛理论相待。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亦非止非不止而唤无明为不止。法性亦非止非不止而唤法性为止。此待无明之不止。唤法性而为止。如经法性非生非灭。而言法性寂灭。法性非垢非净。而言法性清净。是为对不止而明止也。”

观亦有三义:“贯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1)贯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大经云。利钁斲地磐石砂砾直至金刚。法华云。穿凿高原犹见乾燥土。施功不已遂渐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贯穿观也。(2)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大论云。清净心常一。则能见般若。此就能观得名。故立观达观也。(3)对不观观者。语虽通上意则永殊。上两观亦通对生死弥密而论贯穿。迷惑昏盲而论观达。此通约智断相待明观。今别约谛理。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非观非不观。而唤无明为不观。法性亦非观非不观。而唤法性为观。如经云。法性非明非闇。而唤法性为明。第一义空非智非愚。而唤第一义空为智。是为对不观而明观也。”

二.序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寔(shí)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说止观也。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奈何叔世寡薄驰走声利。或胶固于名相。或混肴于闇证。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今以此书命工镂板。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况有修有证者。则其利尚可量耶。予因对校乃为叙云。时绍圣二年仲秋朔。余杭郡释元照序。

译文:

天台宗的止观之法共有四本。第一个《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是智顗大师在荆州玉泉寺所说,(其弟子)章安灌顶记录,共十卷。第二个《渐次止观》是(智顗大师)在瓦官寺所说,弟子法慎记录,初为三十卷本,后章安灌顶修订为十卷,即现在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三个《不定止观》是南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撰写的,有一卷,即现在的《六妙法门》。第四个是《小止观》,即本文,是大师为其俗家兄长陈针撰写。《小止观》是《圆顿止观》的概略本,是进入佛道的关键。止观与定慧、寂照、明静,名称不同而内涵一致。如果说要探究一切万法的根元至极,考证诸佛修行证悟的内容,莫过于修习止观。天台智顗大师在灵山亲自接承的如来教法,是止观之法,在大苏山所证悟的,是止观之法,入定所修持的,也是止观之法,纵横辩说的,仍是止观之法。所以智顗大师说:述说自己心中所修持的法门。由此可知天台宗的所依持的经典虽多,总归不出止观二法。如果舍弃止观就不能解释清楚天台道法,不足以忖度天台教义。所以初入佛道之人不能不学习止观,也不能不修持止观。只是末世之人寡情薄义,终日为名利奔走,或者执着于名相,或者混淆止观与秘法暗证。大师的书虽然留存于世,止观之道却默默无闻,怎么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今将这部书雕版印刷,使听说和读诵这部书的人都能植入大乘因缘的种子,(依此书)修持证悟的人所得到的利益将不可称量。我因为负责校对(此书)所以做此序。绍圣二年(1095年)八月初一。余杭郡释元照作序。

三.总论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曰童蒙止观。亦名小止观)】

注释:

①修习: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

②止观: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

③坐禅:意译静虑。结跏趺坐,不起思虑分别,系心于某一对象,称为坐禅。佛教大小二乘皆修习坐禅,其类别有作数息、不净、慈心、因缘、念佛、四无量等种种之禅法,因而产生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多种三昧。《敕修百丈清规》卷五说明了坐禅仪条,谓坐禅应息心静虑,节制饮食,于闲静处结跏趺坐,或半结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二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使耳与肩、鼻与脐相对,舌抵上齶,唇齿相着,两目微微张开,并说坐禅而致疾病者,乃不得其要之故。

④法要:说法之枢要。

【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述】

注释:

①天台山:位于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佛霞岭山脉东北端。南朝陈宣帝太建七年(575),智顗大师将天台山定为修禅之地,于佛陇峰建修禅寺(后称禅林寺),自此乃为天台宗之根本道场。智顗大师晚年时,晋王杨广(炀帝)建天台山寺,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天台宗历代祖师皆住于此。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译文:

对于纤细恶事也不敢造作,对于丝毫善事要圆满成就,如此即可去除心中污秽,清净光明,这是一切圆满觉悟的佛陀共同的教诲。

注释:

①诸恶莫作:《出曜经》卷第二十五中说:“诸恶莫作者。诸佛世尊教诫后人三乘道者。不以修恶而得至道。皆习于善自致道迹。是故说曰。诸恶莫作也。”

②众善奉行:《出曜经》卷第二十五中说:“诸善奉行者。彼修行人普修众善。唯自璎珞具足众德。见恶则避恒修其善。所谓善者。止观妙药烧灭乱想。是故说曰。诸善奉行。”

③自净其意:《出曜经》卷第二十五中说:“自净其意者。心为行本招致罪根。百八重根难解之结缠裹其心。欲怒痴盛憍慢悭嫉种诸尘垢。有此病者则心不净。行人执志自练心意使不乱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是故说曰。自净其意也。”

④是诸佛教:《出曜经》卷第二十五中说:“是诸佛教者,如来演教禁戒不同,戒以检形义以摄心,佛出世间甚不可遇,犹如优昙钵花亿千万劫时时乃有;是故如来遗诫教化,圣圣相承以至今日,禁诫不可不修,惠施不可不行,吾所成佛王三千者,皆由禁诫惠施所致也。是故说曰,是诸佛教。”

类解:

智顗大师在《法华玄义》卷二及卷三中说:“又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广明其相。如是等恶戒所防止。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若得此意。四五六七乃至百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亦如是。是名下智导行也。”

《增一阿含经》卷一中说:“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净。迦叶问曰。云何。阿难。增一阿含独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余四阿含亦复出生乎。阿难报言。且置。迦叶。四阿含义。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叶。戒清净者。意岂不净乎。意清净者。则不颠倒。以无颠倒。愚惑想灭。诸三十七道品果便得成就。以成道果。岂非诸法乎。”

《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中说:“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大智度论》卷第十八中说:“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译文:

成就泥洹(涅槃)的途径有多种,若论其紧急重要,莫过于“止”与“观”两种法门。

注释:

①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译文:

为什么?“止”是降伏烦恼的基础,“观”是断除惑障的关键;修止则能培养善心识的资粮,修观则能策励开发过人悟性的神妙之术。“止”是深入禅定的殊胜善因,“观”是获得智慧的凭藉。如果有人能够成就定、慧两种法门,就能自利利人,具足一切诸法。

注释:

①结: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系缚众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

②断惑:依有漏道、无漏道之力断除烦恼,便惑障不生起。又作断结、断障、离染。

③心识:心与识。心以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以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了别的作用。

④神解:过人的悟性。

⑤禅定:禅为禅那之略称,译为思惟修、静虑;定为三昧之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深入禅定。了达诸法。”

⑥胜因:殊胜之因缘。

【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译文:所以《法华经》说:佛自己安住在大乘法中,与其在证悟时所得法是一样的。佛以定、慧二力庄严自己,并以这种力量教化度脱一切众生。

注释:

①大乘:音译摩诃衍那,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与“小乘”相对,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中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②庄严: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叫做庄严。法藏大师在《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中说:“庄严亦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译文:

应当知道定、慧这两个法门就好像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个翅膀,如果偏向修习(某一个法门)就堕入邪僻颠倒。所以佛经上说:“如果偏向修习禅定福德,不学习智慧,就叫做愚蠢;如果偏向学习智慧,不修习禅定福德,就叫做狂妄。

注释:

①邪倒:邪僻颠倒。

②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金刚经》中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法华经.方便品》中说:“斯人少福德。不堪受是法。”

【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译文:

狂妄和愚蠢的过错虽然小有不同,但都是邪见,都使人堕入轮回。如果不止、观同修,其修行就不会圆满完备,怎么能迅速修行得到正果呢?所以佛经上说:“声闻小乘定力多于慧力,所以见不到佛性;十住菩萨慧力多于定力,虽然能见佛性却无法明白了知;只有诸佛如来定力和慧力均等,所以能够清晰彻见佛性。

注释:

①邪见: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

②佛性: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为如来藏之异名。《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永嘉玄觉大师在《证道歌》中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译文:

由此推测,止观二法岂不是通达涅槃佛果的至要法门,众生修行的殊胜之路,所有性德圆满的要旨,无上佛果的本体。

注释:

①极果:至极究竟之果,指佛之正觉,是因位修行之结果。智顗大师在《法华文句》卷四中说:“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②正体:神佛等之本体。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

译文:

如果明了上述所说,应该知道止、观法门并非浅显易学的。所以想要接引初学佛道之人,使其开启蒙冥并进入正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又怎么能向他们详细论述甚深微妙的止、观法门呢?

注释:

①接引:引导摄受之意,指诸佛菩萨引导摄受众生,或师家教导引接弟子。

②深妙:甚深微妙。《法华经.方便品》中说:“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译文:

现简略说明(止观法门的)十个涵义,用来指示初发心修行之人登上正道的阶梯,进入涅槃的等级。看到的人应当羞愧自己的修行难以成就,不要鄙视本文的浅白。如果本心与本文所言宗旨一旦相契,般若智慧就会断除能以称量的烦恼,获得难以测度的体悟。如果只是空口说假话,而实际并没有按照其所说的去做,只会白白浪费光阴,没有办法证悟佛道。就好像穷人在数别人的财宝,对自己又有什么益处呢?

注释:

①正道: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长阿含经》卷十四中说:“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径。”

②智断:智德与断德。照了真理,称为智德,即指菩提;断尽烦恼,称为断德,即指涅槃。

【具缘第一 诃欲第二 弃盖第三 调和第四 方便第五 正修第六 善发第七 觉魔第八 治病第九 证果第十】

译文:

第一部分:具缘;第二部分:诃欲;第三部分:弃盖;第四部分:调和;第五部分:方便;第六部分:正修;第七部分:善发;第八部分:觉魔;第九部分:治病;第十部分:证果。

注释: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译文:

现在简略说明止观之法的这十个涵义,让修行止观的人明白,这对于初发心修行之人学习坐禅至关重要,如果能够适当地体取其涵义并按照修习,就可以安住其心而免除灾难,入禅定而开悟,证得无漏圣果。

注释

①安心:由于修道之体验或对教法之理解,而将心安住于一处,并达到安定不动之境界。智顗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五中说明,善以止观安住法性,称为善巧安心,可分为自行、教他二种,又因随顺众生根机之利钝差别,可开为六十四种安心。

②无漏:漏,为漏泄之意,是烦恼之异名。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

③圣果: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

你可能感兴趣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译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