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读《边境 近境》

人在囧途——读《边境 近境》_第1张图片
图为《边境 近境》日文版的封面。村上春树在诺门罕战场遗址留影。


《边境近境》是村上春树于1998年出版的一本游记,出版日期距离现在已经将近10年,而书中所写的旅程更比出版日期距离更为遥远,所以对旅人来说,这本游记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是当成文学小说来读,却十分的有趣。笑点低的我,读到好多地方笑得不能自已,这种体验在读村上的小说的时候恐怕是很难获得的。边缘化的主人公,寂寞而悲伤的情绪在村上的小说中比比皆是,但是读这本游记,看到的是一个人在囧途的旅者时时处处的无奈和郁闷,当然,作为小说家充满睿智和人文关怀的思考也并不少。

被虫子围攻的海岛之夜——《无人岛.乌鸦岛的秘密》

乌鸦岛是一座位于濑户内海的无人岛,虽然距离大陆仅仅八百米,却人迹罕至,村上同摄影师朋友松村映三君兴致高昂的打算在此岛住几日,什么游泳啊钓鱼啊徒步旅行啊简直是想入非非,可是到了岛上,梦想就像小孩子手里被风一吹就立刻爆炸的泡泡一样。先是游泳,一下水就被水母蛰伤。日本濑户内海的水母毒性估计不大,换了烟台的海边被水母蛰伤基本是要立刻送医院的,想来那滋味相当难受。再来是钓鱼,钩一下去就 被海底的石头刮住,原来这岛附近是一片石头海底,鱼钩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被蛰伤了腿又钓不成鱼的俩人又打算趁退潮在海岸徒步一番,没走几步松村君的脚底板就被牡蛎壳割了个大口子,血流不止,连吃饭的家伙照相机也洗了海澡,不过这还不算最倒霉的,最倒霉的是到了夜里,海岛上白天蛰居的虫子纷纷出动了,想来,大概是因为他们附近灯光的关系,总之,形形色色,密密麻麻。如果是密集恐惧症,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就算是两个大男人,也只能把自己关进密封帐篷,“我们就被它们团团围在中间,于是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他们的存在。我们软弱无力,无处可逃”。

第二天上午,小岛的主人上来探视二位,俩人二话不说收拾行装果断的结束了无人岛的露营。

累觉不爱人艰不拆的墨西哥之旅——《横穿墨西哥》

在墨西哥,村上君几乎把所有旅途中可以吐槽的东西都吐槽了个遍,涵盖了食物、交通、住宿、安全,等等。头十日我们天真的村上君选择了乘坐大巴旅行,作为一个人文学者,对于大巴车上的主要乘客:生活底层的人民群众,可以看出他是怀有友好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的,但是作为一个爵士乐和古典音乐的忠粉,大巴车上震撼的铿锵有力的墨西哥民俗音乐却几乎要把他逼疯了。在每一辆破烂不堪的大巴车上,村上始终没有幸运的得到过一次音响坏掉的机会。“每次乘大巴我都对天祈祷,愿车内音响发生故障”,而天偏不遂人愿,最后作者终于明白“在这个奇妙的国度,纵然所有机械都呜呼哀哉,所有理想和革命都寿终正寝,车内音响也将因某种奇妙的理由而长生不死!”

这到底是有多绝望啊!

然后是食物中毒。不得不说日本人的肠胃是好清净的,村上在墨西哥深受其害。食物中毒“总的来说就像俄罗斯轮盘游戏(可百度),不是小心就能避免的。即使再小心,该中毒时也要中毒”。上吐下泻导致的虚脱足让人下不来床,如村上这样想象力丰富的人不免想到可能就此死在一盘通心粉色拉上,如果是这样莫名其妙的食物中毒死了,中国人会说是“轻于鸿毛”,万不是村上能接受的死法。当然,这不过是吐槽罢了。

在墨西哥的旅途中,惊吓也没少受。大巴车开到一半,全副武装手执ak-47的警察上来,一路上卸掉保险拿黑洞洞的枪口瞄着窗外,或者是看到车窗外经过的疑似装着尸体的露天卡车经过,对于和平年代的人来说绝对是某种心灵的震撼,这次受到的惊吓在后面的几篇游记中多次重提,看来记忆非常的深刻,可能甚至给和平爱好者村上君造成了某种心理阴影也不一定。

至于频频丢东西、冷气失灵、路况艰难什么的,与之相比倒不算什么了。

吃了三天乌冬面——《超“有深度”赞歧乌冬面之旅》

虽然只是给时尚杂志写报道,村上春树还是老老实实的跑到四国吃了整整三天的乌冬面。

“小悬家”乌冬面要自己拿着礤床(大概是我们叫“擦子”那种东西)擦大萝卜丝就面吃,一屋客人都搁那儿自顾自的擦大萝卜的景象让人忍俊不禁;“中村乌冬”在田地之中,面条机买了是用来应付检查的,实际是用脚踩成,“不这样不好吃”,客人吃面都得自己动手煮,葱不够,老板大喝一声:“啰嗦!自己去后面的地里拔来!”(国内也有些这样神气的乡野小店);“加茂乌冬”位于农田正中,得坐在屋外的长板凳上吃,还能一边欣赏清风吹拂稻田的美景。

最后,“上顿下顿净吃乌冬,感觉上好像三天吃完了一年的份额”,兢兢业业的作者真不容易!但好歹乌冬面是真的好吃。现在的话,恐怕无论日本或者中国或者其他任何地方,这种原汁原味的店大概越来越稀有了。

九十年代的中国——《诺门罕钢铁墓场》

村上春树的作品一贯持反战反暴力反右翼的立场,对于诺门罕战役在《奇鸟行状录》中有所涉及,也算是作者的一个心结,以至于非要到战场遗址去亲眼目睹一番。这趟旅程本来怀有的心情就沉重,作者在旅行的前后也关于本民族的历史和民族性格做了很多沉思,在此不做细述,因为旅程是从大连出发至内蒙古的海拉尔,这一段在中国行程的描写倒是恰恰反映出来自发达国家的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情形。

第一是人多,缺乏秩序。跟走到哪儿都喜欢排队的日本人相比,九十年代的中国人秩序感实在是差很多。而人多和无秩序又造成混乱、拥堵、环境脏乱,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作者因此忧虑“如此发展下去,势必有一天中国全境被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烟头、benetton招牌所彻底覆盖。这或许可以称为历史必然,总之不可乐观”,历史证明中国也确实面临了这些问题,好在最后正视了这些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村上因为乘坐硬座车对面的人开了窗户没关结果导致脏东西进了眼睛,最后不得不两进医院,虽然医院的硬件条件非常可怜,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就眼科治疗而言,中国的医疗状况甚是可歌可泣。便宜、快捷、技术好。”人少不说,无需等待,诊金便宜。跟今天一比,倒好像值得怀念,但是二十多年来国内大部分城市医疗设施、医疗水平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提高,恐怕会让曾经到访的作者更为惊讶吧。

最有趣的是写长春动物园。如今的长春动物园我也没去过,所以无法比较,但是书中所写占地面积大、动物少、设施陈旧大概是九十年代动物园的大体风貌,跟小时候父母带着逛动物园的记忆略有些重合。逛动物园的村上春树对抱着虎仔照相兴趣非凡,真的抱上了,又吓得要死——“在土耳其深山里被库尔德游击队包围的时候和在墨西哥看见大概是被击毙的人的时候也够害怕的,但还是抱这老虎的时候更害怕”。哈哈,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但抱过老虎,还抱过棕熊、蟒蛇、猴子、大象等等,难怪村上君发出了这样的感概:“不愧是中国”!

从内蒙再到外蒙,基本就毫无趣味可言了,也许是伴随对战争的反省和沉思,草原上的颠簸、住宿条件的恶劣、无法适应的蒙族餐饮都给旅程增添了更多的狼狈和沉重。

无聊的美国之旅——《横穿美国大陆》

如果不看村上春树的文章,你大概很难想象开车自驾横穿美国是这样的无聊。的确,全篇贯穿着“无聊”二字。旅途所见,是人烟稀少的荒漠,植被大抵是仙人掌,动物无非是牛,建筑无非是农场谷仓,电台是乡村民谣,汽车旅馆是床、电视、浴室的循环不止,这样的景象让我想到我那不爱出门旅行的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就看这个?我在家里电视上也能看!

就连擅长于孤独为伴的如此闷骚的小说家村上春树,都觉得这单调的旅程无法忍受。以至于在芝加哥进入威斯康星州之后,从这一带开始进入美国中心地区,村上君在无聊方面的感受又更上一层楼:“不过,那种无聊是和此前那些地方给我们的无聊不同的全新品种的无聊,对我来说未尝不可称之为极有刺激性”。

害怕无聊的旅行者,还是选择去热闹的大城市购购物、逛逛黄石国家公园什么的吧。

然而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村上和松村君在拉斯维加斯的表现。两个日本人穿了夹克进了赌场,村上君一把赢了一百七十美元,心中大喜,连忙拿着赢来的钱乐颠乐颠的跑到旧唱片店买了一堆唱片;而搞摄影的松村君呢,赢了满满两手的筹码,结果紧张的肚子急剧作痛,回房间大泄一通。

真是“全然不适合赌博”哇!

如果想亲自体会下文人式的“人在囧途”,不妨看看这本篇幅不算长的游记,至于其中的幽默辛辣,还要自己读才能感受更深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在囧途——读《边境 近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