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手机里的才华

  写这点感想之前,我问朋友议论文的格式是什么?她头也不抬的盯着手机瘪瘪的回道,你自己不会百度啊?我慢慢悠悠的拿起手机,点开了百度。之后大声的念道,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

  很多时候,这就人们的生活状态。遇到一件不在我们理解范围类的事,百度、谷歌或雅虎就成了我们知识锦囊。二十世纪末,从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 Filo和美籍华人杨致远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雅虎以来,搜索引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直至今日,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从电脑住入每个人的手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也在这种便利平静下留下了各种虚假与欺骗。

 常常听某某学长大侃而侃天文地理,往深处细说却连如何判别南北半球漩涡方向都不会;也看过各种洋洋洒洒的总结报告,但当你疑惑笔者的某处某点的含义时,对方也只是一知半解;而所谓的侃侃而谈,洋洋洒洒不过是手机里的锦囊提供的。人们乐此不彼的吸收着浅显的知识,津津乐道于自己才识的“丰富”。丝毫不觉这其实也是一种虚假的学问。

  康图说,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然而,大都数人都相信虚假的学问,哪怕虚假也好过无知。但亨•科尔又说过无知是忠诚之母,哪怕无知也要诚实。总不能,当别人因为你平时的博学多才而邀请你做演讲时,你却只能在台上急急的抹汗;又或者有人因为你的知之甚多而请教你专业以外的知识,你却只能支支吾吾的敷衍过去;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人们大多数时候忘了诚实,为了杜绝无知宁可拾起虚假。

 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就失去了安全感,仿佛有了手机那些所谓的博学都是属于自己的。也见过这样的人,老师布置的任务,每每都尽心尽力的查尽各种资料。会专门准备文件夹存于手机。大量的文字汇进手机,却没有一个字来得及阅览。有一天,他抱怨自己明明什么多知道,老师却不给机会施展。颇有一副怀才不遇的模样。然而这“才”却是孕育在手机里。

 只有沉下心来,不心浮气躁,不屈于急功近利。才能真正的让才华住进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在手机里寻求安慰感。真的有一天,我们都能成为的知道南北半球漩涡方向的人,而不是只知道侃侃而谈西伯利亚冷空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住在手机里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