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少的说了算

各位书友晚上好,我们将完成《影响力》第七章稀缺以及尾声及时的影响力。建议晚读完成245-286页,完成本书的全部内容。

01

开篇两个小问题

在本次早读的开始,我提出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假定A是恋爱中的恩爱狗,本来A觉得感情日渐淡薄,毫无激情,突然,A的女神(男神)突然说要分手,那么A会欢乐地赞同吗?

假定你是一位汽车销售员,一共有6位潜在顾客想来看车,你将如何去做?(我开始是想法是把时间表安排的非常宽松,让每一位潜在顾客都有时间详细了解车的性能,显然,我没有使用影响力的武器)

02

数量有限+最后期限

对于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特别是处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遭受潜在损失的威胁能强有力地影响人的决定。

那么我们首先看下恩爱狗的事件。

稀缺的社会心理学机理比较简单,那就是当一样东西很稀有的,我们就特别想得到它。一般情况下,A和女神(男神)是不会分手的。因为一旦看到想要(占有)的东西得不到了,我们就亢奋起来。好比幼年时期,我们不喜欢的玩具可以一直放着落灰,但是如果不喜欢的玩具要被父母送人,那么一定会遭到抵抗。

所以,才会有不以分手为目的的吵架,都是秀恩爱。

人类不仅在感情问题上使用稀缺的社会心理学机理,顺从专业认识就会搞些类似的小把戏——数量有限+最后期限。

一是数量有限。稀缺原理成立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判断它的质量。(同绿松石事件,价格高即是质量好相似)。这也就是说,根据它来作出判断,大部分时候是正确的。

如果在工作上,你拥有一些独特的技能或资源,这些技能或资源还是公司所仰仗的,那么恭喜你,你属于稀缺。因为数量少,所以公司只能把你当宝供着。

二是最后期限。疯狂大甩卖!跳楼价!最后三天!虽然这些把戏已经快用烂了,但是依然会有人上当。

因为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而我们又痛恨失去本来拥有的自由。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

三是数量有限+最后期限。比如电商使用的秒杀,只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打个特价。

以天猫双11当天交易额就350亿为佐证:当商家严格按照时间来进行促销,且每次都在活动结束后把价格还原,那么,这个时间稀缺性就会显现出来。所以一旦电商促销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在那个时间段进行疯狂抢购。

​03

竞争和短缺这套组合拳

你以为竞争有限资源的狂热症只出现在贪图小便宜的购物者这类“头脑简单”的生命形式上吗?那么来看看美国“最具远见和天赋”的商人之一巴里·迪勒被竞争和短缺这套组合拳打得稀里糊涂的故事吧。

1973年,巴里·迪勒这样经验丰富又老道的商人,做了一笔铁定亏损100万美元的生意——他答应为电影《海神号历险记》支付330万美元的一次性电视播放费。

巴里·迪勒为什么会答应支付这笔高得离谱的费用呢?答案恐怕藏在这笔交易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上:

这是电影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把播映权卖给电视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从来没有这样被迫地争夺一项稀缺资源。

敏锐的你可能已经发现,这种情况也发生在谈恋爱的阶段。比如你追一个女孩子,当只有你一个人追的时候,你的压力可能没那么大,因为你可以打持久战嘛,水滴石穿,神锯木断,不怕顽石不点头。但,一旦你发现还有其他男生也在追求这个女孩的时候,你的压力就大了,而且这个女孩子会给你一种稀缺感,虎视眈眈的人越多,这种稀缺感越强烈。

04

尾声

《影响力》系列精读笔记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最后想说的一点是,影响力的六大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本篇的稀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往往会综合在一起发挥效用。

比如超市里有个免费试吃的新产品,导购是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姑娘,她笑容可掬的请您品尝,你觉得她的笑容很亲切(喜好原理),于是你就尝了尝(互惠原理),等你吃好后,她微笑着看着你问,“您觉得味道怎么样?”

你说:“还行吧。”

她说:“如果你觉得好吃可以考虑买一些和家人一起分享。”她指了指一个背影继续说,“刚才那位先生就买了些说和家人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吃吃。”(社会认同)

你说:“哦,我先逛逛吧,等会过来。”(你这么回答就是承诺会买喽)

她说:“好的,没问题,您准备买几包,我帮您留着,因为是新品,低价试销阶段货不多。”(稀缺原理)

你尴尬的张着嘴:“……”(我估计你脑海中有千万头草泥马飞奔而过)

你,中招了吗?

亲爱的书友们,今天的晚读就到此结束了,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量少的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