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很厚一本,但很有趣,按照书中作者观点,结合自己的想法,写了下面的文字。
一、为什么不是《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做为最普及的知识,可以说妇孺皆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追根溯源,罗贯中写的应该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在《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的版本中是这样写的:“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可见陈寿的《三国志》是罗贯中写《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要依据,后期该书以抄本形式流传,到嘉靖元年,该书以刻本形式出现,世称“嘉靖本”。
嘉靖本才是罗贯中写三国的本来面目,后来到了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修改,包括整顿回目,修正文辞等等,还增加了不少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没有的内容。举个例子,像“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么经典的开头,“关羽秉烛户外侍奉二位嫂嫂”这么经典的情节,都是毛氏父子后加上的。
发现这点的时候,我顿时有一种难道看了一本假三国的感觉。原来我以前看的《三国演义》是毛氏盗版,不是罗氏正版。搞清楚这一点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虽然基本情节差不多,人物描述也差不多,但是就因为差了那么一点点(后文会提到),罗贯中才成为当之无愧的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家。
二、创作前,罗贯中做了什么
一部伟大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酝酿。这种酝酿不光是作者个人的努力,更是历史沉淀和积累下的结果,神奇的是,三国的故事在还没到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汉代——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王粲是曹操的部属,在长期跟随领导的过程中,掌握了曹操的很多第一手材料,他把这些材料收集整理,连同当时董卓、吕布等人的故事一起,写出了《英雄记》这本书,这大概是世间出现的最早的三国故事了。
晋代——这里不得不提一位晋国史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陈寿父亲名叫陈式,是蜀国的将领,当时因为违反军令,被诸葛亮斩首。陈寿不仅不怨恨诸葛亮,反而非常崇拜自己的杀父仇人,这心里素质真不一般,不过也可间接看出诸葛亮有多“神”。这之后,史学家裴松之又撰写了《三国志注》,极大的丰富了三国的故事。
唐代——三国故事是众多诗人关注的对象,杜甫称颂诸葛亮的诗大家都很熟悉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止如此,杜甫也同时恭维曹操的后人,“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诗仙李白在《赤壁歌送别》里写道:“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不知道大家感觉出来没有,在唐代之前,无论史学家还是诗人,都对曹操,刘备,诸葛亮同等看待,没有刻意的捧谁贬谁。李白把赤壁之战的功劳记到周瑜头上,还对曹操尊称为曹公。可在《三国演义》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了拥刘抑曹的倾向。
宋金元——尊刘反曹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宋代出现了专门说三国故事的专业艺人,还有三国题材的皮影戏,据当时的文字记载,有位富二代每次看到斩关羽的时候,都会潸然泪下。这种心态和我们小时候看三国很相似,好多人在看到关羽败走麦城被斩的时候都遗憾的流泪,在看到诸葛亮归天的时候都气的把书一摔,再也不看了。所以大部分人都只是熟悉诸葛亮之前的故事,之后的故事就很少有人看了。这种心情苏东坡在《东坡志林》里就写了:“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还有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明显表现出了尊刘反曹的情绪。金、元时期各种三国题材的戏剧杂剧中,这种情绪也十分明显。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他没有现代人的百度,谷歌收集素材,但他却硬是将差不多所有和三国相关的材料都收集起来了,这里面有正史、野史、传说、轶闻、评话等等,他经过广泛阅览和反复推敲,采用“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的方法,以正史为基础,用广博的历史知识,卓越的艺术才能,高超生动的笔法,生动丰富的想像,搭建起了罗氏《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摩天大厦。
三、创作中的三点主要因素
和所有的小说创作者一样,罗贯中下笔前肯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会经常出现在语文试卷中:“请问本文的主旨思想是什么?”罗贯中答:“一是尊刘贬曹,二是宣扬仁义。”所以在书中,以刘备为首,诸葛亮为中心的蜀汉集团仁慈爱民,广施仁政,解救百姓于残暴曹操集团统治下的水深火热之中。在歌颂刘备,痛斥曹操的同时,还要把“义”字贯穿全书,最明显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之义。罗贯中就这样用定好的主旨把素材回炉再造,精选甄别,最终统一到自己的小说里。
(一)人物刻画
小说有个最主要也最难做的工作就是塑造“典型”人物,关于这一点,《三国志通俗演义》做到了极致。如果让你随便说几个三国中的人物,并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恐怕你能说十几个还多。忠义爱才的刘备,骄矜自负的周瑜,智勇双全的赵云,色厉胆薄的袁绍,鲁莽直爽的张飞……众多人物个个鲜活,千古如生。尤其是“三绝”人物的形象塑造,更是脍炙人口,曹操奸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这种写人之“绝”的招数,在其他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几乎找不到,可以做为罗贯中的独门绝技。
奸绝——曹操。历史上,他既是汉代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建安文学的重要诗人和文坛领袖。对集中这么多特点于一身的人物,罗贯中给曹操画了个千古流传的形象——“白面奸雄”,看看曹操的京剧脸谱,你就能很好的体会这四个字的含义。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的“奸绝”被写的力透纸背。比如那句天下闻名的“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是曹操在书中的底色和基调。罗贯中善于通过各个角度来描写曹操的奸诈,曹操刺杀董卓不成,立即跪下说“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这是智慧的奸诈;曹操兵败赤壁,先是大笑三次分别引出了赵云,张飞和关羽,后逃回南郡,却仰天大哭郭嘉,来讽刺手下人不能给自己出谋划策,才遭此惨败,这是充满趣味的奸诈;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后借“蛊惑人心”的罪名杀了杨修,这是对人才的奸诈。在罗贯中笔下,曹操虽然坏,却坏的大气,坏的坦荡,坏的聪明,坏的潇洒,更坏的有水平,鲁迅曾说:“如他(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
智绝——诸葛亮。这该是全书最光彩夺目的人物了。罗贯中通过茅庐中三分天下的描写,在一开场就赋予了诸葛亮政治家的风度,而后赤壁之战的舌战群儒,力挽狂澜,草船借箭等等举动,又把神机妙算的光环戴到了孔明头上。对手下众将,诸葛亮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心理特点激发大家的斗志和热情,他常常捧关羽,激张飞,安赵云,收效明显。对对手,诸葛亮能精细分析,合理应对,他的空城计和草船借箭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对司马懿和曹操的性格有深刻了解的结果。超人一等的智慧还不是诸葛亮最闪光的地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孔明一生的写照,也是罗贯中真正要赋予诸葛亮的精髓。《出师表》中的忠贞意念,五丈原前的英雄悲凉,罗贯中的笔充满了艺术魅力,“千古凌霄一羽毛”的慢慢飘落,诸葛亮在罗贯中笔下得到了永生,在老百姓心里也得到了永生。
义绝——关羽。时至今日,关羽已经成为了忠义的化身,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信仰的民众。虽然关羽的义不是罗贯中的原创,但是却是罗贯中把这种“义”发扬到了极致。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就忠心于刘备,后来的“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甚至华容道“义放”曹操,关羽的义重于山得到了世人的好评和认可。罗贯中不只是写关羽的“义”,围绕“义”字,罗贯中同样塑造了关羽的俊(美髯公丰神飘逸),傲(刮骨疗伤),武(温酒斩华雄)。这些特点,让关羽的义更加突出,更加丰富。罗贯中可能没有料到,关羽对后世的影响如此之大,歌颂关羽的文字诗歌数不胜数,“大意失荆州”,“走麦城”更成为民间流行的口头俗语,可见罗贯中塑造的关羽形象是多么有魅力。
(二)情节布局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要情节,是从三国纷争、鼎立到西晋统一,其中涉及百余次战争,四百多个人物,要把这些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得有一条中心主干。
首先,罗贯中把小说分成了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卷八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从农民起义,董卓专权写起,引出三国的主要领袖人物,预示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2、从卷八“三顾茅庐”到卷二十一“秋风五丈原”。这是小说中心部分,诸葛亮出山,赤壁之战,基本以刘备集团为主线描写。
3、从卷二十一“死诸葛走活仲达”到全书结束。描写了司马集团灭蜀、降吴、篡魏的一系列活动。
按照历史走向确定了三个阶段,罗贯中又通过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司马懿等人物的出场,活动,经历、结局来逐渐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冲突变化,使小说高潮迭起,对连续性的长时间的事件,有的一气呵成,一次写完,比如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有的间断叙述,错综交代,比如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这使得全书松紧有节,详简得当。
此外,书中对战争的描写,对人物社会生活的描写,都使小说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史书价值,我们能在书中看到古代的军事思想,婚姻爱情,兄弟斗争,夫妻情义等等,罗贯中带领我们走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让我们深刻领会了那个历史时期的人情世态。
(三)场面设置
如何设置重要的场面,是考验一个长篇小说家艺术才能的试金石。《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样的历史题材作品,如果只是单调记载和陈述历史,可能会枯燥无味,但罗贯中妙笔生花,他笔下的场面灵动传神,丰富有趣,令人拍案叫绝。
比如我们熟知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刘备一问一答,那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让刘备大惊失色,手中筷子落地,但这种失态的行为却被刘备解释成害怕雷声,成功的瞒过了曹操。两人的交锋在罗贯中笔下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我们仅看文字,似乎就能感受到两人你来我往,互相试探时的紧张刺激,同时能更深一步的了解曹操的奸诈狡猾和刘备的韬晦隐忍。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这样精彩的场面设置随处可见,比如三英战吕布,刘备三顾茅庐,孔明舌战群儒,关羽单刀赴会,赵云长坂坡救主,群英会蒋干中计等等,几乎成了路人皆知的经典,这固然和三国时期本身历史事件丰富有关,但是如果没有了罗贯中的妙笔,可能我们就无法感受到这种历史事件特有的精彩内涵。
四、使用浅显文言,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语言既不是文言,也不是白话,属于半文半白,这种看起来另类的设置让小说既不脱离历史,又贴近大众,极大的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只由这点就能看出,罗贯中是个与时俱进,深谙读者心理的作者。罗贯中在写书时,距离三国时期已经有一千多年。一千年了,大众的用语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纯用文言,不方便大家阅读,相反如果纯用白话,又缺乏历史时代感。所以罗贯中采用了这种文白交错的写法,写到文绉绉的人,他就多用文言,写到像张飞这样的莽汉,他就多用白话,像三顾茅庐有一段,刘备和关羽都在耐心等诸葛亮睡醒,张飞等不及了,大怒,与云长曰:“这先生如此傲人!见俺哥哥侍立于阶下,那厮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庵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也不起!”这样的写法,现代人读起来都丝毫没有问题,反而觉得张飞这么粗豪莽撞的人,这么说话才对啊。
再回到前文,在毛氏父子修改的《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到达了极点,罗贯中虽然也贬曹,但是他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对曹操的好的方面同样称赞,而毛氏父子在修改的过程中,把很多对曹操客观公正的内容都删除了,留下的都是曹操的残忍奸诈。小说家在写作时有自己的喜好无可非议,但是能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书写历史,也是评判一个小说家是否合格的标准。
三国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三国的影响却永世流传,罗贯中的艺术构思将永远启迪后人。突然想起了那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