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看点: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是一个奇迹。因为类似改朝换代这种大事件,一般都要经过几番血洗厮杀才能达成目的,而陈桥兵变却只是通过一个黄袍加身,就让赵匡胤把后周天下,移姓为宋,所以,陈桥兵变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表象那样,普通,甚至毫不起眼,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陈桥兵变,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一手策划陈桥兵变的腹黑老大——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一壹
壹• 故事
【麻衣有话说:以严肃的态度,通俗易懂的文字,来为你讲述那妙趣横生的历史。】
初一:后周显德七年,也就是960年的正月初一,一如往常的春节,皇宫里热闹非凡,而我们年仅七岁的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周恭帝】,此时正被他年仅二十多岁的母亲符太后拉着小手,登上朝堂,接受百官朝贺。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有个侍卫来报,说北方的契丹族突然南下,北汉也同时向东而下,两方都准备进攻我后周!一时间,刚刚喜庆的氛围瞬间混乱起来,大臣们都慌了手脚,都扭头看向此时发愣的小柴宗训,小柴宗训则拄着胳膊瞪着无辜的双眼看向自己的母后符太后,符太后心想,小宗训啊,母后前一个月还只是个皇后啊!所以,符太后只好默默的扭头求助两个托孤大臣,也就是范质,王溥【pu】。而这两个都快要五十岁的老人念及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的恩德,对于外族侵犯也着急上火,所以没有多加思考就急忙派遣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出战,谁知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好委以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赵匡胤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麻衣看到好多宋史丢了赵匡胤推脱出战这个细节】
初二:所以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二,赵匡胤便先派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作为先锋出发了。但是京城就在此时,无缘无故的开始疯传一段流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续资治通鉴长编》。
初三:正月初二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三,赵匡胤这才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出发了。但是,这个时候,部队里也开始无缘无故的疯传一段流言,据说是一个会夜观天象的道士说的,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宋史》卷——《太祖本纪》【记得还有个野史记载赵匡胤因为城里的流言而不敢出兵,但最后被其妹妹拿着擀面杖敲打,这才出战,真不真实不知道,麻衣在这里只能做到全面】
这些种种流言的意思无非就是,老天爷要让殿前都点检做天子,所以,正月初三的晚上,赵匡胤一行来到陈桥驿站休息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个将领起的头,说,咱们在外边征战沙场,累先不说,就说当今少主年幼,万一他长大了忘了咱们功劳怎么办,不如咱们趁少主刚刚登基,还人心不稳时,赶紧拥戴点检赵匡胤为天子,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立什么大功呢。
众将领一听,心里都想,这人说的有道理啊,所以,一群人立马高兴的去找赵匡胤了,但是刚到赵匡胤的帐篷外,就被谋士赵普【后来当了北宋的宰相】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拦住了,赵普问明来意后,就说了两句话,第一,赵匡胤不一定会同意反叛。【太尉赤忠,必不汝赦——《续资质通鉴长编》】。第二,赵匡胤绝对忠于后周,而且如果他知道这件事,他不但不反,而且还不会赦免你们。
赵普这么一说,底下有一部分人退却了,然后赵普接着劝,说是谋逆皇位这种事,一旦说出口,后果就会很严重,因为你说出口时就是犯了谋逆之罪,但是如果你行动了且成功了,说不定就从罪臣变成功臣了。赵普的一席话,把这些将领们唬的一愣一愣的,然后待所有将领们点头,齐声高呼,立点检为天子!立点检为天子时,赵普在心里笑了。
随后赵普挥了挥手,示意将领们打住,自个接着说到,大伙儿现在可以去找点检,但是,鄙人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各位将领严管手下部队,反叛时不能抢劫烧杀,要保证京城的安全,因为京城一旦乱了,周围城区势必也会跟着乱。众将领点头想想,也是,反叛这种大事,应该谨慎点,所以都绞尽脑汁开始自发安排了,最后是这样的,一拨人先去找赵匡胤,另一拨人先去保护赵匡胤在开封的家人,捎带通知守卫城门的禁军高官,也就是赵匡胤的好哥们,石守信,王审琦等,告诉他们赵匡胤要反了。
这边京城的事安顿好后,那边赵匡义【后为避讳改为赵光义】先喊醒了哥哥赵匡胤,然后酒醒了的赵匡胤只见突然身边多了好多男人,以及男人手中亮晃晃的刀,然后不知道是哪个男人拿着一个粗糙的黄袍就往赵匡胤身上套,然后其他人跟着跪下,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么,赵匡胤什么反应呢?【固拒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可是赵匡胤越拒绝,这些将领就越要让他当,所以,最后赵匡胤不得不勉为其难的当了这个皇帝。【有些历史版本省略了赵普赵光义这个环节,还有的版本说是赵普赵光义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在初三这天因为听说了军师苗训的观天象说后,聚在一起讨论,直到正月初四早上,才拥立赵匡胤为帝。甚至还有野史记载,赵匡胤提前把母亲藏在寺庙里了。】麻衣在这说的史实,一切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准。
初四:到了正月初四这一天,赵匡胤先派了潘美【很有名的潘美,暂且不论】去京城报告,当时文武百官和小皇帝柴宗训都在议事,潘美这么一说,群臣开始慌乱了,只见范质握着王溥的手,说,“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史书上还有个描写这个场面的细节,“爪入溥手,几出血”——《续资治通鉴长编》。
赵匡胤反叛的消息,一时间把朝堂的君臣们弄的手足无措,当时除了范质王溥的反应,就只有一个特别的,韩通!韩通是中央禁军的一个首领,当时韩通准备组织部下抵抗,不料却被赵匡胤的部下王彦升拦截住了,灭了全门!【之后王彦升也因此付出了代价】。接下来就是赵匡胤骑马从东门进了都城,注意!在进城前,赵匡胤和士兵们做了个约法三章,也就是,一不能凌辱太后和小皇帝,二不能伤害当朝大臣,三不许伤及百姓【不能烧杀抢掠】,谁要是犯了,灭三族!说完这些,赵匡胤就进城了,接下来就是禅位登基,当时一个后周的翰林学士陶谷已经写好了,至于怎么写好的,史书没有记载。
最后就是改元,将后周显德七年,改为建隆元年,且将朝代改为宋【因为之前赵匡胤是在宋州当节度使的】,之后赵匡胤就开始大赦天下了,不仅把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封为郑王,而且之前后周的大臣,在后周是当什么官的,在宋朝就接着当什么官。
故事到这,基本上陈桥兵变就算讲述完了。【因篇幅有限,麻衣会特地增加一个小链接,专门拓展陈桥兵变的文章】
贰•分析
•⑴赵匡胤布局篇:
这怎么看都觉得是赵匡胤被动当的皇帝,其实不然,直到现在很多史学家都推论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陈桥兵变,至于原因,麻衣在之后的小链接上发。我们现在主要来探讨一下,陈桥兵变的布局。
局势占首要位置。因为当时周世宗柴荣,才刚刚去世一个月,而新登基的少主柴宗训则还年幼懵懂,至于年轻的符太后,两个年快半百的宰相,也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朝廷内部一时有些混乱。
然后反对者次之。我们再来看看,如果赵匡胤要当皇帝,谁会反对。首先是范质,王溥两位宰相,因为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对他们有恩,接下来就是韩通【和赵匡胤一样,都掌握兵权,不过韩通这个人非常效忠后周】,慕容延钊【这个人物比较特殊,虽然属于赵匡胤部下,但是对后周忠心耿耿】,除了这几个人,其他的要么都是墙头草,要么现在都不在京城。
很好,反对者分析完了。接下来,当然就是天意,民心了。因为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都比较信仰老天爷,一般谋逆这种事情,如果不让百姓信服,那么这个皇帝很可能就会背上骂名。其次,宋朝位于五代十国大动乱的后期,因为连年发生战乱,今天这个当皇帝,明天这个当皇帝,不仅士兵们对将领没有忠心意识,连百姓对军队,也没有任何信任感。
综合所述,赵匡胤的初步布局,已经在脑海形成了。
•⑵赵匡胤布局值得我们借鉴篇
【麻衣有话说:很多人一直纠结历史到底真不真实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麻衣就想问,你知不知道成龙有几个私生子,所以,历史的存在并不是让人去花心思弄通透它,而是通过它,能够让我们得到一些经验,教训。】
首先是,赵匡胤如何调动将士们,自发的,心甘情愿的跟随他兵变。这点,管理者应该可以借鉴,很多时候,管理者会为了如何让员工全力以赴听命于自己而烦恼,看看赵匡胤就知道了,一句话,员工的利益,自己领悟。
其次就是赵匡胤如何管理这些将士们,也就是规章制度。一不能凌辱小皇帝小太后,二不能伤害当朝大臣,三不能伤害无辜百姓,如有犯者,灭三族!纵观历史上的其他兵变,大都血腥残忍,而赵匡胤制定铁的制度,不仅体现出他天性宅心仁厚,对待皇帝或者平民,都做到爱护每一个生命。还体现出他知道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
最后,因篇幅有限,麻衣在近期将会把陈桥兵变的拓展,笔记,以及对陈桥兵变的另类质疑,通过另外一个小链接发出来,贴在文章内,供大家参考。我是麻衣,我喜欢全面认真。